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广网北京5月27日消息(记者刘梦雅)据中央广播电视总台中国之声《新闻和报纸摘要》报道,《国家水网建设规划纲要》近日印发,在国新办26日召开的新闻发布会上,相关负责人介绍,到2035年,基本形成国家水网总体格局。

 

国家水网是国家基础设施体系的重要组成,是系统解决水灾害、水资源、水生态、水环境问题,保障国家水安全的重要基础和支撑。水利部副部长王道席介绍,当前,加快推进国家水网规划建设,已取得明显成效。

王道席:加快完善国家水网主骨架和大动脉。充分发挥南水北调工程生命线作用,不断优化东中线一期工程水量调度运用方案,累计调水量已超过620亿立方米,直接受益人口1.5亿。推进建设一批骨干输排水通道,市县水网、农村供水、灌区现代化建设改造加快推进,全国农田灌溉率达到了54%,农村自来水普及率达到了87%。

《国家水网建设规划纲要》是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国家水网建设的重要指导性文件。《规划纲要》提出,到2035年,基本形成国家水网总体格局,国家水网主骨架和大动脉逐步建成,省市县水网基本完善。水利部部长李国英表示,加快构建“系统完备、安全可靠,集约高效、绿色智能,循环通畅、调控有序”的国家水网,重点要从“纲”“目”“结”三个方面推进。

李国英:一是以大江大河干流及重要江河湖泊为基础,以南水北调工程东线、中线、西线为重点,科学推进一批重大引调排水工程规划建设。二是加快国家重大水资源配置工程与区域重要水资源配置工程的互联互通,形成城乡一体、互联互通的水网格。三是加快推进控制性调蓄工程和重点水源工程建设,综合考虑防洪、灌溉、供水、航运、发电、生态等综合功能,提升水资源调控能力。

编辑:杨晓凡
更多精彩资讯请在应用市场下载“央广网”客户端。欢迎提供新闻线索,24小时报料热线400-800-0088;消费者也可通过央广网“啄木鸟消费者投诉平台”线上投诉。版权声明:本文章版权归属央广网所有,未经授权不得转载。转载请联系:cnrbanquan@cnr.cn,不尊重原创的行为我们将追究责任。
长按二维码
关注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