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广网北京5月17日消息(总台中国之声记者韩雪莹)小区“年龄大”,骨骼渐“老化”。对于生活在城镇老旧小区的居民而言,落后又陈旧的水电燃气等管线不仅影响居住体验,也给日常生活带来了诸多隐患。2020年,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全面推进城镇老旧小区改造工作的指导意见》,在明确改造任务中提出,电力、通信、供水、排水、供气、供热等专业经营单位的相关管线改造计划,应主动与城镇老旧小区改造规划和计划有效对接,同步推进实施。

专业管线统筹改造,看起来是一项“伤筋动骨”的大工程,却能避免重复施工和“马路拉链”问题,减少对老旧小区居民生活的影响,更是让老旧小区综合整治真正实现了既改“面子”、更改“里子”。不过,以“打包”的形式开展更新改造,涉及部门单位众多,统筹协调不易。中国之声一线调研选取北京市石景山区为样本,探究老旧小区综合整治与专业管线统筹改造如何走出一条高效并行之路?

 

在北京市石景山区金顶街街道金四区社区,建造于1976年的金四区教工楼,4栋住宅楼加装电梯、公共区域管线改造等施工项目正在同步进行中,楼体外立面的综合提档升级也在做最后的收尾。

正在进行的金四区教工楼小区老旧小区综合整治项目(记者韩雪莹 摄)

历经了近一整年的综合整治,从外观上看,金四区教工楼的改造成果已初见雏形,288户居民的生活也因上下水改造等“里子工程”的完工而得到大幅改善。

金顶街四区社区党委书记吴时霞告诉记者:“这个工程好在哪儿?老旧小区改造、老楼加梯、管线统筹,要是分开来干,可能就像‘马路拉链’工程一样,今天你干完了他干、他干完了盖上以后再换另一个单位干。咱们等于一起协调,想尽量缩短改造时间,对居民影响最小。协调工作很有难度,前期做居民工作也投入了很大的精力,毕竟小区的老年人比较多,又是带户施工。”

金四区教工楼小区改造初期(金顶街街道供图)

金四区教工楼是石景山区老旧改与加装电梯同步进行的第一个小区。社区按照政策要求征求业主意愿后,4栋住宅楼共17个单元的电梯加装计划全部通过。2022年5月,金四区教工楼老旧小区综合整治项目正式开工。项目施工负责人崔大武坦言,在空间有限的老旧小区中开展如此大规模的电梯加装,施工统筹协调的难度系数本来就不低,而随着项目的开工和推进,新的改造内容不期而至,这对施工团队而言,无疑是一场“大考”。

崔大武说:“比如加装1部电梯,可能对施工的影响是一个程度,17部电梯又是一个程度。包括管线统筹,也是伴随着加装电梯而来,因为加梯涉及管线改移,这个楼体的年头又特别长,管道老化相当严重,所以正好借着管线改移,彻底把管线更新,重新规划路由。这些都对老旧改这部分的施工内容、施工工期有一定影响,都需要跟居民沟通。”

老楼加梯正在施工中(记者韩雪莹 摄)

2022年11月,该项目已开工近半年。与此同时,《北京市老旧小区改造工作改革方案》正式发布。方案中明确提出,推动各类市政专业管线只改一次、各类改造一次到位,并要求各区、各相关部门和机构结合老旧小区综合整治工作统筹同步实施各类市政专业管线改造,制定老楼加装电梯管线改移成本控制措施,统筹老旧小区管线改造和加装电梯管线改移,优化施工方案,降低改移费用。由此,“管线统筹”成了金四区教工楼老旧小区综合整治项目的新课题。

崔大武说:“小区4栋楼,施工面有限。管线统筹需要开挖、需要场地,包括加装电梯也是同理,吊车、钢结构都要去施工。而且电梯要施工完,或者基本上具备后续的施工条件,否则之后的施工,比如绿化道路就牵扯二次开挖的问题。因此施工时间就要有一个排序,不能造成施工的浪费,钱也不能那么花。”

小区内的施工作业面并不宽裕,为施工带来很大挑战(记者韩雪莹 摄)

除了在自己的能力范围内极尽可能对施工时序精打细算,施工团队还在和社区、居民的沟通协调中不断优化施工安排,将对居民生活影响较大的改造内容努力调整到施工“黄金期”的春季、秋季进行。

