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广网北京9月1日消息(总台中国之声记者任梦岩)据中央广播电视总台中国之声报道,近日,文化艺术辅导机构“秦汉胡同”在全国多地的门店“一夜关闭”。这家自称拥有20多年历史的老牌培训机构突发状况,不仅让员工和加盟商措手不及,更让众多预付高额课时费的家长面临退款难题。
“秦汉胡同”曾以课时费预付制吸引家长,承诺课时买得越多,价格越优惠。随着闭店消息的传出,家长们的预付款能否追回成了未知数。该机构曾声称,他们与银行有资金监管账户合作,钱在监管账户里,家长完全可以放心。但记者调查发现,这些监管账户形同虚设,并未发挥作用。
“秦汉胡同”国学总部位于上海市闵行区,这两天,办公区域大门紧锁,只在入口的大厅里有两位工作人员给前来退费的家长做登记,不少加盟商从外地赶来,焦急地想知道后续该怎么办。
家长1:我这边已经填了这个纸质的单子,我想知道什么时候能退钱?
员工:我没有权限给您,我这边真的解决不了。
这些家长在“秦汉胡同”上海多个校区报了课,他们的孩子已经在这家机构学习多年。本着对这个自称“20多年老品牌”的信赖,家长们往往一次充值几万元,买几百节课。
家长2:我也想退钱啊。
家长3:就给自己个心理安慰。
员工:这里走完申请肯定比他们这些刚扫码走申请的要快嘛。
一位“秦汉胡同”的授课老师告诉记者,7月、8月两个月的工资都没能正常发放。以往工资都是每个月上旬发放,但8月份发工资的日子一再推迟,直到8月26日,“秦汉胡同”突然宣布闭店。闭店后,店长建议老师们可以先免费为学生上课,并考虑共同出资接管店铺。
这位老师表示无法接受,“拖欠了我们两个月的工资,馆长是这样说的,还有救,我们要尽力自救,如果想要保持这份工作的话,就要拿出点自己的诚意。首先我们要给人免费上课,自己的工资还没有着落,还要免费给大家上课,因为每个人的课时剩余的都不一样,这些都是很多年的。第二个他说拿出点诚意,大家都投个几万元进去。”
几位不愿透露姓名的加盟商也告诉记者,他们花了近百万元的加盟费,学员的学费也要分给“秦汉胡同”总部,公司突然闭店对他们影响很大。目前,虽然这些加盟店还在正常上课,但他们想让公司给个说法,未来该怎么办?
多位家长都向记者反映,买课时,销售人员介绍所有的学费都打入了银行的监管账户,学费有保障,现在机构停业,能把账户里的钱退给家长吗?
家长1:我们买课的时候也跟我们说是有监管账户的,是这么说的。
记者:但是大家见过这个账户吗?
家长1:没有。
家长2:都没见过。
受访家长提供(央广网发)
北京的家长刘女士称,她在“秦汉胡同”的教室里还看到过这样的标识“本机构已开立资金监管账户——拥抱资金监管,助您安心学习”。
刘女士说:“我把这个钱是转给他(秦汉胡同)当时的业务员,业务员再给我存到他们对公账号里边去的,店长说没问题,放心交。因为他说有监管账号,但现在去找(文旅局),说没有监管,这个钱就好像拿不出来一样。”
受访家长提供(央广网发)
有家长向记者提供了一份2023年购课时销售人员的介绍,其中提及了“秦汉胡同”的监管账户。家长提供的与机构销售人员的聊天记录显示,销售人员特意给家长发了公司内部聊天记录,称家长的钱都打往了监管账户。每上一次课,公司才会从监管账户中扣一次款。
2021年,上海市培训协会公布了一份“探索实施银行定期划扣机制的培训机构与商业银行名单”,称“为切实维护消费者的合法权益,消费者预付的培训资金由商业银行直接收取、保管。银行按照与消费者及培训机构的合同约定,将培训资金定期划扣至培训机构,消费者可以按照合同约定,要求商业银行停止后续培训资金的划扣。”
名单显示,“秦汉胡同”与光大银行上海大华支行有相关合作机制。但家长给记者发来的一份合同显示,“秦汉胡同”又与上海银行闵行支行签订了《上海市培训机构预收资金监管服务合作协议》,到底监管账户在哪里?记者分别咨询了两家银行,光大银行上海大华支行表示,他们当年参与了前期工作,但最终并未达成合作,他们也正在联络上海市培训协会,希望把相关监管账户的内容撤下。
光大银行上海大华支行工作人员称:“这两天挺多客户打电话过来咨询的,2021年的时候,他(秦汉胡同)是有意向跟我们大华支行合作的,但是最后还是没有到我们这里开户,所以资金监管账户自然也没有开成功。然后他们(上海市培训协会)的公示,我们领导也去了解了,下一期公示就会把我们大华支行的名字给删掉了。”
而在上海银行闵行支行,工作人员向记者解释,当年的确和“秦汉胡同”签署了合作协议,但只是一份框架性协议,后续并没有进一步建立监管账户,所以相关合同也都收回了。“秦汉胡同”的销售人员打着监管账户的名义进行宣传,他们并不知情。
