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广网北京8月25日消息 据中央广播电视总台中国之声报道,“秦腔一声吼,地球抖三抖”,在我国西北的三秦大地上,有着独属于陕西人的浪漫。从省会西安向东北方向行进约200公里,在“行鼓声中长大”的韩城也不遑多让。

韩城行鼓市级代表性传承人梁志民在家门口敲行鼓

 

相传元灭金后,蒙古骑兵欢庆胜利,骑在战马上敲锣打鼓,韩城百姓沿袭模仿,行鼓就此成了韩城的民间鼓乐。韩城行鼓在民间俗称“挎鼓子”,表演时,鼓手们把鼓挎在腰间,仰面朝天,马步蹲裆,边走边敲。关中汉子的雄浑刚劲与战鼓般的锣鼓声天人合一。用韩城市文化馆馆长徐伟的话说,只要拿起鼓槌,“瘸子不瘸,跛子不跛”。

徐伟说:“当他拿起鼓槌那一刻,黄河岸边的硬汉状态马上就来,眉毛就这样竖起来,眼睛一闭头一摇,如醉如痴,神附体一样。”

韩城行鼓演奏场景(韩城市文化馆 提供)

梁志民是韩城市龙门镇上白矾村人,今年61岁的他个子不高,皮肤黝黑,是一个地地道道的农民。半个世纪前,他和他的小伙伴们就是用西瓜皮当镲,把破罐子当鼓,洗脸盆作锣来玩耍,用现在的时髦话来说,算是一个“韩城行鼓乐队”了,当时村子里的浓厚氛围让他记忆犹新。

梁志民说:“小孩拿两根棍,放到石头上面。咚咚哐、咚咚哐、咚咚哐咚哐咚哐……原来我们小时候,村里一敲锣鼓,你跑过去看,能拿动啥道具拿啥道具。第一次摸那个镲的时候,村里年龄大的人告诉你,‘喂,你不对,手应该是这样拿,点应该是这样拍’,都是年龄大的人教的,现在都记得。”

梁志民(右一)和徒弟演示小时候用西瓜皮、脸盆敲锣打镲的场面(赵辉 摄)

身旁的行鼓都是梁志民自费给徒弟们准备的训练道具(赵辉 摄)

乐器可以凑合,但乐理如何对付呢?在梁志民的储物柜里,和行鼓有关的资料满满当当。他说,过去很多农民不识字,没有条件用五线谱来学鼓,他们都用符号“○×”记录旋律,用口令“锵咚”背诵鼓点。

梁志民:“‘××’是打镲,‘○○’是击鼓的意思,我是照着这个格式写的。虽然写的鼓谱并不专业,但是不管是科班出身的,还是普通队员,都能看懂。”

梁志民手写的鼓谱(赵辉 摄)

梁志民请人制作的电子版鼓谱(梁志民 供图)

从六七岁时玩鼓,到十几岁后的敲锣、打镲……对行鼓的喜爱,梁志民从未间断。2002年,39岁的梁志民迎来了他行鼓生涯中的贵人,韩城行鼓国家级代表性传承人程勤祥收他为徒。

梁志民的师傅、韩城行鼓国家级代表性传承人 程勤祥(韩城市文化馆供图)

梁志民说,自己2002年正式拜程勤祥为师,和师父走南闯北,训练演出,两人相见恨晚、亦师亦友。

“后来好多年,我跟程勤祥老师到格尔木、神木,到处训练,都是我带着他。吃饭,买车票,他不要操心。他年龄大,我把他带上,但实际上从技术上,是他带着我。我们关系这十几年很好,一直到2021年。他是2021年5月份去世的……”梁志民说。

梁志民师父程勤祥留下的锣和镲(罗光旭 摄)

梁志民没有辜负师傅程勤祥的期望,师傅走的同一年,他评上了韩城行鼓市级代表性传承人。像师傅一样,他不断地教授着行鼓技艺,周边的村庄遍布了他的足迹。数以千计的徒弟中,自己的女儿梁旋最得意。

