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广网

【共和国超级工程】揽月飞天

2019-08-10 07:46:00来源:央广网

  央广网北京8月10日消息(记者张棉棉 杜希萌 韩民权)据中央广播电视总台中国之声《新闻纵横》报道,特别策划《共和国超级工程》今天推出第十篇《揽月飞天》。

  1970年4月24日,东方红一号卫星成功发射,中国人听到了来自太空传来的熟悉音乐。它的成功发射使中国成为当时世界上第五个用自制火箭发射国产卫星的国家!一场共和国航天伟业的风云际会就此轰轰烈烈地展开。

  2019年1月3日上午10点26分,在经过26天的“长途跋涉”之后,嫦娥四号月球探测器完成了人类航天史上的一项壮举,实现国际上首次成功软着陆月球背面,并通过“鹊桥”中继星传回了世界第一张近距离拍摄的月球背面影像图。

  嫦娥四号任务是探月工程“绕、落、回”三步走战略的第二步——“落”。国家航天局副局长、探月工程副总指挥吴艳华说,到2020年将完全实现“回”,这第三步的目标。“以嫦娥四号任务圆满成功为标志,中国探月工程四期和深空探测工程全面拉开序幕。嫦娥五号月面采样返回任务将于2019年年底左右实施,中国首次火星探测任务将于2020年前后实施。”

  探月工程自2004年立项以来,先后实施了嫦娥一号、二号、三号、再入返回飞行试验、嫦娥四号等5次任务,“五战五捷”。吴艳华说:“探月工程的实施,建立了一套较为完善的深空探测基础设施,继美、欧之后建成了全球布局的深空测控网。”

  已经奔月的几位“嫦娥”,环肥燕瘦,各有千秋。嫦娥一号作为中国首颗绕月人造卫星,实现了三步走战略中“绕”的目标;嫦娥二号首次获得了7米分辨率的世界最清晰全月影像图;嫦娥三号成功落月,和她一起上天的玉兔一号巡视器实现了月面行走。

  今年8月7日,嫦娥四号巡视器总体副主任设计师温博介绍,和嫦娥四号一起出征的玉兔二号巡视器累计在月球背面行驶里程已达到271米。温博说:“玉兔二号巡视器在此期间按既定路线继续移动,完成对目标点的科学探测任务,获取了大量科学探测数据。”

  中国探月工程总设计师吴伟仁说,目前为止,利用嫦娥一号、二号、三号科学数据产出了超过1500篇学术论文,相关研究成果对研究月球演化历史等起到了重要作用。

  在发展人造地球卫星和开展以月球探测为主的深空探测之间,还有一个重要的中间环节——载人航天工程。

  1999年11月20日6时30分,神舟一号飞船发射成功,拉开了载人航天工程三步走战略的大幕。2003年10月16日,杨利伟乘坐神舟五号安全返回,发射载人飞船这一历史性突破的第一步任务圆满完成。

  此后,神舟飞船多次升空,多人多天飞行、航天员出舱在太空行走、完成飞船与空间舱的交会对接等重要任务陆续成功实施,载人航天工程的第二步计划稳步推进。

  2016年9月15日,长二F火箭搭载着天宫二号空间实验室腾空而起。天宫二号空间实验室总设计师朱枞鹏说,这一飞,肩负重任,要验证航天员中期驻留、推进剂在轨补加、自主快速交会对接等一系列关键技术,必须要成功。朱枞鹏说:“天宫二号是第二阶段首飞的载人飞行器,意义非常重大,要为后续空间站进行验证。”

  天宫二号与天舟一号成功完成首次推进剂在轨补加试验,为我国空间站组装建造和长期运营扫清了能源供给上的障碍,使我国成为世界上第3个独立掌握这一关键技术的国家。

  天宫二号开展了60多项空间科学实验和技术试验。载人航天工程空间应用系统总体主任设计师钟红恩说:“天宫二号的空间应用任务不仅获得了国际影响的重要成果,另外,我们还掌握了战略性的新技术。”

  2019年7月19日,天宫二号空间实验室受控离轨并再入大气层,超额完成了最初设计的任务安排,中国载人航天第二步计划圆满收官。中国载人航天工程总设计师周建平说,中国空间站将在2022年前后建成,中国由此正式迈进“空间站时代”,开启载人航天计划的第三步。周建平说:“它将建成一个长期在轨飞行的、载人飞行的平台。它将配置大量的空间科学、空间技术、空间应用的实验设备,将带动我们中国的载人航天事业进入一个新的阶段。”

  载人航天工程是中国航天史上迄今为止规模最大、系统组成最复杂、技术难度和安全可靠性要求最高的跨世纪国家重点工程,工程稳步推进的背后是国家实力的不断强盛。

  2016年12月20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北京人民大会堂会见天宫二号和神舟十一号载人飞行任务航天员及参研参试人员代表时强调:星空浩瀚无比,探索永无止境,只有不断创新,中华民族才能更好走向未来。

  习近平:航天科技取得的创新成果极大鼓舞了中国人民的创新信念和信心,为全社会创新创造提供了强大激励。希望广大航天人在航天事业发展的征程上勇攀高峰、不断前行,为建设航天强国和世界科技强国建功立业,为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不断作出新的更大的贡献。

编辑: 杨璇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