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广网北京7月4日消息(总台记者谭瑱 赵聪聪)据中央广播电视总台中国之声《新闻纵横》报道,当前正值毕业季,各类求职招聘活动火热举办。有求职者向总台中国之声反映,他们遇到了糟心事——自己想要当骑手,却落入“黑中介”布下的“租车陷阱”。
为构建诚实守信、公平竞争的良好市场环境,切实保障劳动者和用人单位合法权益。近日,多家人力资源服务行业协会和机构纷纷发布倡议书,呼吁全行业共同规范招聘市场秩序,打击“黑职介”,推动人力资源服务行业健康有序发展。招聘市场有哪些套路需要警惕?该如何进一步规范?
今年5月份,东莞的小李想要寻找一份暑期工,在求职平台上,一份骑手工作引起了他的注意,工作内容轻松——从固定地点取货送往三公里内的超市,日薪300-400元,还提供宿舍和饭补,待遇很是吸引人。预约面试后,客服要求小李先到东莞市东坑镇一处地点租赁电动车。
小李说:“我就发现待遇和补贴特别高,每天派50~70单,每一单都有6~30块钱的提成,承诺的一个月甚至能上万。因为我刚出来打暑假工,购买一辆电动车需要几千块钱,我暂时也拿不出,他说没有电动车就可以去他们提供的地址去租车,他也承诺了我跑够一定单量这个车费可以免掉。”
租赁电动车每月699元,另需支付300元定位装置使用费。想着努力跑一个月就能免租金,小李签下了租赁合同。
小李:“我看他拿了几份资料,我以为是先租好车,然后直接再签一个应聘合同。我就没想到那几份合同全部都是租车的,一份是租车租赁协议,一份GPS定位协议。”
当小李询问什么时候签劳动协议时,商家称想要签协议还需要花500元购买餐箱。这时,小李发现他签的协议里没有提及保底派单和各类补贴相关条款。
小李:“原本承诺的福利待遇什么的全部取消了,什么补贴也没有,吃住还得自己出钱。入职前我还得缴纳各种费用购买他们的装备,一个餐箱收我500多块钱,我感觉最后可能还得亏本。”
小李察觉不对劲,想要退车,对方直接拿出租赁合同,要求小李按合同支付一个月费用,租金、定位装置使用费再加上充电费、服务费共计1032元。
小李说:“他说租了车不满一个月也要按一个月的费用缴纳。我说我用都没用,而且是你们的原因造成我没有工作,他说你签了合同就是这样,你必须交钱。我听他这么一说,当时就有点害怕了,当场就问亲朋好友去借钱,被迫把这个钱给缴纳了。”
济南的王女士也遇见了相似的求职烦心事。今年5月份,她在某求职平台上应聘了一个兼职外卖骑手工作,线下面试时被诱导签了租车合同。
王女士说:“联系他的时候说的是到时候来面试,结果我们到那儿之后,发现是一个租车的地方。面试完之后就是签合同,他们当时说是要分配车子,说是签了这个合同之后你就可以跑单子了。”
签完合同后,商家接过王女士的手机查看她支付平台的信用分,并让她“刷脸”、填写个人身份信息。
王女士说:“当时他也没有说要用我们这个信用分去干什么。我们当时还想是不是一个面试的流程,看我们有没有失信的情况。所以我们就很放心给他们了,结果其实是拿我们信用分去租车。”
就这样,王女士的支付账户上多了一笔先用后付订单,一个月后将从账户上扣除998元。按照此前签订的合同条款,王女士在21天内完成超过600单配送任务才能免除这998元租赁费用。但这对王女士来说几乎是不可能完成的任务量。
王女士说:“一天要跑够30单,不休息,没有节假日的跑21天。我第一天跑了6单。新手派的单子很少,第一次接触这个东西肯定也跑不快,所以就是新手来说,根本就跑不到。我确实使用了一天的车,我就想先用后付那些东西给我取消掉,就是30%的违约金我也能够接受。他们不同意。”
还未跑单,就背上“租车贷”,在黑猫投诉上,不少求职者都表示在求职过程中遭遇过“求职变租车”的套路。记者梳理发现,此类陷阱都以“高薪日结”“官方招聘骑手”“保底派单”“达标免租金”为幌子,诱导求职者高价租车或购买装备。一旦签约,退租难、维权难,最后大多数人只能交钱。
此前,美团官方就曾发文表示,公司不会以任何形式、授权其他任何机构要求骑手小哥贷款买车,更不会向其推荐电动车分期购的金融产品。骑手可自行配置符合要求的配送工具,凡是提出“以租代购高价电动车”均是“黑中介”骗局。
针对一些招聘乱象,近日,北京人力资源服务行业协会、上海人才服务行业协会、山东省人力资源发展促进会、重庆市人才研究和人力资源服务协会、中智集团等协会和机构纷纷发布倡议书,呼吁全行业共同规范招聘市场秩序,打击“黑职介”。
重庆市人才研究和人力资源服务协会副会长兼秘书长程卫民表示:“行业里边绝大多数的从业者都还是诚实守信、规范经营的,但是我们也看到了行业当中有一些不规范的行为。比如说虚假的招聘信息、泄露求职者的隐私,甚至还有个别机构有欺诈的行为,严重影响了劳动者,扰乱了市场的秩序,侵蚀了整个行业的信任基石。这个与我们服务民生的使命是背道而驰的。正是因为这些原因,在人社部的指导下,我们行业协会向整个行业的同仁们发出了最强烈的诚信经营的倡议。”
程卫民表示,人力资源服务行业从业者要坚守诚信底线,净化市场环境,推进人力资源服务业规范化发展。
程卫民说:“主动公示营业执照、人力资源服务许可证,还有收费标准、监督渠道等等。要透明服务,要杜绝虚假的招聘、扣押证件等等这些不规范的行为。要净化市场环境,发布的岗位信息要真实可靠。要协同打击黑职介,发现的那些无证经营、虚假用工的违法行为,要立即向有关部门举报。我们要和人事部门、市场监管部门一道来开展专项整治,切断黑职介的生存土壤。”
转载申请事宜以及报告非法侵权行为,请联系我们:010-5680719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