频道首页 > 都市特报 > 正文

西湖龙井已陆续抵京 为买正品需擦亮双眼
2012-04-05 10:58   来源:中国广播网    打印本页 关闭
    

  中广网北京4月5日消息(央广都市特报记者圣轩、实习记者刘文杰)“院外风荷西子笑,明前龙井女儿红。”又到一年品茗时,由于天气原因,今年西湖龙井主产区的“明前茶”开采时间较比往年推迟一周。从3月27号的试点采茶,到3月30号于西湖龙井一级保护区双峰村举行的开茶节,最近几日,西湖龙井这一茶中珍品已经少量抵达京城。记者近日走访了有着全国最大茶叶集散地盛誉的马连道地区,在调查的多家注有“西湖龙井”标志的售茶商铺中,发现有两家茶商“挂羊头卖狗肉”,以次充好抢生意。

  正宗西湖龙井清明假期或将大量上市

  从3月29日到4月1日,记者以为公司采购的名义走访了21家茶叶商铺,在沟通过程中,有超过半数以上的茶商明确告知记者正宗的西湖龙井将在清明节假期到货,而现在店铺中销售的龙井茶多数为产于浙江省永嘉县乌牛镇一带的乌牛早以及部分龙井43号等品种。

  记者:主产区的有么?

  茶商1:正宗的西湖龙井很贵的,不过现在没有,我看明天,明天后天。他们刚开始采茶我们就过去了,需要在那儿(茶农)等,今天晚上回来,明后天就差不多了。像我们现在龙井也有,像龙井43号也有,但是不是正宗的西湖龙井产地的。

  茶商2:拿到正宗的话也得几千块钱。你现在看的那些两三百、三四百的全都是乌牛早。

  记者:产量呢?

  茶商2:不多。可能就几斤。

  记者调查发现,目前在售的包括乌牛早这一品种的龙井茶虽然已经脱下了“西湖龙井”的外衣,但由于在清明节前采摘完成,仍然属于明前茶,售价也从300到几千元不等,而由于产地、品种和天气的原因,茶的品质良莠不齐,更增加了消费者辨别的难度。一位茶商向记者透露,由于散茶没有规范的定价和相应的质量鉴定,以次充好的现象肯定存在,质量与价格是否相符完全要看店家的良心。

  商户多竞争烈为求效益猛夸海口

  3月29日,记者来到了马连道国际茶城一层的北京万茗园茶叶有限公司,店内的销售人员信誓旦旦的向记者承诺,该商铺销售的都是正宗的梅家坞西湖龙井。

  记者:这个多少钱?

  茶商:这个2600.

  记者:这个跟西湖龙井,正宗的西湖龙井能喝出来区别么?

  茶商:这个就属于产区范围内的,如果是外围的话口感没有这么好。喝起来口感有区别。

  记者:这个跟正宗龙井喝起来有区别么?

  茶商:我们这个就属于正宗的梅家坞龙井,像产区外围的只能叫做龙井茶。

  记者:所以这个就可以叫做西湖龙井了吧?

  茶商:对。

  记者:这个能有多少斤,就是2600的这个?

  茶商:这个2600的能有几十斤。

  根据了解,西湖龙井于上月30日大面积开采,这不禁让人疑惑,为何这家商铺能在29日就能拿到几十斤的正宗梅家坞龙井了呢?当记者提起包装及防伪标志时,该名销售人员又开始打起了“包票”

  记者:这东西有没有盒什么的?

  茶商:礼盒,包装店那边有,有专门卖包装的。

  记者:比方说证书啊,防伪标签之类的有么?

  茶商:这个我们可以帮你打上价格,还有厂名厂址都能帮你弄上,还有等级、生产日期,还可以帮你塑封上,跟超市里面的一样。我们那边有,有一整套的东西,上面有贴梅家坞的虎跑茶叶公司,还有QS质量认证的,都有。

  随后,该名销售人员向记者出示了包装的“样品”,并且同意了记者拍照的要求,当记者注意到包装右上方的地理防伪标志时,销售人员表示这个标志暂时“缺货”。

  记者:我说的就是类似与这种的,这个东西(地理防伪标志)好。

  茶商:这个现在没有,你也不要照这个了,直接照底下的就行。

  杭州西湖区龙井茶产业协会:认品牌、认标志以防受骗

  面对市场上品质不一的龙井茶,消费者如何慧眼识金才能够买到正宗的西湖龙井呢?带着这些问题,记者电话采访了杭州西湖区龙井茶产业协会会长商建农。他表示,大品牌或有授权许可的零售店的产品是有质量保证的,并且提醒消费者在购买时要注意地理防伪标志。

  商建农:消费者在购买的时候要认准品牌,有知名品牌的它的质量是有保障的。第二个就是认准我们的防伪标志,我们西湖龙井茶是实施了全程防伪的,我们有茶农用防伪标志和销售用防伪标志,茶农防伪标志是根据每户茶农的(种植)面积,是可以溯源到每家每户的。而且我这个总量是控制的,就是根据面积定产量,如果是公司收购的话就需要拿茶农的防伪标志到技术监督局去换销售用的防伪标志,这个是等量换的。茶农用的可以溯源到茶农,企业用的可以溯源到企业。还有一个就是有西湖龙井茶授权的专卖店,他进入的门槛比较高,我们的管理也比较严格,如果买西湖龙井茶这几点是需要注意的。

  以上是央广都市特报记者圣轩、实习记者刘文杰为您带来的报道,我们也将会继续关注相关事件,欢迎您与我们取得联系,我们的新闻热线是15611112345

责编:朱远菁中国广播网

精彩图片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