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广网

[心,为祖国澎湃]李冠志:打造农民工招聘新蓝海

2017-09-07 07:26:00来源:央广网

  央广网北京9月7日消息(记者沈静文)据中国之声《新闻纵横》报道,当年,为了梦想闯荡彼岸,如今,为了梦想回归故土。有数据显示,截至2016年底,我国留学回国人员总数达265.11万人。这些学成归国的优秀海外人才,正在成为国家经济、科技和社会发展的特殊力量。中国之声特别报道《心,为祖国澎湃》,今天推出《李冠志:打造农民工招聘新蓝海》。

  要见证一朵花的开放,必先手沾泥土。从英国牛津大学硕士、加拿大英属哥伦比亚大学博士,到中低端招聘平台的开发者,李冠志的人生在32岁这年迎来世俗意义上的割裂。农民工招聘这个领域,一度被这名80后概括为“被骗是常态”,“一个农民工或者一个外地来北京打工的,一直处于一种流动的状态、一种被骗的状态。大家可能会认为农民工使用58、赶集找个工作然后上去被骗一下是正常的。但这本身就是不正常的。”

  假设一个正常受过高等教育的人,他对虚假信息的甄别能力是80分,李冠志认为,一个蓝领工人的甄别能力在50和60之间,“都不一定及格,尤其当他到了一个陌生的环境下,他从来没有受到过这种教育。到了那边他说你条件挺好的,我们愿意用你,但是得先交500块钱押金。安排到那个工作以后,他说你得交1000块钱的服装费。然后再跟你说我现在给你安排到一个物业下面去干,你万一损坏我们业主的东西怎么办,物业还要收押金。这实际上就是一个连环骗局。你说他们很淳朴一点都不为过,但是这种被骗的过程实际上是很心酸的,因为没有任何一个机制去保护他们。”

  32岁以前的李冠志供职美国微软研究院。由高知、高薪、高福利的技术人员投身蓝领工人求职的蓝海,在此之前,他的人生与“农民工”并无交集。

  李冠志致力打造的,是对2.8亿陌生人的善意,“个人找企业工作的时候,企业属于强势地位,有可能出现虚假(信息),但是劳动者又没有办法知道,我们需要去审核你。对于C端来讲,说句实在话,比如今天我们安排一个人去企业面试,这个人没有去对企业有伤害吗?顶多这个人没来,我们公司招人也经常会出现人不到的情况。但如果你到了,你会发现所有事情都是真实的。”

  李冠志创办的北京涌金冠泰科技有限公司拥有农民工求职招聘的产品矩阵以及600万用户。从小劳招聘、兼职宝到小劳易管,分别应对招聘双方不同工期和工种的需求。家境优渥的青年拿全奖完成名校硕士和博士的学习,随后选择父母并不理解的路。父母没有干涉;给李冠志上课的,是现实,是与农民工这个群体的朴素相伴相生的狡黠,“当时说阿姨特别难找,我觉得这个好办。我老家是河南的,劳务输出大省,就找了很多阿姨,说把阿姨带到深圳去面个试。你想象的都是很美好的,收集100个阿姨坐上火车送过去,到那边一接站,一千块钱介绍费一个人,这钱就到手了,很方便。但是实际上你会发现这个事儿没那么简单,为什么?阿姨上了车以后,她们有一个习惯就是唠嗑。只要有一个阿姨不想去了,想家了,她一定不会一个人回家的。她说那地方不好,太热,听说赚不到钱,怎么怎么样。一个阿姨这样,直接这一帮人就下了火车就坐火车回去了。到了深圳,车里基本上就没人了。”

  招聘过程中,企业是强势的。一旦到了用工阶段,在这个契约精神并不强的领域,企业又变成了弱者。这段哭笑不得的经历,被写入李冠志后来开发产品的代码,“比如我搞个活动,需要100人到场。根据我们的经验,一个有经验的HR需要约到150人,如果明天会出现极端天气,你甚至可能约300人都不一定能到100人。农民工他可以想走就走,他不受任何约束。但对企业来讲,任何一个人员的流失都会造成它的波动。我们的系统也在解决这个问题。有的人是习惯性放你鸽子,但是有的人的习惯特别好,会跟你提前说一声,系统就可以把这些东西都记录起来,通过数据筛选真正合适的人。”

  放在今天,80后已算不上严格意义的年轻一代。李冠志不再思索人生的意义、成功的定义。当上“农民工带头大哥”后,许多事情变得理所当然,“微软在全球有几大研究机构,我当时在MSR,是做云计算的。所有东西都按部就班,基本上你抬头一看,50岁以后的生活非常清晰,当时就觉得,还是换一个方式。”

  当记者问“理想中的50岁是一个什么样的情况”时,李冠志表示完全看不出来,“每天实际上都活在一种完全不知道第二天会发生什么事的一种情况。”

  记者:您没有赚钱的欲望吗?

  李冠志:我有赚钱的欲望,任何人都有赚钱的欲望。

  记者:其实有很多种别的方式,做一个公司、并且取得成功,而与此同时是可以挣到很多钱的?

  李冠志:我觉得取决于怎样定义成功。咱们不说高尚的什么解决农民工就业,怎么报效祖国,这是价值很大的问题,我希望解决的是一个整体市场的问题,它的价值远远高于一个月赚到10万。这是我对事情的一个体量和考察。

编辑: 高杨
关键词: 海归;李冠志;农民工招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