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广网

汗马国家级自然保护区雷击火仍在燃烧 火场紧急调运兵力

2018-06-05 15:38:00来源:央广网

  央广网大兴安岭6月5日消息(内蒙古台记者董云静 白士诚 黑龙江台记者陈希)据中国之声《新闻晚高峰》报道,根据内蒙古大兴安岭“6·2”雷击火前线指挥部今天发布的最新消息,汗马保护区火场东南线、西南线扑救情况较好。目前,内蒙古、黑龙江两地正在加紧调运扑火队员进入火场,并通过人工降雨、调集机械装备等方式全力进行扑火作业。

  据内蒙古大兴安岭“6·2”雷击火前线指挥部今天发布的最新消息,经过全体扑火指战员一夜的奋力扑救,汗马保护区火场东南线、西南线扑救情况较好。截至上午6点,已投入火场总兵力2370人,其中林业扑火队员1380人,森警990人。大兴安岭“6·2”雷击火前线总指挥闫宏光表示,现在当务之急是要往火场多调人、调精兵,通过两种方式结合,抓住白天的有利时机,争取往火场多投运扑火队员,多投重兵。

  今天上午,记者在阿龙山一处停机坪看到100名扑火队员开始登机,通过M—26飞机空运至汗马自然保护区火场。

  汗马国家级保护区位于内蒙古大兴安岭山脉西坡北部,在呼伦贝尔根河市境内,总面积107300多公顷,森林覆盖率达94.8%,是我国保存最为完整、最为原始的寒温带针叶林区。汗马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火场位于原始森林深处,地形复杂,偏远无路,只能靠直升机和蟒式运兵车运输扑火队员,飞机运输还受到天气影响,不能满足全部运兵需求。今天,后备兵力2000多人已做好向火场投送准备。根河航空护林站站长闫志刚介绍,“今天给我们的任务是2100多人,现在参与扑救火灾的是11架飞机,执行运兵的有5架飞机。地面没有路,绝大多都得用飞机运,我们从早晨四点往火场运兵,一直到日落。”

  大兴安岭“6·2”雷击火前线指挥部已于6月3日深夜从根河航空林业局迁移到金河镇,即汗马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理局的所在地,便于飞机调兵。闫宏光指出,现在的重点是汗马国家级自然保护区,这块离根河更近,飞机调兵往返时间能够缩短,兵力现在主要集中在离汗马保护区比较近的阿龙山林业局和金河林业局。

  另据了解,今天上午9点,内蒙古大兴安岭原始林区阿巴河林场火灾现场降水仍在继续,1200多名林业扑火队员冒雨坚守在火场一线,继续清理余火,确保已合围的火场万无一失。据了解,阿巴河火场于6月3日晚11点实现合围,火场得到有效控制。6月4日下午呼伦贝尔市气象部门按照工作部署,先后在奇乾林业局阿巴河火场附近发射十二枚人工增雨弹,成功实施人工降雨。目前,火场附近降水量已达到1.0毫米,为彻底扑灭火灾创造了有利条件。

  呼伦贝尔市气象台副台长付亚男表示,根据天气情况,6月4日晚,呼伦贝尔市气象局在汗马火场与阿巴河火场分别进行了人工增雨作业。当晚,阿巴河火场已经形成1.0毫米有效降水,汗马火场西侧金河林业局形成0.6毫米有效降雨。

  发生于内蒙古大兴安岭汗马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的森林大火于6月4日进入大兴安岭呼中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根据黑龙江大兴安岭呼中森林防火前线指挥部的消息,大火进入黑龙江大兴安岭地区后,迅速呈现出向纵深蔓延的态势。根据昨天下午三点飞机的侦查情况,过境火线已经达到10公里,火场进深2.87公里。黑龙江省大兴安岭地区第一时间启动扑救应急预案,成立森林防火前线指挥部。根据火势发展,果断撤离保护区内邻近火场的瞭望员,及时开设了机降场地、蓄水池、会车线,并做好开辟隔离带等各项准备工作。

  截至目前,黑龙江省已调动武警森林部队、专业扑火队等3600多人,调集推土机、钩机、装载机等大型机械装备参与扑救。其中,武警森林部队的270名官兵乘坐M-26直升机分3架次投入火场,行进4公里,已切入火线,与地方森林消防人员共同阻击大火蔓延态势。

  发生火情的黑龙江呼中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位于大兴安岭北部,属于未开发的原始林区,山高坡陡,过火区域都在海拔1200米以上,给火灾扑救带来了很大的难度。

编辑: 王笑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