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广网

中国之声 > 新闻纵横

央广网

[倾听新疆]从屯垦戍边到维稳戍边 兵团经济肩负新使命

2015-05-18 07:31:00 来源:央广网

  央广网石河子5月18日消息 据中国之声《新闻纵横》报道,新疆,中国西北,六分之一的中国版图,有一个特殊的群体: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六十年来,三代兵团人屯垦戍边、艰苦卓绝,荒原变绿洲,戈壁出新城。从农垦耕作,到现代工农业发展,“兵团”如何适应市场经济的新机遇?科技创新如何浸润现代工业生产链条?兵团经济的现代样本肩负着怎样新的历史使命?

  “微风轻轻吹拂,掀起绿色的波浪。它像一个拓荒者,全身都浴着阳光。”诗人艾青50年前的创作形容今天石河子田间的景色,依然贴切。万亩试验田上,绿油油的水稻苗透过塑料地膜,已经伸出地面十多厘米。由兵团研发、获得中国工业大奖的膜下滴灌技术让“旱地种水稻”成为可能。天业集团副总经理陈林:

  陈林:井水出来了以后,我们通过管道把它输送到田间,然后通过一个毛管,输送到作物的根部,它是一点点浸润式的滴,同时把肥料也施进去,大概节约了60%到70%的水。

  在新疆兵团第八师149团一个灌溉管理站,两台水泵担负着两千四百亩农田的浇灌任务,“兵团农工”武子毅在这里值守了8年,这项技术不仅节水,而且实现了增产。

  武子毅:原来60亩地拿不上钱,现在40亩地平均一般就是四万到五万块钱,种棉花;种葡萄,基本上就是十亩地五万块钱。

  膜下滴灌,顾名思义,是在塑料膜下为作物使用滴灌技术,它因昂贵的造价在国外被认为是“贵族农业”。如今这项领先世界的新型节水技术,已经走入寻常百姓家,成为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发展现代农业的范本。新疆天业集团党委委员、纪委书记夏月星:

  夏月星:过去用大水灌溉,一个人管几亩地,现在几百亩地,我一个人操作就行了。

  王求:你们节水的那个塑料管,成本比原来以色列的那个要便宜,相当于他的十分之一是吧。

  夏月星:以前以色列的技术,一亩地的成本价基本上要在2000多块钱,我们几百块钱。

  沿着中央“一带一路”的战略部署,这项兵团研发的现代农业技术已经出口到中亚、中东和非洲共15个国家。

  除了农业,新疆天业集团循环经济中的闭合产业链条也成为兵团的现代工业范本。依托石头、盐、煤炭,三个看似风、马、牛不相及的资源,变废为宝,弹奏出一支化工行业资源转换的“交响曲”。

  夏月星:围绕我们新疆的三大资源优势,从发电开始。发电,然后到电石,到化工,到废渣制水泥,然后到塑料节水制品,然后我们还有自己的建筑安装,物流商贸,食品还有矿业,是一个非常密闭的完整的循环经济产业链。这个砖,包括这个水泥,都是用我们的废渣。

  王求:你刚才说的那个用电石石渣做水泥,比正常的他们那个水泥厂生产,成本是提高了还是降低了?

  夏月星:那肯定是降低的,你想一般的水泥要到矿山把石灰石采下来,我们是直接把这个废渣变成了产品。

  屯垦戍边六十年,如今北疆的石河子、五家渠,南疆的阿拉尔、图木舒克,围绕粮、棉、油、乳业深加工,兴起了食品饮料、纺织服装加工和农牧机械制造等上百家大中型企业,其中十家成为上市公司。兵团还引资2000多亿元,打造五大经济开发区和29家工业园区,聚集起煤化工、新型建材、有色冶金等一批产业1000多个项目。

  从屯垦戍边到维稳戍边,在市场经济发展浪潮中奋勇搏击的现代产业方兴未艾。新疆自治区党委副书记、兵团政委韩勇接受中央台记者王求专访时表示,兵团将履行中央新的使命,成为安边固疆的稳定器、凝聚各族人民的大熔炉、先进生产力和先进文化的示范区。

  王求:这60年,从屯垦戍边,到现在的维稳戍边,这个变化应该说是有时代性的。

  韩勇:屯垦是一个光荣的历史,现在是维稳戍边,是我们一个继续,也是一个创新。现在兵团发展,不光是农业和屯垦,我们也要成为先进生产力和先进文化的一个示范区。

编辑:姜萍

关键词:倾听新疆;新疆生产建设兵团;膜下滴灌

说两句

参与讨论

我想说

央广网官方微信

手机央广网

点击排行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56807188 新闻热线:4008000088 E-mail:4008000088@cnr.cn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号 0102002 京ICP备05065762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2000554
中央人民广播电台介绍 | 央广网介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