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广网

中信股份收购麦当劳中国业务 到2022年底内地麦当劳餐厅将增至4500家

2017-08-09 07:54:00来源:央广网

  央广网北京8月9日消息(记者冯烁)据中国之声《新闻纵横》报道,昨天(8月8日)老字号洋品牌麦当劳和以国企中信资本为首的大财团,牵手成功。

  早在今年1月9日,中信集团旗下的中信股份、中信资本,凯雷投资集团就和麦当劳联合宣布达成战略合作并成立新公司,新公司将收购麦当劳在中国内地和香港的业务,并成为麦当劳未来在中国内地和香港的主特许经营商。不姓“洋”、改姓“中”,打算打入中国三四线城市的麦当劳,能扎得稳脚跟么?

  金黄色的薯条、美味十足的巨无霸、香甜可口的巧克力新地……1990年从麦当劳在深圳开设中国的第一家餐厅以来,麦当劳给中国的消费者带来了美式快餐的理念,而在接下来的20多年,麦当劳成为不少人耳熟能详的品牌。对于不少成年人而言,小时候能够去麦当劳吃上一顿,就是莫大的奖励。

  昨天,麦当劳宣布与中信股份、中信资本以及凯雷投资集团,针对麦当劳中国业务的战略合作正式完成交割。

  麦当劳方面宣布,此次战略合作已获得中国相关监管机构的批准,于2017年7月31日正式完成交割。收购完成后,中信股份和中信资本在新公司中将持有共52%的控股权,凯雷和麦当劳(全球)分别持有28%和20%的股权。新公司将成为麦当劳在美国以外最大规模的特许经营商,运营和管理中国内地约2500家麦当劳餐厅,以及香港约240家麦当劳餐厅。

  俗话说“外来的和尚好念经”,为什么麦当劳叔叔要在这个时候转换身份呢?新公司董事会主席张懿宸揭开了这层神秘面纱:麦当劳在全球80%以上是加盟店,在中国目前为止70%以上是自有的店,新CEO在15年上台后对华尔街做了承诺,要提高公司资本收益率,把资产卖掉转换成轻资产运营模式对提高资本收益率有好处;第二,麦当劳到目前为止在中国发展的不错,但是和竞争对手尤其是和肯德基相比是落后的,在中国有2400家店,而肯德基已经发展到5000家店,所以他们觉得是他们本地的帮助不够、本地的策略不够,想找一个本地强有力的合作伙伴能加快它在中国的发展。

  相比竞争对手肯德基而言,麦当劳的确是还有很大的增长空间,特别是在我国三四线城市,像麦当劳、肯德基这样的知名快餐店,也都存在着诸如“肯德乐”这样的山寨版。此前也有媒体对类似的餐饮业从业人员某快餐店店长朱宝来进行过采访,朱宝来表示,“原来是OFC,有点儿相似,肯德基发表声明,我们作为一个小店不想与大公司惹上官司,就赶紧把OFC换下来。”

  之所以山寨品牌在三四线城市拥有一席之地,说明这些区域还存在市场空白,对此,新麦当劳中国首席执行官张家茵表示预计到2022年底,中国内地麦当劳餐厅将从2500家增加至4500家,开设新餐厅的速度将从2017年每年约250家逐步提升至2022年每年约500家。届时,约45%的麦当劳餐厅将位于三四线城市,超过75%的餐厅将提供外送服务。

  但是要想把门店铺下去可绝对不是那么简单,本土化的资源是必不可少的重要因素。金融业内人士向记者表示麦当劳与中信的牵手正源自于中信银行背后庞大的资源库,毕竟中信作为一家全国性的综合业务公司,在三四线城市拥有许多银行网点,随着整体金融下沉趋势日益明显,当地银行对市场的深入了解,可以与麦当劳进行资源共享。“预计在中信接手后,麦当劳中国业务将迎来更快的再次扩张。首先,中信的地产和金融资源将帮助麦当劳更快、更高效地扩张;其次,中信的地产资源也将在一定程度上降低麦当劳原先的租地成本,提升毛利率;再次,中信的政府背景会让麦当劳在中国地区的业务拓展有多方面受益。”

  的确,当麦当劳寻求更多的市场空间时,对于中信而言,这一次收购也绝对不是一个赔本的买卖。张懿宸表示,中信是中国改革开放的窗口公司,从初期主要注重于基建、重工业,后来转换到金融、房地产,中信本身的资产结构和国家经济结构非常类似,我国的经济在从投资转向消费,中信在集团的五年计划中也提出要向这个方向转换,麦当劳机会的出现是中信进入消费领域一个非常好的切入点。

编辑: 倪艳楠
关键词: 麦当劳;中信集团;收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