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广网北京1月6日消息 据中央广播电视总台中国之声《新闻超链接》报道,1月3日,“嫦娥四号”迎来落月三周年。

三年过去,被称为“月背出差三人组”的“鹊桥”中继卫星、“嫦娥四号”着陆器和“玉兔二号”月球车完成了哪些任务?还有什么工作?

 

“嫦娥四号”探测器发射升空(图片来源:央视新闻客户端)

“鹊桥”中继卫星:主业兼职两手抓

中国科普作家协会会员、牧夫天文论坛创办人解仁江介绍,月球的自转与公转速度相同,这使它总以同一面朝向地球,让月球有了正面与背面之分。如何将月球背面的信号传输到地球,也成了人类探索月背的一大阻碍。“鹊桥”中继卫星担任了地月之间的通讯和数据中转站,这就好比在地球和月背之间建起一座桥。

“鹊桥”比另外两位小伙伴更早到达岗位——2018年5月21日,“鹊桥”在西昌卫星发射中心升空,开始服役。正是因为有了“鹊桥”,“嫦娥四号”的着陆和探测工作才能正常进行。

“鹊桥”位于地月连线的第二拉格朗日点上,可以直接跟地球建立联系,还能与“嫦娥四号”实现双向通讯,直接接收“嫦娥四号”从月球背面发来的信号,将其放大,然后发射到地球上。

每个月,“嫦娥四号”在大约一半时间里处于休眠状态,这时“鹊桥”不需要进行中继通讯工作,它便会做“兼职”。利用自身搭载的低频射电探测器进行科学探测。

“嫦娥四号”着陆器:自带暖气,会种棉花

着陆器搭载了一些科学仪器,用于实验和探测工作。

“玉兔二号”巡视器全景相机对“嫦娥四号”着陆器成像(图片来源:国家航天局)

这是一次生物生长培育实验,培育内容是棉花种子。着陆不到半个月,着陆器就在月球表面“种棉花”。种子成功发芽,成为了人类在月球上种植出来的第一株植物嫩芽。

此外,着陆器还对月球表面的一些辐射剂量进行了探测。月球表面没有大气,很多宇宙射线辐射会直接到达月球表面。对于之后要进行的载人登月任务,只有了解月球表面的辐射情况,才能知道人在月球上如何避免受到辐射的伤害。

有意思的是,着陆器上还安装了“暖气”。月球背面的温度非常低,最低可达零下190摄氏度,这会让设备冻住、无法工作。“嫦娥四号”着陆器上安装了中国自主研发的同位素电源,放射性同位素衰变时会发热,为着陆器提供热量。

“玉兔二号”月球车:行走千米,发现“神秘小屋”

三年的时间里,“玉兔二号”已在月球背面上行走了近一公里。它就像一台全自动驾驶的越野车,虽然体型不大——长1.5米、宽1米、高1.1米、重量140千克,但却拥有先进的人工智能技术,以应对各种地形。

“嫦娥四号”着陆器监视相机C拍摄的“玉兔二号”巡视器走上月面影像图(图片来源:国家航天局)

“玉兔二号”带有智能化控制系统,能够自行感知周围的环境,选择前进路线,不仅能自主避开障碍,而且一旦被困住,只要有一个轮子能着地,就可以脱困前行。

“玉兔二号”是目前在月面上工作时间最长的月球车。它的设计寿命只有三个月,但已经工作了三年,服役时间远远超期。但超期服役的“玉兔二号”不仅情况良好,不久前还有了惊喜发现。在进行环拍时,“玉兔二号”发现约80米外有一个突兀的立方体,仿佛月背上的一座神秘小屋。考虑到“玉兔二号”的前进速度,“神秘小屋”的谜底或许得数月之后才能揭开。

“鹊桥”“嫦娥”“玉兔”,“月背出差三人组”都有浪漫的名字,这是中国人数千年来对于月亮的想象和追求。现在,中国的探月工程正试图窥探这份浪漫想象背后的奥秘。“嫦娥五号”已经从月球取回了土壤样本,未来十年内计划还将实施“嫦娥六号”“嫦娥七号”“嫦娥八号”三项探月任务。

监制:郭静

记者:鹤佳

编辑:马露丝 彭毓姬

编辑:杨璇铄
原创版权禁止商业转载 授权>>
转载申请事宜以及报告非法侵权行为,请联系我们:010-568072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