梁志民在教徒弟“马步蹲裆”

梁志民女儿梁旋(左三)和队友们在一起(赵辉 摄)

梁旋说自己一开始对行鼓一窍不通。跟着父亲,从背诵鼓点开始学习。父亲说,如果敲鼓的时候,仰着头,看着树上的鸟,心里面跟鸟玩,也能把鼓点打对,就算学到位了。渐渐地,梁旋不但自己成了“行家里手”,她还在上小学的双胞胎儿子也萌生了打行鼓的念头。其中一个“大宝”童言无忌,说以后自己生了孩子,也要把行鼓传给他。

梁志民的双胞胎外孙“大宝”“小宝”在演示敲鼓

100套演出服、24面鼓、10副镲、10个花杆、2面锣,这是梁志民给队员准备训练的全副家当,全部是梁志民自费购置,徒弟使用分毫不取。他的徒弟里有工人,有农民,有厨师,还有赋闲在家做点零活儿的村民。除了平时在镇里培训,梁志民还会带着徒弟们参加婚庆等大大小小的演出活动,按照行情,参加的人每次能分到100元左右的报酬。村民们行鼓技艺得到提升的同时,生活也有了不小的改善。

梁志民给徒弟们准备的演出服(罗光旭 摄)

早在2008年,锣鼓艺术(韩城行鼓)就被列入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乘着行鼓的影响力不断扩大的东风,梁志民这些年跟着韩城市文化馆以及其他民间艺术团,把国内各省区几乎去了个遍。他说,让他印象最为深刻的,是2011年出国在莫斯科表演的那一场。

梁志民表示:“去参加莫斯科一个叫‘天地社火’的节目。进场的时候,风刮过来,我后面背的那个旗一直在响。我就站在那儿想,不管你有多少钱,不可能在红场这个地方演出,但我就是一个农民,我就在这儿演出,我就站在这个地方。”

如何让韩城行鼓走出小圈子,融入大众的日常生活?又怎样让行鼓这个非遗技艺获得由内而外的生命力?梁志民可能无法文绉绉地回答这一命题,但他一直在身体力行地做着。

梁志民为记录行鼓购置的相机等装备(赵辉 摄)

左手鼓槌,右手相机。既是表演者,又是记录者。他说,行鼓要想走得更远,传承者本人要亲自去记录。梁志民特意购置了电脑和单反相机,一有行鼓演出就去拍照、摄像,周边村子里不少上年龄前辈的鼓点和打法都被他记录下来,大量同行演出的“瞬间”变成了“永恒”。

对于行鼓的传承,韩城市文化馆馆长徐伟也从另外一个视角给出了答案。

韩城市文化馆馆长徐伟在接受记者采访

徐伟说,非遗要跟老百姓的生活息息相关。在过去,韩城人一般只在春节期间和祈福的时候才会敲锣鼓。发展到现在,韩城不管是大事小事,家里只要有喜事儿,必然会打行鼓。韩城市文化馆将进一步引导韩城行鼓迭代升级,培育更加符合当代文化需求的演出形式,开展锣鼓进校园,让更多的人认识行鼓。

韩城市文化馆开展的“非遗进校园”(韩城市文化馆 供图)

时代在变,但黄河岸边韩城儿女的风骨依旧。这些通过口传心授而世代相传的,或有形或无形的文化遗产,是镌刻在这片土地上的鲜明地域符号,承载着每个韩城人对家乡无比的热爱和眷恋。

监制丨高岩 刘钦

编审丨吴喆华 柴华

记者丨常亚飞 罗光旭 温超

音频制作丨周天纵

图片丨罗光旭 赵辉

新媒体编辑丨胡珺山

鸣谢丨韩城市融媒体中心 韩城市文化馆

编辑:胡珺山
原创版权禁止商业转载 授权>>
转载申请事宜以及报告非法侵权行为,请联系我们:010-5680719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