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广网北京3月8日消息(记者李思默)据中央广播电视总台中国之声报道,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提出,加快推进部分品目消费税征收环节后移并下划地方。

目前,我国的消费税是对汽车、成品油等15类特定商品征收,且主要在生产环节征收,只有卷烟同时在生产和批发征收,珠宝玉石和高档小轿车在零售环节征收。

消费税征收环节后移并下划地方,影响面有多大?这项改革将起到怎样的效应?

 

什么是消费税?消费税是政府向消费品征收的税项,征收环节单一,多数在生产或进口环节缴纳。举个例子:一辆车,在深圳生产,卖到了上海,其实这辆车的消费税在深圳就已经缴纳过了。根据目前的规定,消费税并非对所有消费品征税,主要是针对特殊消费品,比如烟草、成品油、汽车和酒类等,在引导健康、绿色消费的同时,筹集财政收入。

中国政法大学财税法研究中心主任施正文介绍:“消费税是以调节为目的的税种。它要引导消费,所以对一些高消费的产品,比如高档化妆品、高档手表、游艇、珠宝玉石等就纳入征税范围。它还引导人们健康消费,所以把烟、酒等纳入征税对象。此外,消费税在促进绿色低碳发展,保护生态环境当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比如实木地板、一次性筷子等,都会纳入征税范围。”

《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到的,“后移”和“下划”又是什么意思呢?简单来说,就是对消费品的征税环节从生产环节后移到批发或者零售环节,税源归属也从生产地转向消费地。比如,卖到北京的车,北京收税,卖到上海的车,上海收税。

这项改革影响面很大,好处也是明显的。一方面,企业不需要在生产时就支付税款,有利于减轻生产企业的资金压力。

中国财政科学研究院公共收入研究中心主任梁季介绍:“它对减轻企业资金流的压力是比较好的,因为现在消费税主要是在生产环节征收,生产企业来缴纳,生产企业缴税带来的资金压力会比较大,当我们把征收环节后移到商贸环节以后,生产企业的资金压力就会减少。”

另一方面,部分品目的消费税收入划归地方,也有利于缓解地方财政困难,培育地方税源。梁季表示,这可以引导地方改善消费环境,积极拉动本地消费。

梁季表示:“消费税是我们国家的第三大税种。2024年国内消费税收入1.65万亿左右,它占到全部税收收入的比重大约是10%。如果把消费税部分品目给地方,对于缓解地方财政困难,增加地方自主财力的效果是非常好的。把财源给了地方政府以后,地方政府就会为了扩大财源,改善当地的消费环境,对提振消费会比较有好处。”

比如,地方政府可以投资建设更多的商圈、步行街,或者优化物流网络,方便居民购物。地方财力增强后,也会增加教育、医疗、交通等民生投入,间接提升生活质量。

您可能还会关心,消费税征收环节后移,消费者的税负会变重吗?物价会上涨吗?其实,消费税征收环节后移并不一定会导致物价上涨和税负变重,这取决于如何设计价格体系,零售端的税基和消费税率的调整都会影响终端产品价格的变化。

梁季表示:“现在只是征收环节的调整,并没有说要提高消费税的负担。在整体消费税负担不变的情况下,对消费品的价格不会产生影响,对消费者也不会产生不利的影响。从一定程度上来讲,还会对消费者的消费产生有利的影响。”

而且,高频、分散的大众化消费往往不在消费税征收范围内。另外,大宗商品及高端消费品此前在生产环节同样有消费税征收。

当然,这次改革具体怎么改还要等官方细则发布。《政府工作报告》起草组负责人、国务院研究室主任沈丹阳已经明确,不会增加纳税人的纳税负担。所以,整体看,不会对商品价格带来大的影响。

编辑:丁骁
原创版权禁止商业转载 授权>>
转载申请事宜以及报告非法侵权行为,请联系我们:010-5680719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