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广网北京10月3日消息(总台记者任梦岩 卢燕 郑澍)十一期间,中国之声推出特别策划《江河奔腾看中国》,记录江河奔腾向前的时代大潮中,每个中国人的幸福感、获得感。本期推出第三篇《从珠江到世界》。

 

潮涌珠江两岸阔。珠江,由西江、北江、东江和珠江三角洲多条河流汇聚而成,水量丰盈,支流众多,航运价值仅次于长江。湍急的河流一路向东,冲过云南、贵州、广西,再进广东,著名的天生桥、大藤峡、鲁布革等水电枢纽都得益于河流巨大的落差。汇集黄果树瀑布的奔腾之水,穿喀斯特地貌,携着桂林山水的诗情画意,在下游形成冲积平原,河网交错,绿野平畴,汇入南海。

生产线上的音箱

广州市花都区,一家音响代工厂里,刘兰军正盯着新产品做最后测试。

刘兰军:给它一个扫频的声音,从几K赫兹一直到几千,然后它就从喇叭里面有两三个单元的音响,从里面发出声音来。

这是一款结合了照明与音响功能的产品,作为设计方,刘兰军和同事们要把各道工序把控好。他是广州一家科技公司的供应链经理,他告诉记者,新产品从完成设计到上市销售,只用了不到半年时间,正是得益于珠三角得天独厚的供应链优势。

“一开始定了做这个音箱之后,会带着我们对产品的想法,带着初步的简易模型去跟他们做进一步的沟通。最后就像谈恋爱一样,大家‘对眼’了,基本上就可以进一步合作了。像控制板电路板里边的零件大概有七八十个,比如涉及电阻、电容、电感,我们有合作的代理商,我们大概有十几个塑胶的零件,分在两个模具厂,那里面还涉及一些五金件之类的,这个产品虽然是200多个零件,我们集中在40多家供应商就搞定了。”刘兰军说。

音箱手板图(奕至科技供图 )

42岁的刘兰军已经算得上是公司的“老员工”,2018年,他跟随CEO何灼文辞职创办了这家智能家居科技公司,从珠江边上租来的一间地下室做感应灯起家,不到5年时间,产品线从灯、音箱扩展到香薰机、洗衣机,还卖到了几十个国家。

何灼文在公司阳台接受采访,不远处就是黄埔港

公司现在的办公地点就在广州珠江畔、黄埔港旁的一幢写字楼里。CEO何灼文聊起产品的细节,更像是一位认真严谨的工程师。为什么要在广州创业?何灼文的答案首先是这里有完整的供应链。他拿公司当初的第一款产品——智能吸顶灯举例:“广州黄埔,珠江经过这个地方出海,毗邻着市中心的天河,大量的营销类人才很容易在这里汇集。同时,本区里面有非常多的研发公司、供应链公司。我们就在佛山本地,找了当时帮国外电脑品牌做机箱的一个工厂,然后电子件发到东莞去加工,PCBA电路板、灯珠我们也找了深圳的公司,电池也是东莞、深圳,还有惠州的。”

何灼文说,消费电子产业的上下游产业链遍布大湾区,从公司出发到各个供应链、加工厂,车程都不会超过2小时。做第一款产品时,初创团队自己在地下室里打标签、发快递。后来产品成了爆款,看好他们的投资人接连不断,他们也有了自己的专属仓库,还通过电商平台出海,产品线也越拓越广,最强有力的支撑正是完整的供应链。这不是他们刻意的选择,而是珠江沿线,供他们选择的企业有太多。

“我们往上游走,到了(广西)梧州,这个地方有供应商国光的喇叭制造工厂,一些元器件就在珠江的上游去做,我们的科技研发在广州,包括产品的组装,沿着珠江往前走,很多其他部件会在东莞进行加工,包括物流中转、发货都在东莞完成,再往前就到了深圳,我们的全球营销中心就在深圳,再往前到了香港,我们的金融平台,包括国际结算就放在了香港。其实我们沿着珠江就完成了供应链部件的采购、产品的研发、制造组装、物流中转,再到营销、国际结算。在我们这里没有城市的概念,只有车程的概念,半小时、一个小时,最远一个半小时。”何灼文介绍。

黄埔港(图片来源:黄埔港务分公司)

公司的面积不大,却让人印象深刻。专利证书挂满一整面墙,向外望去,黄埔港尽收眼底。何灼文说,他们的不少产品正是从这里装箱,越过黄埔大桥顺珠江而下,再通过狮子洋汇集在珠江口的南沙港,走向全球。“我自己读的是国际贸易专业,所以有很深厚的国际贸易情节,在选址的时候,我们就希望整个团队能够立足中国、放眼全球。所以我看到这个港口,其实就能够看到我们的产品不只是一个区域市场的,是全世界的。”

羊城八景之一“黄埔云樯”,指的就是黄埔港附近,浩浩珠江云集着各色各样的船只,宛如一条条巨龙静卧江面,远洋巨轮往来不绝,帆樯如云。黄埔港虽然是河口港,但地处粤港澳大湾区的几何中心,通达江海,连接港澳。

黄埔港(图片来源:黄埔港务分公司)

眼前只见岸桥、轨道吊不停运转,满载货物的集装箱堆积有序,重型货柜车川流不息。广州港集团黄埔港务分公司党委副书记夏世杰已经在这里工作了33年,见证了港口从人扛手提到机械化作业的全过程。黄埔港上连珠江下接南海,可以理解为它为上游城市开启了“水上穿梭巴士”。

夏世杰说:“我们地理位置比较优越,一方面它能够进国际外贸大船,另一方面它跟商品的腹地比较近。广西过来的驳船也很多,西江、北江都是相通的,很多是从驳船走,因为我们这个码头辐射整个珠三角。比如从肇庆等各个地方把这些要出口的统一运到我们这里,或者直接运到南沙,走各条国际航线的,就像一个管网,我们是一个节点。”

夜幕下的黄埔港(图片来源:黄埔港务分公司)

港口忙,贸易旺。作为距离广州市中心最近的贸易港口,黄埔港正在逐渐将业务转移至容量更大、江水更深的南沙港。

距离黄埔港50多公里,连接珠江水系内河网络与深水海港的广州南沙港区,是世界上最繁忙的港口之一,港区货物24小时不间断运转。广州海事局执法支队吕镇洋介绍:“随着船舶大型化,包括整个广州的发展和珠江口的发展,现在港口、码头往往都是外移,往南沙那一带去更多。以前的南沙集装箱码头那边主要有一期、二期,后面逐步又开通了三期,现在南沙四期也已经正式投入运营,南沙五期也正在建设当中。2012年我们统计中国籍船舶进出港的数量是54万多艘次,去年,而且是在疫情影响下,达到131万多艘次。”

珠江,是广州的母亲河,也是广州城市发展的重要支撑。客似云来、货如轮转,珠江见证了广州从“一口通商”迈向“世界大港”。从黄埔港顺江而上,曾经是广州最繁忙的太古仓码头,如今已经成了游人喜爱的网红打卡地,只留下斑驳的仓库。太古仓对岸,是历史同样悠久的广州十三行,这里已经成了广州市民过江的摆渡码头。

珠江航运从太古仓、十三行一路向东,到黄埔港,再到更年轻的南沙港,带动着上游经贸一路汇聚于广州,从这里奔流入海,走向世界。

这是刘兰军第一次来到码头,船的排期快到了,下午刚从工厂生产的产品,即将从这里启航。

编辑:赵亚芸
原创版权禁止商业转载 授权>>
转载申请事宜以及报告非法侵权行为,请联系我们:010-5680719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