金四区教工楼居民商国兰说,虽然配合施工必定会对生活造成影响,但三伏天家中有水、天冷后不必开窗,这些诚意满满的细节都让居民更理解、更支持老旧小区改造工作。不过,改造项目已经持续一年,每天生活在施工状态的小区里,不知何时才能真正回归“平静”,商国兰偶尔也会着急。

商国兰说:“居民希望早点落定,就清静了。前些日子加装电梯的施工停了,后来问街道办事处怎么停了,他们反馈,因为管道的各个部门得叫到一块研究,他们得打报告。”

北京市石景山区金顶街街道城市管理办公室副科长石彪经常遇到像商国兰一样找他咨询工期的老街坊,他这样解释:“老旧小区综改,改造的是楼本体与小区的公共空间,但是管线统筹是对小区楼以外的地下管线进行更新。这个更新的政策非常好,可以同步做老楼加梯,但是恰巧这三个项目——老旧小区综改、管线统筹、老楼加梯,又分别对应三个牵头单位——区住建委、区城管委、电梯公司。其实应该先做管线改造,可恰巧管线统筹又是去年才提到的事,等于政策比老旧小区改造晚。管线统筹面临的全都是专业公司的管线,各专业公司都有自己的技术要求、安全规范,走各个管线公司的手续、做各种方案,再去申请资金,最后再改造,协调起来比较麻烦。”

市政管线改造工作与老旧小区综合整治相结合,具体来说,就是与老楼加装电梯工作结合,与架空线整治结合,与环境综合治理结合,不但方案要衔接,实施还得同步,要避免重复投资、重复施工。在石彪看来,这些工程结合好了,确实能达到“一劳永逸”的效果,也是将老旧小区综合整治的眼光放得更长远的做法。

石彪说:“其实要是只做老旧小区改造,没有管线统筹或者电梯加装,改完了之后一片祥和、立马全都见新。但到了真正‘开拉链’的时候,每开一次‘拉链’,居民停车、出行,包括小区环境卫生以及后续能否按照高要求、高标准去恢复等都是问题。现在想把所有的改造都改到位,一是协调起来非常困难,二是现在各部门、各专业公司都没有磨合得很好,还都是探索着来,而老旧小区改造也有一个必须竣工的时间。”

石彪透露,目前各部门仍在抓紧协调老旧小区综合整治、老楼加梯、管线统筹的进度,计划今年年底完成金四区教工楼老旧小区综合整治项目;同时总结经验,为金顶街街道正在开工的其他老旧小区综合整治项目提供高效统筹协调的有益参考。

石彪说:“第一,比如这个小区需要改哪些管线,同步要装多少部电梯,哪些管线碍事,要去做哪些改变?要先有一个统筹人员;第二,需要明确一个设计单位,这个单位能做管线统筹的设计方案,且方案需要所有专业管线单位认可;第三,每个专业管线都有自己的安全规范、流程规范,所以改的时候要有一个统筹的人员或者部门,谁先做、谁后做,能够合理地把改造的工期或者改造的工序给大家排出来,然后监督各方严格按照这个工序去做,不能卡在哪一个环节,否则后边就得拖。”

北京市石景山区住房和城市建设委员会党组书记、主任曹世辉对此表示,走出一条老旧小区综合整治与专业管线统筹改造的高效并行之路,需要建立强有力的统筹协调平台,多环节促进各部门形成改造合力。

曹世辉表示:“从住建委的主责来讲,我们尽可能把老旧小区改造和加装电梯同步来做,但是管线统筹的主管部门也是多头管理,审批程序、资金来源、补贴政策都有差异。所以我们也在建议,是不是下一步要有一个平台来统筹做这件事?这个平台可以是公司,也可以委托各个街道办事处做。有了这个平台,一定还要上级部门充分授权给它,比如像所有市级的专业机构,电力、自来水、排水、燃气,都是垂直管理的,所以它的好多政策也受制于它的上级单位,也需要统筹,几家单位相互配合。专业的事交由专业的人来做。所有老旧小区的楼本体、公共区域的改造,老楼加装电梯,包括管线统筹改造都放在这个平台上,从最早的设计、办理手续、申请补贴,以及协调居民关系、管理施工时序,到最后的验收,都由它去一并考虑、统筹安排。”

编辑:杨璇铄
原创版权禁止商业转载 授权>>
转载申请事宜以及报告非法侵权行为,请联系我们:010-5680719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