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广播网首页

一键登录

中广网首页  |  快讯  |  评论  |  国内  |  国际  |  军事  |  财经  |  视频   |  图片  |  科技   |  娱乐  |  体育  |  社区   |  教育  |  女性  |  旅游  |  汽车

新闻纵横 > 正文

甘肃山丹明长城面临坍塌风险 保护土质长城困难重重

2013-07-21 08:40  来源:中国广播网我要评论 

  中广网张掖7月21日消息(记者李赢)据中国之声《新闻纵横》报道,有句话叫,不到长城非好汉。不过,我们今天要说的长城可不是大家印象中宏伟的八达岭长城,而是甘肃张掖市山丹县境内的明长城。

  这山丹明长城始建于明隆庆六年,距今已有400多年。与八达岭长城不同,山丹明长城不是由砖头垒成的,而是用黄土夯成的。虽然我们很少听到它的名字,但它在国内外享有很高的荣誉,被长城专家誉为“露天长城博物馆”。

  不过,始建于1572年的明长城,正面临损毁和坍塌的危险。中央台记者李赢这几天跟随国家文物局的专家走访了这处古老的历史遗迹,我们跟随她去看看这段长城保护过程中遭遇了哪些困境。

  记者从兰州驱车六个多小时,到达明长城山丹境内。戈壁滩上断断续续可以看到黄土夯成的矮墙,有几百米长,有一两公里长度不等,这就是400多年前修在河西中段张掖山丹境内的明长城。与八达岭长城不同,山丹明长城不是由青石垒成的,而是用黄土筑城。

  走进新河段,一座呈梯形的烽火台已经坍塌一半,它东西两侧的墙体坑坑洼洼,经过自然的风吹雨打,墙体现在只有两米多高,比姚明高一点。保护它们的防洪工程正在进行中。山丹县文物管理局局长宋昌介绍,保护长城要和大自然抢时间。

  宋昌:这个河道有三公里长,它是原来洪水冲刷过的洪水沟,如果我们不这样赶快保护它的话,如果洪水一来继续冲刷,长城将受到严重威胁,长城就倒了。

  山丹境内的380多公里明长城,目前保存比较完整的能看见的墙体是88公里, 算上记者看到的新河段保护工程,现在能保护的只有5、6公里,还有80多公里的明长城本体、57座烽火台时刻面临着被破坏的威胁。

  张掖市文物管理局局长汪永虎介绍,90年代以后,很少再会出现取土、攀登等人为破坏行为,长城面临的威胁主要是自然破坏和建设的破坏。

  汪永虎:这个问题主要是自然的破坏,本身年代由于久远,由于腐蚀、雨水冲刷和侵蚀,自然因素破坏比较大。还有一个是人为的因素,人为因素的破坏,主要是建设过程中,这种情况咱们为了保护长城,工程尽可能的从长城的豁口进。

版权说明: 转载须经版权人授权并注明来源。联系电话:010-56807240

编辑:邹佳琪

央广推荐

关闭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