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广网

[长江日记]扬州转型不停步

2018-08-11 09:27:00来源:央广网

  央广网扬州8月11日消息(记者姚东明 刘军 扬州台庞丹阳)据中国之声《新闻纵横》报道,没有烟花三月的浪漫,盛夏时节,记者乘船离开南京前往扬州。一路驶来,江面更宽,所见到的轮船更多更大,途经的港口码头也愈发地繁忙热闹。

  

    8月10日,中信泰富码头正在卸货的货船(央广网记者 姚东明 摄)

  在扬州泰富特种材料有限公司的码头,记者看到堆场全部加装了防尘网,所有矿砂原料和球团成品都封闭传送。公司副总经理吴龙告诉记者,他最近正忙着想办法进一步降低企业的污染排放。

  他说:“江苏省正在制定超低排放新的标准,征求企业意见,这段时间的精力就是要先把超低排放的事情搞好。比如怎么使粉尘达到10mg以下,把二氧化硫控制在35mg以下,氮氧化物控制在50mg以下。”

  离开码头,记者来到扬州市江都区大桥镇的三江营,这里是长江、太平江、淮河入江水道的交汇口。大桥镇副镇长朱仁武告诉记者,发达的水系让这里一度码头林立、小企业众多,随着扬州市启动产业转型工程,铁腕治理沿江生态环境,镇里“忍痛”关停了7家化工企业、7家砖瓦企业、19家养殖场和9个非法沙石码头。

  

  三江营湿地(央广网记者 姚东明 摄)

  “规模最大的一家是年产值五六千万。其实对于一般乡镇来说,一年产值有六千多万的企业也是不错的,但是由于它在水源地——长江边上,去年年底我们用了三个月时间把这个企业全部关闭了,我们也是痛下决心的。”朱仁武说。

  一下子少了这么多企业,会不会让大桥镇的经济发展陷入低迷呢?朱仁武说,按照“退后一公里”的要求,大桥镇关停落后产能,让出沿江一公里岸线,重新规划产业布局,把结余出的工业用地指标转给优势企业,相继引进了海上风塔、水净化器等项目,工业总产值“不减反增”。今年1-5月,他们的开票销售和税收两个指标分别较去年同期增长43%和39%。

  离开三江营,在隔着扬州城的另一端,长江下游北岸唯一主城区依江而建的县级城市仪征,同样在谋求转型升级。在仪征汽车工业园,正在与企业商谈上汽大众二期项目落户相关事宜的园区党工委副书记杨广才说,他们如今正在清理园区内低效用地的企业,转换招商模式,“腾笼换鸟”。“工业集中区里有一批过去低效用地的企业,不可能无休止‘摊大饼’式地发展,所以我们抓住高质量发展的契机,倒逼自己转型。把节约下来的土地用来招更优质的企业落户,从过去的招商引资,什么企业都要,到了招商选资,鼓励优质企业、贡献率高的企业来落户,让有限的资源实现最大的效益。”

  杨广才告诉记者,他最近专程去了浙江考察学习开发园区“以亩均论英雄”的改革,回来以后感触很大,和同事们一商量,准备先做个调研,看看能否制定相关政策,进一步深化园区转型发展。“比如(浙江开发园区)现在的工业用电,正常情况下是七毛钱一度,A类五毛钱一度,B类七毛钱一度,C类一块,D类一块五,倒逼转型。我觉得这一点非常值得学习,因为江苏目前没有这方面(政策),所以我们最近也在陆续开展这方面的工作。”

  转型发展能否让历史上曾经三次繁荣的扬州迎来第四次辉煌,拭目以待。明天,记者的客轮将来到上海,一起探究这颗东方明珠如何实现高质量发展。

编辑: 赵亚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