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广网北京11月3日消息(记者朱敏)据中央广播电视总台中国之声《新闻晚高峰》报道,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大会3日在人民大会堂召开。2020年度国家科学技术奖各类获奖名单公布,此次共评选出264个项目、10名科技专家和1个国际组织。最受关注的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授予了新中国飞机设计大师、飞机空气动力设计的奠基人顾诵芬和国际核能领域著名学者、战略科学家、清华大学原校长王大中。

提起歼教1、歼8、歼8Ⅱ,军事迷们都不陌生。这几款在我国航空史上占据重要地位的飞机,都由顾诵芬主持设计。他是我国航空领域唯一一位中科院和工程院“双院士”。

1930年,顾诵芬出生于书香世家,父亲顾廷龙是我国著名的国学大师。但儿子没有继承父亲衣钵,却和飞机结了缘。

顾诵芬回忆:“第一次碰到飞机的威胁就是七七事变日本人的轰炸,我们住的四合院平房,震得非常厉害。第一次遇到这种轰炸的情景,我们也不知道该怎么办,赶紧从屋子里跑出来。幸好我们的邻居是刚从德国留学回来的,受过防空袭的训练,他说你们千万别往外跑,就躲在屋里的桌子底下就行了。那次轰炸对我的影响太深了,没飞机咱们处处得受人欺负。”

以优异成绩毕业于上海交通大学航空专业后,顾诵芬参加工作接受的第一项挑战,就是我国首型喷气式飞机——歼教1的气动力设计。国外技术封锁,国内没有先例可循,听说北航图书馆有一份相关的国外文献,顾诵芬借了一辆旧自行车,天天晚上跑北航查找抄录资料。

顾诵芬回忆:“这份材料就一本,(北航)学生老师都要看,所以我不能跟人家去抢,只能利用晚上的时间去看。一边看,把所有图都描下来。当时就临时买了些描图纸,买了曲线板、三角板,这样子把那个东西看了一个礼拜,总算弄完了。你要新飞机,必须要自己弄,靠别人是靠不住的。”

1964年,歼8飞机的研制被提上议程。顾诵芬先作为副总设计师负责飞机气动力设计,后期作为总设计师全面主持歼8研制工作。他发现发动机喷流对飞机平尾效率有很大影响,当时,国内尚无喷流试验条件和试验方法,经过研究,顾诵芬创建了一个“妙招”。“买了一磅红毛线,剪成150毫米的小段,贴在垂直尾翼跟后机身上。”

这被研究人员戏称为给歼8“穿裙子”。那么,这个方法好不好用?他提出要亲自上天观察。这对年近半百,又从未接受过飞行训练的顾诵芬来说风险极高。

顾诵芬说:“我想尽量避免家里的矛盾,不跟我爱人说我去干这些事。到最后要上飞机了,航医要检查到底你身体怎么样,我都通过,没有问题。所以我也不怕,就飞了。”

经过三次上天近距离观测,顾诵芬承受着巨大的身体负荷,终于找到问题症结,通过后期的技术改进,成功解决了歼8跨音速飞行时的抖振问题。歼8系列飞机的研制,牵引构建了较为完善的航空工业体系,促进了冶金、化工、电子等工业的发展。

“咏世德之骏烈,诵先人之清芬”,顾诵芬的名字取自西晋文学家陆机的名句。年过九旬,他放不下的还是祖国的航空事业。

顾诵芬说:“希望年轻的同志奋发图强,为我们国家的国防建设和航空工业的建设作出更大的贡献。”

核能作为一种储量巨大的清洁能源,有着广阔的应用前景。然而,从美国三里岛核电站堆芯熔化事故,到切尔诺贝利核事故,再到福岛核电站事故,“核安全问题”一直是核能和平利用的主要障碍。

王大中带领团队瞄准这一重大难题,一步一个脚印,破解了世界难题,走出自主创新从零开始到领先世界之路,实现了我国先进核能技术的跨越发展,被称为“实现反应堆固有安全的带头人”。

1956年,为了发展我国核能事业,清华大学成立了工程物理系,从其他专业中抽调了一批成绩优异的学生,包括当时正在机械系读大二的王大中。1960年,工程编号为200的清华大学原子能研究基地动工兴建,坐落在北京郊区的燕山脚下。

此后,“200号”成为清华大学核能与新能源技术研究院的代名词。1985年,王大中担任该院院长。一上任干的第一件大事,是主持低温核供热堆的研发,那时候他就在选择技术路线时重点关注安全性的提高。

王大中说:“我们当时碰到第一个问题就是要选择好正确的技术路线和方案,经过了差不多一年多的论证研讨,我们决定选择一体化的壳式的核供热堆,它是一个先进的反应堆。我就是看中了它具有固有安全性。”

1986年切尔诺贝利严重核事故使世界核能的发展迅速转入低谷,核安全问题更加凸显。但此时冷静理智的王大中并没有动摇研制先进反应堆的决心。他坚信,具有固有安全性的模块式高温气冷堆将会成为未来核能重要发展方向之一。他认为:“切尔诺贝利事故正好说明了我们需要有这种固有安全性的反应堆。因为切尔诺贝利事故是一个人为操作的错误,也是一个设计当中的错误。从根本上说是因为这个系统还不够先进。”

在世界核能发展最低潮的时期,王大中作出了重大战略性选择:模块式球床高温气冷堆堆型以及从小规模实验堆到全尺寸工业示范电站的发展路线。这个选择对中国乃至世界高温气冷堆技术发展方向产生了重要影响,明确了我国高温气冷堆未来的技术发展路线。

王大中说:“核反应堆万一出了事故影响是深远的、巨大的,所以要采取好措施,想办法一定要确保安全。反应堆熔化了,然后整个城市的人都受到影响,搞核能还是得负责任。”

1994年,除了研究核能技术,王大中迎来了一个新的身份——清华大学校长,开启了另一段精彩人生。他带领学校领导班子提出了“综合性、研究型、开放式”的办学思路,目的是把清华大学创建成世界一流大学。

“一定要有若干学科能够达到世界先进的水平,而且这些学科不完全是传统学科,应当是在国际上活跃的学科,比如说信息和生物。”王大中说。

面对质疑,王大中和领导班子顶住压力,在清华重点支持生物和生命科学学科,并注重发展基础研究。“自强不息、厚德载物”的清华校训也是王大中坚守的准则。

王大中说:“科研工作是一项崇高的事业,值得一辈子去追求和奋斗。我们国家正处在最好的发展时期,科技自立自强是我们国家发展的战略支撑,我们所有的科技工作者都要自觉地为科技自立自强作贡献,责无旁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