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广网北京7月11日消息(总台央广记者白杰戈)9日上午,北京小汤山方舱医院最后一例康复出院的感染者张女士手捧鲜花,在医护人员的陪同下离开。至此,小汤山方舱医院实现“患者零病亡、医护人员零感染”的“双零”目标。小汤山方舱医院院长马迎民接受中国之声专访,介绍70天来的运行历程。他表示,小汤山方舱医院还将根据疫情形势,做好随时应急启用、保障救治的准备。

 

从5月1日凌晨4点接收第一例新冠病毒感染者,到7月9日最后一名感染者出院,北京小汤山方舱医院运行70天,累计接收感染者1130例,其中年龄最大的61岁,最小的8岁,主要是轻症和无症状感染者。

7月9日上午,最后一名感染者张女士出院时与小汤山方舱医院医护人员挥手道别。(北京市卫生健康委供图)

小汤山方舱医院临时党委副书记、院长马迎民介绍,方舱医院在医疗救治工作中坚持中西协同、辨证施治,开展分级查房,多学科会诊。建立“心灵驿站”,对有需要的高风险隔离人员开展心理干预,缓解不适情绪,同时也对医护人员开展心理疏导。

马迎民表示,疫情已经持续两年多了,感染者在这里集中隔离和治疗,焦虑的、睡不好觉的、想得比较多的患者,比例比两年前要高一些,所以在小汤山方舱医院有心理医生。“他们工作的强度比两年前还要大了,通过电话跟感染者沟通,有心理问题的感染者可能一通电话能聊上40分钟。个别病人我们还会采用药物干预,让他能够平复下来。特别是酒吧聚集性疫情,感染者中年轻人多,他们熬夜,又觉得在病房里面无所事事、出不去,想得就多。因此心理上的疏导还是很重要的。”

北京小汤山医院作为定点医院,曾经在2020年3月启用,收治入境筛查确认的新冠肺炎疑似病例和轻型、普通型确诊患者。主管部门介绍,2021年11月,北京市启动小汤山医院应急改造工程,利用一个月时间改建成“健康驿站”,用于接收密切接触者等隔离人员。今年4月下旬,为了做好无症状感染者及轻型感染者的集中收治,北京市决定将小汤山“健康驿站”转换为方舱医院。经过3天紧急提升改造,在4月底实现功能快速转换,成为北京第一个轻症方舱,具备9个隔离单元、1200张床位的保障能力。过去的70天里,先后开放其中3个隔离单元,最高峰时有370多名感染者同时在院。

有感染者在方舱医院度过了难忘的生日、儿童节和端午节。对于父母和子女先后入院的感染者,院方为他们协调入住同一间病房。医院还为感染者中的高考考生安排更加安静的独立病房以及更灵活的餐食和就餐时间,并在方舱医院内设置考点。

马迎民介绍:“在房间安排上我们也很注意,为了保持考生房间的安静,我们尽量在他左邻右舍的房间不安排病人,医生护士想得都很周到。”

小汤山方舱医院由北京佑安医院全权负责,北京小汤山医院、北京儿童医院等12家医院派出医疗队,324名队员进驻一线。北京佑安医院党委副书记、院长马迎民担任小汤山方舱医院临时党委副书记、院长。2020年马迎民曾经作为小汤山定点医院工作专班副组长,在院内接受中国之声专访。时隔两年,他表示,新冠病毒的传播特点发生变化,从定点医院到方舱医院的工作也有相应调整。

马迎民表示:“奥密克戎变异株的传染性更强了,我们的院感防控等级明显提高了,病毒传播的风险比两年前要大了,这是我们面临最大的挑战。所以怎么让医护人员做好防护,进病区工作能够更安全,也是我们特别重要的一项工作。”

最后一例感染者出院,但马迎民表示,小汤山方舱医院还没有关闭,医护团队会总结经验,随时待命。他说,这次疫情的方舱医院,确实还有很多经验可以再好好梳理一下。同时,小汤山方舱医院也不是关闭了。“如果有疫情有需要,我们还有人持续处在准备的状态下,随时都可以启动。”

编辑:任芳
原创版权禁止商业转载 授权>>
转载申请事宜以及报告非法侵权行为,请联系我们:010-5680719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