总台记者看世界!大家好,我是总台驻日本记者刘茁野。

到过日本的人往往有这样一种印象,无论是繁华的闹市街头,还是僻静的小街小巷,都很少见到垃圾遍地的现象,也很少有人随地丢弃垃圾。人们有时候会猜测,是不是有很多人在从事垃圾的清理呢?实际上在日本城市中,专职负责垃圾清理的工作人员并不很多,在街道上并不常见到他们忙碌的身影。我感觉,日本街道上垃圾不多,街道整洁,主要有两点原因:一个是严格的管理,一个是人们的自觉意识。今天我们就来聊一聊日本的垃圾清理与分类。

在日本,投放垃圾前要对垃圾进行分类,不同种类的垃圾要在不同时间投放到不同的收纳容器中。日本不同地区的垃圾分类规则差别很大,但大致有几种:一是可燃垃圾:包括厨余垃圾、塑料和其他无法回收但可以燃烧的垃圾。二、不可燃垃圾:其中包括金属、玻璃、陶瓷器皿等。三、资源垃圾:包括塑料饮料瓶,铝罐,干净的纸张,如报纸、书籍以及包装用的纸盒纸箱。不过这类垃圾也不是一扔了事,塑料瓶要去掉外面那层花花绿绿的包装纸,摘下瓶盖,将塑料瓶清洗干净再丢弃。饮料瓶也都做好了回收的设计,包装纸可以很容易地撕下来。再有像牛奶的纸包装盒,需要剪开后平整摊开,然后洗净晾干,再装入相应的垃圾袋。另外分类中还有有害垃圾,包括电池、灯泡等,需要单独处理。

废旧书报要捆扎紧实后定时放到指定处

在日本见不到公共的垃圾投放站,各家各户的垃圾一般需要在回收日的当天早八点半前扔到指定地点。不同地方垃圾收集的日期是不同的,比如,在东京的世田谷区,每周一周四回收可燃垃圾,周二回收资源垃圾,周五回收不燃垃圾。大件的垃圾,如废旧的家具、空调机、冰箱、洗衣机则需要打电话预约大型垃圾受理中心,等待专车上门来收取,通常要为此付费。

在一些城市,扔垃圾还必须买特定的垃圾袋。不同颜色的垃圾袋用来分别装不同类型的垃圾,比如,红色的装可燃垃圾,黄色的是资源垃圾袋,绿色的则用来装不燃垃圾。这些垃圾袋并不便宜,一个大一些的垃圾袋价格大约在40日元(约合2元人民币),在北海道和东京的部分地区,1个大垃圾袋的价格高达80日元(合4元人民币)。这样的价格早已超过了塑料袋成本价格的很多倍,目的是体现“污染者付费”和“使用者付费”的原则,也就是你扔的垃圾多,意味着你消耗的资源多,对社会带来的污染多,因此必须付出应有的代价,用于垃圾的清理。

多种文本的垃圾分类与投放说明

如此多的规矩,即使对每天做家务的家庭主妇来说,也不是一件容易事,她们通常会在家里准备一份政府提供的垃圾分类与回收手册,并经常要查阅哪天能扔哪种垃圾,担心一旦错扔垃圾,会被别人耻笑甚至鄙视。

当然,乱扔垃圾在日本还是一种违法行为,严重违法者不但要面临高额罚款,甚至还有可能坐牢。

另外在日本,街道上的垃圾桶很少见,在公共场所,经常会看到醒目的提示性文字,上面写着:请把你的垃圾带回家。的确,日本人逛街或者在路上行走,偶尔产生点垃圾,例如果皮、食品包装等,都要自己装在包里带回家。所以,有时候即使大型运动会之后,观众席的垃圾也并不多见。

这样严格的规定不但带来街道的整洁,还有一个好处,就是资源型垃圾能够得到最大程度的回收利用,即节约了资源 ,减少了浪费,还减少了垃圾处理量。

可以说,在日本,垃圾分类投放已经成为民众的自觉行为,其中,除了严格管理,更与日本的日常教育有关。比如,环境保护和生活垃圾的处理就纳入了教育的基本课程,小学生们会在课堂上学习如何将牛奶盒清洗、晾干再回收的全过程。做到了环保从娃娃抓起,让所有人都明白这样做是在为自己创造一个良好的环境。

以上就是总台记者刘茁野在日本的观察。

本期《总台记者看世界》作者:总台驻日本记者 刘茁野

(出自中国之声专栏《总台记者看世界》)

监制丨王巧玲

记者丨刘茁野

编辑丨杨博宇

供图丨总台东京记者站

编辑:赵亚芸
原创版权禁止商业转载 授权>>
转载申请事宜以及报告非法侵权行为,请联系我们:010-5680719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