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广网北京1月10日消息(总台中国之声记者江晓晨 白杰戈)据中央广播电视总台中国之声报道,定日县长所乡救援工作仍在有序进行。9日中午,记者在嘎旦村救援现场了解到,中国安能集团第三工程局有限公司现场救援力量和中铁北京局等救援力量一起搭建活动板房,现场有96间活动板房要在当天完成安装。
海拔高、气温低,临时帐篷已无法帮助受灾群众抵挡夜晚刺骨的寒意。安装更结实、耐用的活动板房成了当务之急。中国安能集团第三工程局有限公司现场救援技术组工程师欧阳峰介绍:“活动板房加工制作的密封性和保暖性要更好,整体结构的稳定性、实用性比临时帐篷强很多。板房里面线路、插板、走线全部提前预留好,成型以后很快就能达到入住的条件。”
8日,中国安能救援人员操作挖掘机平整路面(央广网发 记者江晓晨 摄)
8日,中国安能集团第三工程局有限公司现场救援力量利用三台挖掘机和两台装载机进行了路面平整作业。9日凌晨,载有96间活动板房的中铁北京局等救援力量的三辆大型板车得以顺利停靠。
未展开的活动板房整齐码放在板车上(央广网发 记者江晓晨 摄)
活动板房在没有展开前仅有几十厘米厚,装车方便。中国安能集团现场救援通讯员苗涵介绍,通过吊车将活动板房展开后,后续需要人工操作。
苗涵说:“八个人为一组,每四个角站一个人,同时进行装卸作业。把四周的墙壁推起来以后,需要人进到里面把两面的门也推起来。所有人的力量需要统一,如果有的力量大,有的力量小,就无法推起板房里边的门。我们的安全员指挥底下的兄弟,还有上面的操作手。”
救援人员协力将活动板房的门推起来(央广网发 记者江晓晨 摄)
五到八分钟是常态下吊装板房所需的时间,然而昨天的救援现场刮起了大风,卷起的沙土有数米高。中国中铁北京局嘎旦村现场救援项目指挥邢嘎日达少布告诉记者,大风给安装作业带来了很大的阻力。
邢嘎日达少布说:“原来迎风面的墙一个人推就能推起来,现在三四个人一起推,迎风面上的人力确实多了很多。原来有四到六个人就能装,现在得八到十个人才能装一间活动板房。”
邢嘎日达少布正提示操作员向上提拉板房(央广网发 记者江晓晨 摄)
欧阳峰介绍,他们负责搭建长所乡玉白村和嘎旦村的活动板房,昨天,96间活动板房需要搭建完成。
欧阳峰说:“我们排查出来玉白村总共29户人家,大约300人;嘎旦村62户人家,大约330人。考虑到总共91户人家,650人左右的住宿要求,一般情况下一个人使用的面积大概2.5平方米,一间房子大概满足一家6口人使用的需求。所以按照现在人员的情况,计划新建约100间活动板房满足受灾群众的住宿需求。另外相应的洗漱、厕所等配套正在规划,技术组也在全力以赴做工作。”
天色渐暗,大风没有丝毫减弱的趋势,现场的救援人员纷纷戴起了护目镜。几分钟安装一间板房的“中国速度”,背后正是他们的守护。
转载申请事宜以及报告非法侵权行为,请联系我们:010-5680719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