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广网

中国之声 > 新闻纵横

央广网

[我的长江]一根芦苇的前世今生

2016-04-14 07:48:00 来源:央广网

湖洲上一望无际的芦笋(央广网记者 潘剑 摄)

记者姜文婧和芦苇承包商龚立军一起来到芦笋满地的湖洲(央广网记者 潘剑 摄)

  央广网沅江4月14日消息(记者蒋琦 姜文婧 邓文辉)据中国之声《新闻纵横》报道,“遥望洞庭山水色,白银盘里一青螺。”唐诗宋词中,八百里洞庭烟波浩渺,美不胜收。湖广熟,天下足,洞庭湖是物产丰富的“鱼米之乡”,又因为不可或缺的生态调蓄功能,被称为“长江之肾”。

  前些年,在工业发展历程中,洞庭湖曾经严重“受伤”——广阔湖洲上生长的芦笋引来了造纸产业,带来了经济效益,也带来了乌黑浑浊的工业废水,污染了湖水,也污染了长江。近年来,这里的人们开始反思和改变。

记者张筱璇采访李剑志(央广网记者 潘剑 摄)

记者张筱璇采访沅江湿地管理局相关部门负责人(央广网记者 潘剑 摄)

  入春后的洞庭湖,春雨连绵,南洞庭湖万子湖湿地,沅江市自然保护志愿者协会会长李剑志跳下船,弯腰从泥地里拔起一根芦笋。

  “蒌蒿满地芦芽短,正是河豚欲上时”,李剑志拔起的类似小竹笋的植物,是洞庭湖野生芦苇的幼苗。涨水为湖,落水为洲,洞庭湖腹地的湖南沅江市境内,有86万亩湖洲,超过一半的湖洲土地上,芦苇年年生长。万子湖莲花坳村民刘腾芳已经守着洞庭湖生活了五十多年,“春天都是这个青山绿水,都看得到吧,到了夏天芦笋长成三四米了,水也涨起来了,到秋天那芦苇长出芦花来,冬天收过之后,它就没有了。只有土了,那就是白色的。”

李剑志在芦苇湿地边用望远镜眺望希望发现新的候鸟(央广网记者 潘剑 摄)

经过初加工的芦笋(央广网记者 潘剑 摄)

  靠湖吃湖,是洞庭湖区人千百年来的生活依托。在沅江,两大支柱性传统产业一是渔业,二是芦苇产业。秋天,成熟的芦苇是造纸原料,2000年左右,芦苇可以给沅江带来每年2亿元的财政收入。 

  沅江漉湖,是长江以南规模最大的芦苇基地,每年产量十多万吨。眼下,湖洲上成片的芦笋像绿色的海洋,而去年秋天砍下、如今已经枯黄的芦苇,在路边堆成了六七米高的“垛子”,像搁浅的船。芦苇承包主龚立军叹了口气,“芦苇整个东西只有一个用途,就是造纸,由于那个造纸厂,他们关停了,到现在国家环保政策出台,现在是零容忍,所以导致了纸厂关停倒闭。芦苇这一块,整个市面上多了大概八十万吨,哎呀肯定(着急)啦!像我们这个市场,多1万吨都处理不了,多1万吨你就没地方去,不要说我每吨芦苇运出去就亏七八十元,以前芦苇越多就能产生更大利润,后来到2012年以后,芦苇越多你越亏得越多。”

来自贵州、湘西的樵夫以前每年冬天都来洞庭湖砍芦苇,现在他们称为扯芦笋的主力军(央广网记者 潘剑 摄)

芦笋加工车间工人对芦笋进行杀青(央广网记者 潘剑 摄)

  上个世纪 90年代,龚立军在漉湖承包了6万亩芦苇,效益好的时候,造纸厂日夜开工,一天就是十几万的利润。漉湖芦苇声名远扬,同样举世瞩目的,却是洞庭湖畔造纸厂那源源不绝的污水排放,污染了湖水,也污染了长江。

  水质恶化、鱼类锐减、候鸟无处落脚。2006年,湖南开始整治洞庭湖周边的造纸厂:湖区234家造纸企业停产整治,其中101家淘汰或转产。漉湖芦苇场场长李毅对当时那场那场声势浩大的“治污风暴”记忆犹新。“发了停工通知书,好多人不愿意停,关一天就损失十几万啊!然后强制性关停,电力部门就把他们变电站相关保险设备都下了,就像家里保险丝一样,给下了。”

南洞庭湖万子湖莲花坳渔村(央广网记者 潘剑 摄)

去年收割的芦苇堆在路边,和嫩绿的新鲜芦笋形成对比,这是造纸厂关停后过剩的芦苇(央广网记者 潘剑 摄)

  “治污风暴”之后,洞庭水质的改善,立竿见影;黑水重新变成绿水,龚立军心里却有些矛盾,“对于企业这一块矛盾是最大的,一个是我们要生存,一个是它影响了环境,像我们这个地方,我们又要保护环境,我们又要生存,这一块怎么搞?”

