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广网北京6月1日消息(总台记者任梦岩 李杨 河南台记者朱奕名)5月25日以来,河南出现大范围持续阴雨天气,严重影响小麦正常收割,是近10多年来最为严重的“烂场雨”天气。从专业气象机构发布的信息来看,本次降雨有三个特点:一是持续时间长。从5月25日开始降雨,到5月30日基本结束,历时6天时间,与豫南地区小麦成熟期高度重合;二是影响范围广。降雨覆盖全省17个省辖市和济源示范区,特别是对河南南部的驻马店、南阳等地影响更大;三是过程雨量大。截至5月29日,全省平均降雨量达到35毫米,有11个省辖市降雨量超过30毫米,其中商丘81.3毫米、周口55毫米、驻马店48.8毫米。从30日开始,雨停了,各地抓紧抢收小麦。

 

这次降雨恰逢河南南部小麦成熟期,确实对当地麦田收割造成了一定影响,记者来到河南的小麦主产区驻马店采访。

西平县村民:大车根本下不进去,因为它会陷到地里面。他说这个地最起码得两天才能干。

记者:还得两天?

西平县村民:对,最少得两天才能干,两天又接上雨了。

记者:两天后是不是发芽的情况会更严重?

西平县村民:会,因为芽一直在长。

记者:烘干这种没有?

西平县村民:我们每年的麦子都是用大型收割机去收,之后拉到地上打场,然后出来晒。

记者在西平县几个乡镇田间地头采访,现场看到,小麦倒伏、发芽情况比较普遍。

村民:你看,这都是发芽的。

记者:绿色的都是芽?

村民:随便掰一个都是芽。芽长这么长了,如果明天不能下地去抢收,到后天它再长,这麦真的没法要了,种庄稼都看天吃饭。

采访中,记者了解到,当地目前收上来的麦粒与正常的干麦粒相比,重量更沉,含水量超过了13%的收购标准。

村民:你咬一下就知道了,可大的水分。

记者:很软。

村民:平时我们收的麦都咬不动,这种情况下可以收,人家说庄稼人到地里搓一个就知道能不能收了,说的就是这种情况。

记者:这种一嚼非常软。

西平当地一位村支书介绍说,村里会尽快收割小麦,农机不是问题,主要看天气情况。

村支书:咱这三个村,地一共是2970亩,但是现在受灾面积,加上倒伏的,加上生芽的,很多。你看有的麦是崩开的,两天好天,但是星期六、星期天还有雨,这两天这车还是进不了地,地湿。

记者:接下来这两天有可能去抢收吗?

村支书:因为现在进不了地,可能明天不会有人收,应该是后天。现在我们这3个村有7个收割机,收割机够用,就是天气。

一位种植大户告诉记者:“这两天还考虑着找收割机进地收,不收影响种下一季。”

河南南阳地处豫南,也是小麦主产区,同样是此次受“烂场雨”影响较为严重的地区,南阳市唐河县农业农村局局长邹伟东告诉记者,这次“烂场雨”是近20年没见过的,又与麦收时节重合,全县214.8万亩小麦,雨前抢收了122.7万亩,目前又抢收了30多万亩,全县田间有2000多台收割机目前正马不停蹄地进行抢收工作,农民的损失也正在统计之中。

“我们唐河县在降雨的过程当中,之前我们抢收了有一半多,26号到29号当中,又一次降雨当中,我们也及时采取措施,抓紧收割。29日雨都停了之后,我们抓紧组织履带式的收割机进地抢收,现在农民受损失情况正在统计,农业保险部门已经介入,我们做好理赔的前期核查工作。”邹伟东说。

邹伟东解释说,不少农民看着田地里的麦子逐渐发芽、长根,但是大型收割机无法在下雨时工作,他们很着急。“首先,连续下几天雨,地里面有雨水,地太湿,有些地方湿到要是机器下地,都前进不了。第二,如果麦秆太湿,进不了割台,都割不断。第三是如果太湿,它的颖壳和籽粒不分离,这样达不到收割的目的。”

从山东来到南阳邓州市进行收割作业的农机手王先生接受记者采访时刚刚结束了一整天的收割工作,早上6点半下田,晚上11点半收工,经过30日和31日两天工作,他粗略统计,所在乡镇80%的麦子已经抢收完成。

