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广网北京4月19日消息(总台中国之声记者任梦岩)据中央广播电视总台中国之声《新闻纵横》报道,近日,多位山西大同阳高县的基层干部通过总台中国之声新闻热线400-800-0088反映,当地在落实“市场主体倍增”计划过程中,存在严重造假现象。

这两年,阳高县几乎每个月都有新增市场主体数量的考核。乡镇领了任务再分到村里,村支书只能找亲朋好友完成登记注册,甚至把多个经营主体都注册在了自己名下。多位基层干部表示,这样的层层摊派实在吃不消。

 

一位大同市阳高县的基层干部向中国之声反映,从2022年4月起,他们有了“市场主体倍增”任务,县里派给乡镇,乡镇再派给村支书。

他告诉记者,最近的一次任务要求是在2024年2月26日下发的,要求2天之内,镇里要新注册9家企业,最终他们镇超额完成任务,注册的全都是“个人独资企业”。这样的要求,每个月都有。2023年8月到2024年2月,全镇共注册企业200余家,有人半年时间开了6家公司。“本来注册是自然人的自愿行为,因为注册量少,要完成市场主体倍增的数量任务,然后就给乡镇、街道摊派。比如,这个月必须完成多少工商营业执照的办理注册,合作社必须办理多少,公司必须办理多少,每个月都有任务。乡镇没办法,只能给村里摊派,村里的年轻人都到外边打工了。如果愿意做买卖,人家自己就可以办理了。没有办法,只能是村支书在村里找人注册没有任何营运实体的执照,这个月办完了,下个月任务又来了。每个月都要通报,完不成的还要批评。”

层层加码的摊派任务(央广网发 受访者提供)

大同市政府官网显示,当地打造良好营商环境,促进市场主体倍增采取了很多具体措施。比如,持续压缩企业开办时间,为新设立市场主体提供免费帮办、免费复印、免费邮寄、免费刻制公章“四免服务”;推行简易注销,提供免费帮办代办等服务。这位基层干部告诉记者,一开始,政策的确方便了一些希望注册经营主体的村民,但每个月都分配任务,还指定了具体数字,压力都在基层工作人员身上。“每个月都有,大村就是2个至3个,小村就是1个至2个。有些年老体弱、不方便的人,还有五保户人员,就不能注册。”

起初的几个月,村支书们会动员自己的亲朋好友,车接车送去县城办注册手续,到后来县里派工作人员下到镇上,方便大家办手续。“必须得去镇里或者县里,还有人脸识别程序,输入进去以后得等一段时间。本人愿意来的,基本上没有,都是由村支书带来的。从早上开始排队,有时候排到中午了,都排不上去,如果前面有人,下午还得再排队。头一天没办完,第二天再带到现场。”

最初的要求是每个人只能注册3个经营主体,随着任务压力增大,上级放宽了注册限制,村干部自己也注册了多个营业执照。“如果一开始是本人注册超过3个(经营主体),后台就审批不了。到后来不好找人了,只有一个人在一直注册。”

2023年年中,新任务又来了。市场主体不仅“要数量”,还“要质量”。县里不再考核个体工商户的数量,而要提升市场主体中企业的占比,任务考核要求是新注册企业才算。

同时因为2023年上半年的任务压力大,个体工商户数量大增,导致企业占比过低,县里又开始要求之前注册的个体工商户要去办理注销。“当时提出来不看数量了,要看质量,所以以前小卖部的工商执照可以注销,但升级成公司了。公司可以是合资公司跟个人独资公司,规格提升了。”

集中办理注销

一份阳高县2022年4月至8月市场主体倍增任务分解表显示,参与考核的有阳高县的11个乡镇以及社区办、市场监督管理局、公用事业服务中心、工业园区、招商服务中心。4月份,全县任务量为新增市场主体1100个,实际完成720个;5月份任务数750个,实际完成685个;6月份任务数709个,实际完成751个;7月任务量970个,实际完成829个;8月任务量中包含了7月未完成的,一共是1100个。4月至7月四个月的时间里,阳高县新增了2985个市场主体。

公开信息显示,阳高县全县的常住人口为18.66万人,户籍人口为26.29万人。一位村支书告诉记者,他把能找的关系都找遍了,放开注册要求后,干脆把注册的企业都放在了自己名下。

村支书甲:这没起到什么作用,都是为了完成任务。

记者:你们都找谁办理营业执照?

村支书甲:找村里人。如果不求人家,人家不给办。到镇里去办理,拿着手机必须本人去,这就靠人情了,关系好的才给办。不好好完成,就都在记到我们头上,最后我们没法找群众,只能一个人做了。

记者查询到,一位村支书名下注册了23个市场主体,只有3家是2022年前实际运营的合作社,其余20家有个体工商户、合作社,还有公司,涉及鞋店、服装店、水果店、货运队、养殖厂、水产店、鲜花店、建材厂,便利店有2家,还有家美甲店。

某村支书名下的部分经营主体

记者:注册了多少个,还记得吗?

村支书乙:记不清了。

记者:有多少个是开着的?

村支书乙:3个,那是我以前办的,以前办的都在营运。

记者:2022年以后办的都没有了吗?

村支书乙:没有。

一位村民告诉记者,在村干部多次请求下,他名下办了3张营业执照,目前已经注销了2家。

村民:村里面完不成任务了,村支书要求我们去办理,完不成任务就上门催促。

记者:开店了吗?

村民:没开,就是给村里的任务,是假的,什么也没开。

一位村民7天开3家豆腐店

向阳高县行政审批服务管理局咨询,工作人员说,所有的注册肯定是本人同意的。

阳高县行政审批服务管理局人员:肯定是本人同意办的。因为在2020年之后,办理营业执照需要实名认证刷脸。如果想注销,直接拿着营业执照正副本、本人身份证,还有清税证明等就可以了。

记者:说是乡里给办的,这是怎么回事?

阳高县行政审批服务管理局人员:我们不清楚,如果非要纠结,可以直接问乡里。

阳高县2023年、2024年政府工作报告显示,2022年深入开展“市场主体建设年”活动,新增市场主体6792个,总量达22615个;2023年新增市场主体4956个,其中企业和涉税主体占比分别达到49.61%和67.55%。

阳高县某基层干部:新增市场主体增长了好多,数据上比较好看。实际上对经济发展没有用,还劳民伤财。如果能提高农民增收,或者促进经济发展,这也值得。给他们解决一些实际困难,这也可以,问题是群众都不愿意。

记者:你们不愿意,乡里也不愿意。

阳高县某基层干部:是的。县里也是无辜的,完成不了上级交给的任务,全市每个月也要排名的。

2023年10月的全县排名

市场主体倍增靠的是向好的营商环境,高质量发展靠的是充分调动经营主体积极性,激发经济发展内生动力。如果增加的市场主体多在纸面上,数字再大,有什么实际意义?形式上的倍增又反映了地方怎样的政绩观?要想高质量发展,这些表面文章首先要不得。

编辑:丁骁
原创版权禁止商业转载 授权>>
转载申请事宜以及报告非法侵权行为,请联系我们:010-5680719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