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广网北京8月8日消息(总台中国之声记者周益帆)据中央广播电视总台中国之声《新闻纵横》报道,巴黎奥运会网球女单决赛,中国选手郑钦文夺得女单金牌,张之臻、王欣瑜获得混双亚军。运动员们在赛场创造中国网球历史的同时,也正在掀起一场网球热潮。

电商平台数据显示,今年7月以来,“网球”搜索量同比去年增长超过六成;网球体验课、网球培训季度课在平台热销,网球运动相关团购订单量同比增长172%。在社交平台上,网友运动员的同款运动鞋、网球裙甚至首饰都成为热搜关键词。

全民健身日,如何跟着奥运“动”起来?赛事热度之下,如何续写体育产业的发展?

 

多个城市的网球场近日“一场难求”(图片来源:北京朝阳体育中心网球场预约界面截图)

夜幕降临,北京朝阳体育中心网球馆,网球爱好者们正在挥拍。记者查询小程序发现,场馆从早上7时开放,直到24时,不论是室内还是室外,当天的场馆只剩下少量晚上10时以后的场次,而几天之后的周末,室内场馆更为紧缺,白天时段几乎被约满。网球教练范依婷说,奥运点燃了身边很多朋友的网球热情。

范依婷表示:“以前的晚上10时就结束了,现在暑期大家都会打到24时,我觉得氛围特别好,大家都会主动问我,想跟我一起学习网球。”

作为商业化程度最高的运动之一,网球在中国掀起热潮,少不了明星运动员的带动。在法国红土网球场创造中国历史的郑钦文,正是因为年幼时看到湖北同乡李娜的比赛,种下了突破自我的梦想。在浙江湖州,13岁男孩张恒敏(化名)学习网球已经有6年之久,这个暑假,他更是“泡”在场馆里。

张恒敏说:“我每天都在训练,夏天来这里训练出出汗非常舒服,我参加过省比赛、全国锦标赛、青少年网球赛等。在这些赛事上,我拿到很多个名次,让我很有成就感。”

这轮体育热浪不仅席卷了青少年,更带动了许多成年人甚至老年群体加入其中。电商平台数据显示,今年7月以来,“网球”搜索量同比去年增长超六成,上海、北京、深圳、成都、广州的消费者搜索网球热度最高,在江苏,相关课程的网络订单增加了两倍,其中,25岁至35岁之间的消费者占比超五成。广州网球爱好者王柏顺说,自己就是因为奥运才“重拾”球拍的。

王柏顺表示:“我有一阵子没怎么去碰球拍了。但是最近巴黎奥运会的举行真的让我倍感振奋,激励我决定重新开始打网球。其实,在广州市中心找个网球场挺不容易的,可能是因为大家都越来越注重健康和运动,导致场地变得特别抢手,我周围的网球爱好者确实多了不少。”

从运动特性上来看,网球没有身体对抗,运动损伤的概率相对较小,爱好者们在练习时节奏可慢可快,不同的年龄阶段有不同的训练方式,普适性及可控性较高。当然,对于很多成年人而言,“约球”还是朋友间的一种社交新方式。

爱好者冷景宜接受中国之声记者采访时说:“我的朋友们会在微信群里约‘球搭子’一起打球,正巧教练小时候跟郑钦文一起学过球,我们有时候开玩笑,是不是以后我们也送小孩去,从小就运动,发掘天赋。”

知名体育专家、关键之道体育咨询公司创始人张庆表示,实际上,赛事带动下燃起的体育市场热潮,并不是现在才有的,一些优势项目甚至还会给体育发展带来更为深远的影响。

张庆说:“就中国的体育市场整体而言,每一届的奥运会所创造出来的,比如特别出色的成绩,或者意想不到的收获,或者传统优势项目上的连续性成果的取得,都有机会对那些项目领域的市场带来一定的刺激作用。这种作用有的会马上显现,有的是会持续或者带来更深远的影响。”

对于发展体育经济、壮大体育产业来说,奥运赛事拉动的热潮无疑是一次强有力的助攻,但是如何充分发挥“赛事+”的持续、长期的带动作用,是留给行业的思考。许多地方也进行过相关探索,比如,通过举办赛事、培育赛事品牌,拉动人们的体育积极性;又比如,推出围绕地方特色体育项目的旅游产品,激活体育消费。

浙江湖州网球协会通过网球公益培训提升全民参与的积极性(图片来源:湖州市网球协会公众号)

以网球这一项目来说,湖北京山就通过建设300多片高标准网球场,吸引当地超过10万名爱好者参与其中,打造出了标签鲜明的“中国网球特色城市”。同样输送过多位优秀网球运动员的浙江湖州,近年来则通过组织赛事+规划旅游拉动休闲健康产业的发展。湖州市网球协会副会长王勤介绍,湖州全市的网球场地每周三都免费开放。

王勤表示:“日日有活动,周周有小赛,月月有大赛,用比赛促进这项运动达到更高的活跃度。网球爱好者来到湖州,我们协会制定旅游休闲的短途线路,两天半的规划,休闲旅游加休闲健康,而不是纯竞技。我交了朋友,打了比赛,也能带着家庭出游,作为湖州来说,已经提升了自己的城市名片。”

在张庆看来,未来充分发挥“赛事+”的优势,给体育产业发展创造长期效应,还需要保障体育场地供给、体育赛事体系完善和体育组织建设三大要素的共同发展。

张庆介绍:“老百姓参与某项体育运动,总是有场地要求,但是相对来说,还存在着区域的不平衡、运动项目的不平衡性,我觉得有非常大的潜力可以挖掘;在赛事供给方面,要构建起竞赛系统,从职业到业余,应该是一个竞赛网,能够把不同年龄段、不同竞技水平的参与者装进去。满足从青少年到普通大众需求的准公益属性的竞赛体系,这是非常重要的;对于个人来说,需要去构建社会的不同层级的、不同类型的社会体育组织。这三大要素的发展,是有机会让体育市场可以持续发展,构建既有基础、有宽度、有厚度,又有高度发展空间的体系。”

编辑:丁骁
原创版权禁止商业转载 授权>>
转载申请事宜以及报告非法侵权行为,请联系我们:010-5680719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