为什么之前没法下地干活?他向记者解释说,其实5月25日他们早已经抵达,受降雨影响,无法开展工作,因为他开的轮式大型农机下湿地干活,会影响农民下一季作物种植,有的农户不愿意,但也有的农户为了抢收这一季的小麦,地还湿着,就用小型履带式农机去收割。

王先生说:“26号收割,结果下雨了,从25号夜里一直下,导致现在地里的小麦已经生芽了,地还湿。农户每天都到地里去看,一看生芽了,没有办法,来问能不能收,我说这现在下不了地,等麦头干了,麦秸干了,地里能下车了就去收。如果现在要去强收,要考虑下一季的播种,强收能收,地里(车)压这么深,到处都是沟,下一季的玉米播种怎么办?轱辘一压这么深,然后在里边转圈,也就是说播种的时候没有办法播,地里边一压20公分深,一个大坑两条大沟,地头一调头,到时候耕地种玉米没有办法种。”

南阳邓州市农业农村局高级农艺师刘家新介绍,当地组织了四个专家组上百名技术人员,分包乡镇进行技术服务,指导农民抢收,提前分配种粮任务。“要趁着麦子上没有水,地中无积水,立即组织抢收,收回来之后,利用有利天气,敞开学校、机关、厂房企业等一切有晾晒条件的场地供农民晾晒使用。如果遇到阴雨天气无法晾晒时,可以把粮食送给烘干企业进行烘干防止闷发芽霉变。另外,收了以后要抓紧趁墒抢种秋粮农作物,保证秋季作物生长良好。引导调整农业生产结构,提前分配种粮任务,在确保秋粮播种面积的同时,增加花生、高粱、水稻、红薯等经济效益高的作物种植面积,切实保障全年粮食安全生产任务。”

中原农业保险邓州市支公司、副总经理毕圣卿介绍,他们将全力做好农业保险理赔工作,最大限度减少农户的损失。“第一时间响应农户报案,提供零距离服务,全力提升理赔服务质效,最大限度深度连接资源,提供减灾防损服务。最大限度减少农户的损失,切实做好夏粮理赔工作。目前所有的报案已经全部查看,正在进行损失鉴定,对符合理赔条件的,力争尽快赔付到位。”

河南科技学院小麦研究中心茹振钢教授告诉记者,这次“烂场雨”造成的影响,是他20年来所未见的,主要原因除了长时间降雨外,3月温度较高导致麦收时间提前,两者相叠加,影响河南南部麦收。

“河南遭受了‘烂场雨’这种现象,连续一周时间降雨多,湿度高,温度又适合种子发芽,小麦到了成熟期,就容易发芽。这几个因素聚集到一起,小麦成熟早的,有些发芽现象,往年基本上都是到二十八九号才开始收,开始大量成熟。今年3月的温度高,今年整个河南的小麦提早了半个月,所以才跟‘烂场雨’结合到一起了。一般情况下不容易结合到一起,5月底6月上旬是很好的麦收季节,那个时候光照好,温度高,空气当中水分很低。”茹振钢说。

当地一些小麦出现了发芽甚至发霉的情况,这些小麦又该如何处理?茹振钢解释,如果麦粒已经长出了根,那么研磨后的品质会受到极大影响,和发霉的小麦一样,只能做饲料。“我们吃的小麦都要实时收获,根本不发芽是最好的。但是遇到了这种情况,小麦有部分萌动,也就是长芽的胚,那个地方种皮裂开一点,叫萌动,这个还不影响我们正常的食用。影响正常食用的就是小麦穗子上已经长出根来了,它会导致明显的面发粘,很不好吃,一般长出根来的就不作为食用小麦对待了。另外就是湿度太大,种子发霉了,收回去以后,湿度大晒不干,它就要发酸、发酵了,这种只能做饲料。”

茹振钢建议抓紧雨后的窗口期,支援河南南部农民抢收、烘干,尽最大努力减少农民损失。根据小麦品种不同,今天开始,河南南部所有麦田将进入成熟收获期,同时河南中部、北部也将进入收获时节,应该趁天气晴好,加紧行动。“要抓紧收获的有利窗口,颗粒归仓,上下齐动,各方面都要支援农业,农民赶快把粮食收到家里,这才是最重要的。烘干是一个很好的措施,就是说,如果继续下雨,不收也不行,收了的话湿度超过了20%,甚至30%,如果不烘干它就要发酵,抓紧适合收获的窗口期来收。”

