央广网北京11月4日消息(记者朱敏)据中央广播电视总台中国之声《新闻和报纸摘要》报道,2020年度国家科学技术奖各类获奖名单3日公布,其中,2020年度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授予两位自立自强、自主创新的杰出典范——新中国飞机设计大师、我国飞机空气动力设计的奠基人顾诵芬和国际核能领域著名学者、战略科学家王大中。

 

1930年,顾诵芬出生在书香世家。1951年,毕业于上海交通大学航空专业后,顾诵芬参加工作接受的第一项挑战,就是我国首型喷气式飞机——歼教1的气动力设计。

顾诵芬:你要新飞机,必须要自己弄,靠别人是靠不住的。

上世纪60年代,顾诵芬作为总设计师全面主持歼8研制工作。他发现发动机喷流对飞机平尾效率有很大影响,当时,国内尚无喷流试验条件和试验方法,经过研究,顾诵芬创建了一个“妙招”。

顾诵芬:买了红毛线,剪成150毫米,贴了整个垂直尾翼跟后机身上。

他登上了试飞员鹿鸣东驾驶的歼教6飞机,观察歼8飞机后机身流场。经过三次上天近距离观测,终于找到问题症结,通过后期的技术改进,成功解决了歼8跨音速飞行时的抖振问题。歼8系列飞机的研制,牵引构建了较为完善的航空工业体系,促进了冶金、化工、电子等工业的发展。

顾诵芬:希望年轻的同志奋发图强,为我们国家的国防建设和航空工业的建设作出更大的贡献。

1956年,为了发展我国核能事业,清华大学成立了工程物理系,从其他专业中抽调了一批成绩优异的学生,包括当时正在机械系读大二的王大中。1985年,王大中担任清华大学核能所所长,一上任干的第一件大事,是主持低温核供热堆的研发。

王大中:我们决定选择一体化的壳式的核供热堆,它是一个先进的反应堆。我就是看中了它具有固有安全性。

1986年切尔诺贝利严重核事故使世界核能的发展迅速地转入低谷,核安全问题更加凸显。

王大中:切尔诺贝利事故正好说明了我们需要有这种固有安全性的反应堆。

王大中作出重大战略选择:模块式球床高温气冷堆堆型以及从小规模实验堆到全尺寸工业示范电站的发展路线,明确了我国高温气冷堆未来的技术发展路线。此后,王大中带领团队进行10兆瓦模块式高温气冷堆研发,突破多项关键技术,成功建成世界上首座模块式球床高温气冷实验堆。中国工业规模固有安全反应堆技术由此达到世界领先水平。

王大中:我们国家正处在最好的发展时期,科技自立自强是我们国家发展的战略支撑,我们所有的科技工作者都要自觉地为科技自立自强作贡献,责无旁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