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广网

[新长征再出发]天桥的送别

2019-07-16 07:22:00来源:央广网

  编者按:1934年10月到1935年1月,红军长征先遣队红六军团和红九军团先后抵达贵州省遵义市凤冈县天桥镇等地,开展革命活动。短短三个月的时间里,红军两进凤冈,为当地群众带来了希望,也播下了救苦天下、不畏牺牲的革命火种。系列报道《新长征再出发》,今天推出《天桥的送别》。 

  央广网遵义7月16日消息(记者陈屹 赵聪聪)据中央广播电视总台中国之声《新闻纵横》报道,乌江边的河闪渡渡口,青山环抱,江水横流。85年前,红军正是从这里兵分三路,进入凤冈县天桥镇。遵义市长征学学会理事、凤冈县党史研究学者周君说,红军到凤冈,开仓放粮,救助穷苦百姓,让地主劣绅闻风胆寒。然而,红军也不断遭到国民党部队和地主武装的袭扰。

  “有一队红军在凤冈、余庆一带与国民党当地的地主武装对抗,被打散的一名红军战士身受重伤,倒在了彭家坳的一块大水田边,动弹不得。当地地主武装见到后,就想把这位红军战士冻死、饿死、渴死,对这位战士严加看管,不让当地群众接近这位红军战士。红军战士向周围的人大声地喊:‘红军是穷人的队伍,红军是杀不完的,红军是一定会回来的……’”周君说。

  红军临危不惧、宁死不屈的英勇行为给当地人们带来极大震撼。这位红军战士牺牲后,人们趁着夜色将他的遗体转移,在附近的山上掩埋。

  当年,红军精神也感染了年仅14岁的天桥镇村民游朝佑。八十多年过去,记者来到天桥镇龙凤村寻找至今健在的游朝佑老人。

  七月的凤岗,晴雨交错,蝉鸣声声。农家院子里,99岁的老人游朝佑向记者回忆起当年红军路过这里的故事。1934年至1935年,游朝佑在天桥镇做乡丁。有一天,游朝佑上山砍柴时,发现路边坐着一名受伤掉队的战士。想到自己是被国民党反动派抓丁,游朝佑动了恻隐之心。出于安全起见,游朝佑把战士搀扶到附近一个山洞里,砍了些树枝遮住洞口。“有个伤兵,20岁的样子,那脚肿得很大。他喊我‘老乡’。我说‘你长我,我就喊你哥;我小,你就喊弟。’他说‘你一定小我’。他就喊我喊‘老弟’。”游朝佑说。

  当晚,游朝佑来到山洞,将这位战士搀扶到家里吃饭。贵州的冬天,夜里刺骨的冷。游朝佑映着月光,把家里唯一的印花被子和满是破洞的垫絮送给了受伤的战士,而他和家人只能盖秧苗编成的秧蒿甸被子。他回忆说:“那晚月光很亮。我说,‘你们究竟要去哪里?’他说,‘老弟,我就给你说实话,我们是打富救贫的,我们是红军。’”

  当时,乡丁们曾经被交代,只要是红军,一烧二杀,鸡犬不留。得知受伤的战士是红军,游朝佑心里吃了一惊。他知道很危险,但他觉得“红军哥”很好,不能丢下他。一连几个晚上,游朝佑找来草药,捣成浆,偷偷跑到洞里,给“红军哥”敷药。精心治疗七天后,“红军哥”痊愈,又要踏上漫漫长征路。游朝佑亲手做了苞谷粑,在天桥的一座寺庙与“红军哥”依依惜别。

  “边走,边望!眼泪汩汩的呀。他说,‘我就谢谢你了,我走了,假如我今后还在,我必须来看你。’我说,‘哥哥,你不要走街道上,走路要小心啊!’他说,‘要得!弟,你不要担心我。’他转身望我,我转身望他,直到看不见,两个人才分开。”游朝佑回忆道。

  游朝佑说,两人在天桥寺庙分别时,红军哥哥曾经给自己留下一个字条作为约定再见的信物。但游朝佑因为害怕,在回家的路上匆匆把字条撕掉扔了。而他也只记得这位红军哥姓陈,记不清了具体名字。与红军哥这一别便是八十多年。

  游朝佑说:“这个人哟,我在猜想,绝对牺牲咯!他要没有牺牲,他一定会来看我!红军好,红军好啊。”

  解放后,游朝佑在家务农,如今老人家已是五世同堂,全家大小70多口人。送记者出门的时候,他默默望着山腰,似乎是在回忆当年与红军兄长送别的地方。

编辑: 赵亚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