  和龚立军一样,2007年调入沅江市委任职的邓宗祥也倍感压力,他说,“生态它不经济,经济它又不生态。关了15家纸厂,3亿的资产闲置,5000多职工下岗,前年就有3万多亩的芦苇烂在山(湖洲)里面,这个3万多亩的芦苇烂在山(湖洲)里面,它又反过来又要污染环境,怎么搞?所以,当时真的是巨大的阵痛。”

三月的芦笋每天都在拔节(央广网记者 潘剑 摄)

昔日卡车将芦苇运送到造纸厂(央广网记者 潘剑 摄)

  关停造纸厂,改善洞庭水质,没有回头路。阵痛过后,给老百姓寻找新出路的担子,压在了如今的沅江市委书记邓宗祥身上。2013年,有人提出——曾经为了芦苇产量禁止采摘的芦笋,如今,可否让人们饱一饱口福?

  邓宗祥说,人们发现芦笋这是个好东西,扯芦笋,然后加工芦笋,又经济又生态。这个芦笋,是一个民生产业,也是一个生态经济产业。

一天时间龚立军企业收获的芦笋,正等待着加工(央广网记者 潘剑 摄)

渔村的村民在休渔时节做起了芦笋加工以增加收入(央广网记者 潘剑 摄)

  这一年,龚立军在自己的公司门口添置了一块“食品科技有限公司”的招牌,开始尝试芦笋产业。他介绍,“从去年起我们就看到了利润,从我们的财务角度来说的话,芦笋每一吨大概在1万以上,最低卖了3万6一吨,最高卖了5万8,像我们今年,已经最低验(收)了1500吨,地里摘的时候,我们多的时候有四五百人,放下镰刀扯芦笋。”

  从造纸厂的兴旺到关停,再到开启新的尝试,一根芦苇的前世今生,成为洞庭湖生态经济转型的缩影。湖南省人大环资委监督处处长刘帅说,未来的路,还有很长。生态农业也好生态工业也好,要培育期。原来芦苇砍下来就可以造纸,现在你要把这个产芦苇区域,按严格意义上的生态农业搞起来,要求很高,在这个过程还要大家真正用心去做。把国家层面对生态理念的顶层设计,如何贯彻在基层的每一项行动中,尤其是像我们洞庭湖经济区,如何结合我们这些治理,结合保护,怎么落实到工作中,这个要过程。

沅江市委宣传部工作人员向记者介绍南洞庭湖的水系图(央广网记者 潘剑 摄)

涨水为湖,落水为洲,构成了洞庭湖独有的景观(央广网记者 潘剑 摄)

  沅江万子湖莲花坳,桃花汛到来。

  湖洲上的芦笋每天都在拔节,采笋人和买笋人也纷纷赶来。湖区休渔期提前到3月,村民刘腾芳转而和老伴儿开始采摘芦笋。一天两百左右的收入,并不逊于捕鱼所得。

编辑:姜萍

关键词:我的长江;芦苇;生态经济

说两句

相关阅读

我的长江|一根芦苇的前世今生

2016-04-14 07:00:00

【我的长江】放心 有我们守卫长江源头

据中国之声《新闻和报纸摘要》报道,世界屋脊——青藏高原,是万里长江的源头,那里的人们保护生态,亲近自然,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发展,为长江源头之水提供了第一道生态屏障。长江经济带绿色发展特别报道——《我的长江》今天播出第二篇,《放心,有我们守卫长江源头》。

2016-04-12 07:00:00

浙江出土7000年前芦苇席 系中国现存最早编织品

换句话说,中国迄今发现最早用上席子的,又是河姆渡先民。张健平说,他们对席子表面附着物进行分析后,没有发现粮食残留,而孙国平说,席子出土时是片状的,所以推测应该是铺地上的席子,或者是造房子时挂的帘子。

2016-01-19 09:09:00

参与讨论

我想说

央广网官方微信

手机央广网

点击排行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56807188 新闻热线:4008000088 E-mail:4008000088@cnr.cn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号 0102002 京ICP备05065762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2000554
中央人民广播电台介绍 | 央广网介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