上海银行闵行支行工作人员表示:“我们其实没有跟他(秦汉胡同)有过三方监管账户的,那个时候可能大家都是先签框架协议,试点一下,当时‘秦汉胡同’可能也还算是时间比较久的,一开始搞了框架协议,但是因为各种原因系统没有上线,我们也并不能去跟家长们对接到信息,所以这个事情并没有推行下去。实际上我们发现推行不下去了之后,可能也是怕机构误导消费者,我们已经让他们把协议退回来了。”
上海银行的工作人员也提醒,即使这一协议没有撤回,仅凭框架协议是无法达到监管资金目的的,还需要消费者、培训机构与银行签署三方协议,并上线相关监管系统,才能达到监管目的。“即便我们有这个框架协议,我没有办法凭这个协议去帮他把钱跟课时对应上,我很难去落实任何的监管。如果后面走到了这一步,是需要银行、机构和家长在系统上签订一个三方协议,然后我们才有资格进行他上一节课划一节课(的钱)这个步骤,但是据我所知,都还没有进行到这一步,因为后面(上级部门)没有出一个明确的操作细则。”上海银行闵行支行工作人员称。
家长拍摄的“秦汉胡同”与上海银行签订相关协议(央广网发)
在上海市培训协会2021年公布的名单上,与“秦汉胡同”类似,宣称与银行签署协议的机构还有100多家,但培训协会的工作人员告诉记者,2021年曾经做过尝试,但都没能推行下去。
上海市培训协会工作人员:2021年的时候是在探索资金监管的试点工作,是我们培训协会发起的。
记者:这个该是谁管呢?
上海市培训协会工作人员:我也不是特别清楚,您看看所在区的行政管理部门去了解一下。
记者又拨打了负责文化艺术类培训机构监管的上海市闵行区文化和旅游局的电话,一位工作人员说,他们对“秦汉胡同”宣传自己有监管账户的情况并不了解,目前培训机构的监管比较复杂,相关标准刚刚下发,属于多头管理的状态。
上海市闵行区文化和旅游局工作人员表示:“当时我们在跟他约谈的时候,他也没提到监管账户的事情,监管账户我也没有权力去查的,这家机构很复杂,因为这家机构又有国学类的培训,又有艺术类的培训,还有一个围棋属于体育类的培训,今年的4月份才刚刚出艺术培训类机构的设置标准(《上海市文化艺术类校外培训机构设置标准》),教育局是总体牵头,文化旅游、体育、科委三个部门对各自领域内的,负有一定的监管职能,所以我们现在几个部门都是一起在做,我们每个区都有个‘培联办’(培训市场综合治理联席会议办公室),各个部门都会集中在一起。‘秦汉胡同’有没有违法行为,后期可能等审计部门介入以后,或者看看公安有没有相关的证据,介入以后再看。”
记者查询相关文件发现,无论是《上海市培训市场综合治理工作联席会议办公室关于进一步加强本市校外培训机构预收费监管工作的通知》《上海市校外培训机构基本服务条件指引》等地方性政策文件,还是《教育部等六部门关于加强校外培训机构预收费监管工作的通知》这样的文件,都明确了培训机构应该设立监管账户、执行定期划扣等机制。但北京市西城区文化和旅游局一位工作人员告诉记者,“秦汉胡同”在北京的多个分校的确开设了监管账户,但用了一两次之后就再也没有使用。
西城区文化和旅游局工作人员表示,他监管账户确实是开了,但是他们现在所有的收入全部收到上海的总部去了,他们所有店区的支出也是总部给他们转账。因为监管账户这个事,已经找过他们很多次了,监管账户开完之后必须得使用,他前期是有那么一笔钱存入过,但是后期是给取出去了,销课或者是取走了。
这位工作人员无奈地表示,机构不使用监管账户,他们并没有执法权。
西城区文化和旅游局工作人员称:“确实处罚不了,因为配套的处罚文件现在还没审批出来,确实没有执法权,我们虽然有执法队,但是他们的‘执法仪器’里,确实没有能处罚艺术培训这一项。”
长期关注这一问题的中国法学会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研究会副秘书长陈音江表示,从监管账户没能起到应有作用,再到各行各业的预付费监管难题,其实根源都在于没有全国性的法规来明确监管职责,往往是多头管理。以教育培训机构为例,教育局负责学科类培训、文旅局负责文化艺术类培训、体育局负责体育类培训、科技主管部门负责科技类培训、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门负责劳动技能类培训,不同部门的执法力量、职能又各不相同。全国性法规的缺失也给监管带来难题。
陈音江说:“现在来说,确实预付费的监管在全国层面上没有明确的法律规定,有一些地方有地方的规定,有一些部门有部门的规定,要解决预付费的问题,根源就是要守住消费者预交资金的安全问题,确实还是要加强立法,要明确监管部门。明确你由哪个部门来管?怎么去管?赋予他哪样的监管职责?只有明确了监管部门,明确了监管职责,那么这种预付费的日常管理才能真正落到实处。”
转载申请事宜以及报告非法侵权行为,请联系我们:010-5680719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