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广网北京2月25日消息(记者郭淼)据中央广播电视总台中国之声《新闻进行时》报道,今天(25日),随着昌景黄高铁瑶里隧道最后一组无砟轨道板浇筑完成,标志着连接江西、安徽两省的昌景黄高速铁路关键控制性工程取得重要突破,为后续铺轨打开通道,确保年内具备通车运营条件奠定了基础。

昌景黄高铁西起江西省南昌市,途经上饶市、景德镇市,东至安徽省黄山市,全长约289.9公里,设计时速350公里,全线桥隧比达87.3%。地处江西省景德镇市浮梁县与安徽省黄山市祁门县交汇处的瑶里隧道全长9.736公里,是昌景黄高铁江西段最长的隧道,隧道最大埋深481米,地质条件极其复杂,在无砟轨道施工中面临工程量大、精度要求高、物流运输难等诸多挑战,工程建设面临严峻考验。中铁十八局集团昌景黄高铁无砟轨道施工现场负责人杨连江介绍:“我们施工团队优化资源配置,加快工序衔接,全速推进工程建设,隧道内单线最高单日铺设道床达280多米,并通过多项技术创新和全程数字化监控,把无砟轨道精调误差控制在0.5毫米以内。”

昌景黄高铁建成通车后,将与合肥至福州,杭州至黄山高铁相联通,构建起赣中、皖南连接长三角区域又一条重要的快速客运通道,届时将结束乐平、余干、鄱阳、浮梁、景德镇四县一市不通时速350公里高铁的历史,对于活跃鄱阳湖生态经济区经济建设,完善区域高铁交通网、拉动沿线旅游产业发展、加快江西融入长江经济带战略具有重要意义。

编辑:赵亚芸
原创版权禁止商业转载 授权>>
转载申请事宜以及报告非法侵权行为,请联系我们:010-5680719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