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广网

[天下英才]严小军:我们为什么要关心海藻?

2017-05-31 09:07:00来源:央广网

  央广网北京5月31日消息(记者章成霞 曹美丽)据中国之声《新闻纵横》报道,有一种人:他们有“独立之精神,自由之思想”;他们是文明进步的领跑者,是开拓创新的实践者;他们以知识的力量承载着国家前行的希望。他们就是中国知识分子。中国之声特别策划《天下英才》,讲述当代知识分子的理想、情怀与担当。

  记者:如果没有海藻,我们的地球会发生什么变化?

  严小军:全球60%以上的二氧化碳由海藻吸收,如果没有海藻,我们地球早就过度的温暖化了。

  记者:您最近在看的书是什么?

  严小军:一本是赫拉利《人类简史》,它总结了人类的历史,包括展望了人今后和机器共存的世界,第二本书与我自己的专业有很大关系,人类遗传学。

  记者:面对科学,您最关心的问题是什么?

  严小军:第一个问题是知识是怎么来的?第二个问题是怎么样才能学到知识?第三个问题是怎么样创造知识?

  分析汉字“藻”的结构,是严小军在《我们为什么要关心海洋藻类?》讲座上的开场白,“什么是藻?藻,水中草木之有品者也,人有品,藻类也很有品。为什么这么说?因为藻类是我们人类的祖先……”

  如果没有走上科学道路,49岁的他或许会出现在文史哲的讲台上,同样的神采飞扬,活力四射。小学二三年级时,严小军最爱看的书是《新华字典》,他曾为发现汉字的结构规律兴奋不已。“比如木字旁加一个工,形成杠,三点水加它又形成什么字?火字旁加它又变成什么字?就是在不知不觉中间学会了如何找规律,这个特别重要,科学研究的核心之一就是如何在没有规律中间找出规律。”

  1985年,16岁的苏州少年严小军考入复旦大学首届少年班,他的专业却是与汉字大相径庭的化学。大学毕业时适逢海洋科学兴起,蔚蓝大海,辽阔浩渺。出于对大海的向往,严小军又报考了中科院海洋研究所的研究生。没想到他的研究对象却是多少有些不起眼的海洋藻类。“导师要我研究海藻,我说这东西我不懂,我只懂点化学。老师问我一句话,他说你吃过海带吗?我说我吃过。他说这就够了,我们就研究这个。我的老师是研究海带的。”

  就这样,从寻常人家餐桌上的海带开始,年幼时研究词典的好奇心和专注力牵引着严小军在海洋生物领域一步步前行,挖掘着海藻的独特“魅力”。

  严小军说,“海藻对我们人类太有用了,它有很多的生物学现象、遗传学现象都是陆地生物都没有的;整个海洋气候变化、海洋环境变化、人类对海洋造成的富营养化,海藻是非常好的清除剂;海藻还可以生产出人类所需要的比如食品添加剂、纺织品添加剂、海洋药物等。”

  2002年,在日本、美国做了多年研究工作的严小军回到祖国,作为第一批“钱江学者”,加入宁波大学海藻研究团队。“当时我也挺为难,想在美国再努力一下,感觉还能够再做点工作,但我又不甘心在别人实验室里当科研人员,我的兴趣是要做一点自己想做的事,有一点抱负,所以我想还是回来,搞自己的研究。”

  海洋养殖是我国沿海地区重要产业之一。但靠天吃饭、缺乏优质稳定的饵料一直是挡在养殖业面前的难题。回国十多年,无数次奔波在实验室和养殖场之间,严小军带着他的团队终于建立了一整套饵料营养分析方法,并摘得2006年国家科技进步奖。之后,他们又筛选出三种更优质的藻类,对我国沿海地区的贝类育苗产生了革命性影响。

  严小军介绍说,“中国的海水养殖产量里,70%是贝类。这三株藻类是个非常大的突破,贝类的生长周期增加32%,繁殖速度比别的品种都要快,现在育苗场育苗时间都可以超过300天。”

  著名航海家郑和曾说,“欲国家富强,不可置海洋于不顾。”如今,我国海水养殖产量占到了世界七成,已经是宁波大学副校长的严小军,也成为了国际海洋生物领域的领军人物。行政、教学、科研……全球奔波马不停蹄。

  但在他看来,不论多忙,切磋交流都是科学家间不可缺少的互动,“两个不同领域的科学家在一起,可以促进交流。现在大部分的科学都基于团队式合作,就是一直切磋,要不怎么提出new idea。”

  研究海藻28年,在他身上,仍然可以看到苏州木渎古镇走出的那个天才少年:偏爱白色衬衫,阳光灿烂、神采飞扬。从汉字聊到哲学、从中国文化聊到人类起源,人文与科学在他面前交汇融合,没有壁垒;不论是获得国家科技进步奖、解决千千万万渔民的生存问题,还是探索研究应用海藻中的新型物质、让世界为之侧目,这些“大事”从他口中说出,都举重若轻。而有多少次失败与碰壁、挫折与艰辛,都被他深深埋在心底,成为前行的动力。

  严小军表示,“现在提出来的概念叫海藻新三元化学。就是褐藻多酚、岩藻黄素、岩藻多糖。领域有大小,有些领域很大,比如研究人的。但是研究藻类也是实实在在做出我们的贡献!”

编辑: 杨璇铄
关键词: 严小军;海藻;天下英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