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广网

[新长征,再出发]转折

2019-07-14 09:59:00来源:央广网

  央广网北京7月14日消息(记者李行健 杜希萌 熊逸)据中央广播电视总台中国之声《新闻纵横》报道,长征是一场理想信念的远征,承载着中国共产党人的初心和使命。“我们重新再出发——中央广播电视总台‘长征路万里行’移动直播报道组”日前进入贵州,经过黎平会议、遵义会议旧址,登上娄山关、跨过赤水河,重温长征故事。

  1935年1月遵义会议的召开是中国共产党历史上生死攸关的重大转折点,对党和红军的命运产生了深远影响。此后,红军以少胜多,变被动为主动,取得一次次经典的胜利。系列报道《新长征,再出发》今天推出《转折》。

  黔东南的黎平是85年前中央红军进入贵州的第一站。黎平老城有一条叫“翘街”的老街,两头高,中间低,像一根长长的扁担,黎平会议旧址就在这里。

  85年前,压在这根“扁担”上的担子并不轻——黎平会议纪念馆馆长张中俞介绍,当时,红军是按照李德原定计划进军湘西北与红二、六军团会师,还是接受毛泽东的意见挺进黔西北,创建川黔边新苏区,大家意见很不一致。周恩来还与李德发生了激烈争论。张中俞说:“两个人意见不合,结果都不用翻译了,两个人直接用英语吵起来了。周恩来把桌子上的马灯都拍熄了。黎平会议决定不去湘西去黔北。”

  从湖南通道到贵州黎平、猴场,再到遵义,一个多月的时间里,红军向何处去的争论逐渐升温。在遵义城中一栋二层小楼,争论达到了顶峰。1935年1月15日到17日,中央政治局在遵义召开扩大会议,中心议题是讨论总结第五次反“围剿”以来的经验教训。经过三天的激烈讨论,会议决定取消“三人团”,增补毛泽东为政治局常委。老红军王道金的女儿说,她的父亲所在的连队负责遵义会议会场的保卫工作。会议结束后,她父亲才知道,毛主席又出来领导红军了。“我父亲他是警卫连的,当时他是连长。开遵义会议的时候,要担任保卫任务。开了遵义会议,确定了毛主席的地位,他们才知道。他们的内心是很受鼓舞的。毛主席又出来领导红军了。”

  遵义会议在极端危急的关头挽救了党,挽救了红军,挽救了中国革命。

  老红军李光的外孙马迅介绍说,他外公当年还是个放牛娃,就是遵义会议后受到了红军精神的感召,在遵义加入了红军队伍:“李光看到部队对老百姓非常好,很善良,就跟着红军一起搞革命。”

  赤水河土城渡口停着几艘货船,当地老乡告诉我们,这里就是红军当年“一渡赤水”的渡口之一。遵义会议之后的第一场战斗“土城战斗”就在几里外的青杠坡打响。尽管遵义会议大大提振了红军士气,但毛泽东复出后指挥的第一场战斗并不是一场胜仗。

  青杠坡战斗中,川军郭勋祺旅率先占据了制高点,仰攻的红军极为被动,战事形成僵持。当地村民展贵海听老一辈人说过这件事:“敌人在高处,红军在半山腰矮处,敌人武器又好人又多,敌人提前埋伏在红军的必经之路上。作战很艰难,拼刺刀肉搏战……”

  毛泽东敏锐地意识到,红军的实力不适宜继续恋战,于是果断决定撤出战斗、西渡赤水,寻找北渡长江的机会。

  此后,他指挥红军杀了一个回马枪,二渡赤水,直扑敌军力量相对薄弱的遵义城。但要拿下遵义城,首先要突破遵义城北、控扼川黔公路的天险娄山关。娄山关易守难攻,黔军凭险据守。经过两天两夜的激战,红军终于突破娄山关,二进遵义城。

  老红军孔宪权的孙女孔霞介绍,娄山关战斗是遵义会议之后的第一个大胜仗。当时,她爷爷孔宪权率领突击队攻打娄山关南侧黑神庙的敌人旅指挥所,左腿、胯骨中了敌人的6发机枪弹:“孔宪权是在二战遵义的时候受伤了,还是觉得遵义会议是在危急的时候挽救了红军,为什么?娄山关是第一仗胜利,他是深有感触的。”

  遵义市长征学学会会长曾祥铣介绍说,此后,毛泽东又在苟坝力排众议,坚决反对攻打打鼓新场的主张,从而避免了红军再度蒙受湘江战役的巨大损失:“毛泽东冷静地分析形势,如果打我们就要陷进包围圈,红军有全军覆没的危险。”

  苟坝会议后,毛泽东又指挥红军“明”着三渡赤水,调动敌军;接着“暗”中四渡赤水,然后“乌江天险重飞渡、兵临贵阳逼昆明”,转道直奔川西北,终于化被动为主动,使红军摆脱不利局面。

  曾祥铣认为,毛泽东之所以用兵如神,总能出奇制胜,是因为他知道扬长避短,从不墨守成规,打得赢就打,打不赢就走,一切从实际出发。这一正确指导思想不仅使红军的战略出现重大转折,也催生了党和中国革命命运的伟大转机:“毛泽东军事战略就是实事求是、灵活机动。毛泽东的优点就是根据实际情况该怎么走、该怎么打,根据实际情况确定行动方式。”

编辑: 高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