至于此前曾在互联网炒得沸沸扬扬的“南阳唐河县收费站阻碍农机下高速,导致耽误农时”问题,河南省交通运输厅向中国之声记者介绍说,5月17日,高速唐河东收费站出现了7辆运送收割机车辆,共搭载21台收割机,出现滞留现象,经协调,第二天上午放行。5月22日,唐河收费站等个别收费站出现运送收割机的车辆集中下站,通行缓慢情况,高速收费站增配查验人员、提高查验效率,采取容缺放行。当日,唐河收费站累计通行运送车辆159辆。而截至5月30日12时,南阳市47个高速收费站累计通行包括市内转场在内的运送收割机车辆12065辆。

 

河南省交通运输厅二级巡视员崔梅告诉记者,跨区域运营的收割机,按照国家规定需要办理《联合收割机(插秧机)跨区作业证》,而运输收割机的车辆,由于体型较大,今年开始还需要办理《超限运输车辆通行证》,由于部分从业者对这一新规尚不了解,导致了一些延误,经过及时协调都已经放行。

“因为它(办理)是网上的,只要按照这个程序走,提供的资料全很快就办,我们还有‘一键秒办’的这种形象说法。主要在于,一个原因是宣传不到位,可能一些农机手不知道要办这个证(《超限运输车辆通行证》),因为这是今年的新证。以前都不需要,以前就是跨区作业证。你这个车辆在路上行驶要有这个证,因为到收费站要进行查验,有这些证了,才能享受‘绿色通道’免费通行。如果没有这个证,属于超限车辆的话,你是不能上高速的,但由于各省执行的标准不一样,所以有些没有证的也上了高速,那么可能在下高速的时候,你要享受免费政策的话,就要查这两个证。”崔梅表示。

崔梅表示,虽然流程需要,但迫于农时紧急,他们在接到请示后,也主动放开检查限制,同时增加“绿色通道”,让农机畅通无阻。“我们采取了一些措施,比如增加‘绿色通道’,可能一些大站原来就一个‘绿色通道’,现在增加一个,也增加查验的人手,然后加强收费站区的车辆出通行的引导,提高通行效率。第二个方面,我们也主动服务,《超限运输车辆通行证》本身就是网上即办即批的,我们对网上的办理,可能也会简化流程,我们也有专人进场入站,能够到这些运输场站、运输企业,帮助司机办理。”

22日曾发生过农机运输车辆拥堵的唐河收费站,站长孙自彪专门将22日当天收费站的监控录像每2小时一次截图发给了记者,从图片中,记者看到收费站并没有发生2小时以上车辆原地不动的情况,凌晨至早10点的确有运输农机的车辆因为缺少证件在收费口排队的现象,但孙自彪解释,经过协调,都放行了。

孙自彪告诉记者:“运输收割机的车有159辆,其实最高拥堵点就是1点20左右到3点左右,就是瞬时顶峰,其间有24辆车集中在这缓慢通行,举个简单的例子,他这个车过来了,我需要看一下他的收割机车辆的跨区作业证,也需要时间,然后《超限运输车辆通行证》,有些运输车辆没有,当时按照要求是收费,但是当时执行的就是容缺放行。”

针对网上有人提出取消跨区作业证让农机畅通无阻等言论,从山东来的农机手王先生认为,发放跨区作业证,要经过严格的车辆年审,还要检查安全设施,这是必要的,也的确有人因为年审不合格,而没有证件。他觉得网上一些传言有些夸张。“办理跨区作业证不复杂,身份证、驾驶证,然后去车辆年审,年审合格以后就给你一个,不要钱,正常一个工作日。一点也不复杂,到农机局去就行,如果人少,差不多两个小时就能出来。如果他那收割机不合格,或者是安全设施不合格,人家年审没审验住,然后就不给他跨区作业证。”孙自彪说。

有关河南抢收小麦的后续进展情况,中国之声将继续关注。

编辑:赵亚芸
原创版权禁止商业转载 授权>>
转载申请事宜以及报告非法侵权行为,请联系我们:010-5680719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