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广网

[留学朋友圈]法式教育的优与劣

2017-12-06 11:14:00来源:央广网

  编者按:《全球华语广播网》推出一档新栏目《留学朋友圏》,从周一到周五,每天都会看到地球那一端、五大洲留学生的观察视线和声音讲述,听到他们的日常学习、他们的生活出行、他们的成长纪录,让《留学朋友圏》栏目成为一台记录中国在全球化进程中,教育人文交流的留声机。

  大家好!来法国留学多年,法式教育后多少都在影响我作为一个求学者的心态。

  首先,法国式教育理念里,父母不会为了孩子而过度牺牲自己的利益,甚至有周围的法国家长不愿给自己的孩子交学费,因此很多学校会推出Alternance(工读)项目。其次,师生关系更像是销售员与顾客,老师更像是一个有专业素养的销售人员,贩卖自己的知识给学生,因此,学生对一位老师的评价会影响到老师的职业道路,即如果一位老师推销知识的方式不被学生所接受,学校为什么要留着这个销售?因此,结果显而易见,这样的转换或许让老师在教育中束手束脚,但却让师生之间的关系更加平等化,反而更容易做到亦师亦友。

  就我自己而言,高中毕业来法国,起初我对成绩单格外敏感。通常,我们的成绩由三部分组成:作业25%,期中25%,期末50%。当然,具体的比例会根据老师的安排有所改变。不过我所说的作业分大部分以小组项目和presentation为主,法律和财会课程以个人作业为主。习惯了国内高中的教育方式,第一次接触这样的授课方式还是很慌乱的,不过,慢慢地倒也喜欢上了做presentation的感觉。只不过自己原来那种“一切学习为成绩”的思想,倒是用了很长时间才发生转变。到现在,我都记得,第一次约老师谈话时的样子。我字里行间中拿捏不准自己的用语(类似于你和您的用法)每隔两三句话就想打探一下自己的成绩,生怕自己在老师心中的形象因为一个成绩而受到影响。而老师却显得很轻松,字里行间就像是自己的好朋友,跟我侃侃而谈他的工作经历、教育心得,他对学生的期望和他对我的定位和分析。

  慢慢地,把我带入了法国式的教育,改变了我曾经成绩大于一切的想法,转而建立为“一切学习为工作或者为自己”的想法。后来,即使我转学后,还会时不时的与老师保持联系,一起喝过几次咖啡,也向他咨询过很多职业道路规划的问题,还有行业中我应该注意的事情,以及如何利用实习为自己定位、铺路和怎样的工作经历可以更好地完善自己的履历。而他有实习资源或者工作资源的时候,也会告诉我。不得不说,当我与老师的距离走近了,这个职业就失去了那层神秘的面纱,但丝毫没有减少我对老师的尊重。

  在法国留学,我还遇到过一位对中式教育有着额外好感的老师,我和他也交流过,我们两个人一致认为,喜欢中式教育里学生的谦卑,同时也认为过度谦卑会让孩子失去自信心,但这个度很难把握;而法国教育不同,学生的自信心有些过了头,过度强调“我是消费者,因为我交了学费”而忽视了老师应得的尊重 。所以如果能把两种方式结合,那就完美了。

  其实,在求学之路上,无论是敬畏,还是尊重;是自信,还是谦卑。这个度掌握在我们自己手里,不要让自己的敬畏变成卑微,也不要让自己的自信变成刺伤他人的工具。

编辑: 王笑蕾
关键词: 法国;留学;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