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广网

【记者调查】弹性离校,怎么“弹”?

2017-03-17 23:58:00来源:央广网

  央广网北京3月17日消息 据中国之声《央广夜新闻》报道,针对基础教育阶段放学早、家长接孩子困难等问题,西安今日开始试行小学“弹性离校”,免费提供延时照顾服务。其实西安此举并非首创,此前,南京、长春、青岛等地已先后尝试弹性离校制度,普遍受到家长的欢迎,但也引发过一定的争议。留校时学生做什么?校内托管谁来负责?对此记者进行了调查。

  老师偷抵触,校方呼吁相互理解

  西安市政府明确,“弹性离校”主要针对正常放学后按时离校有困难的小学一年级、二年级、三年级学生,以及确实有困难的其他学生。“弹性离校”以家长自愿报名、学生自主参与为前提,严禁以任何方式强制或变相强制学生参加,严禁以任何方式拒绝或推诿有困难学生参与。西安市教育局基教一处副调研员杨诚表示,试点过程中可能无法完全满足每一个有需求的家长:“如再延长离校时间,会影响学校老师的正常休息,也会影响学生的身心健康。此外,试点学校并不采用‘一刀切’的方式,会根据区域交通和家长实际情况,各学段学生由校方安排错时放学,家长可以根据各自实际情况安排接送。”

  “弹性离校”坚持公益导向,在校学生参与一律免费。严禁任何单位和个人向学生家长直接或者变相收取任何费用,严禁任何单位或个人擅自“搭车”进行其他有偿服务。对于即将实施的这项政策,西安的小学生家长们普遍表示欢迎。

  此前,南京也开展过类似的试点。而开展弹性离校刚满一个月,有的家长发现老师在偷偷抵触。网友“村姑”的孩子在南师附中树人学校附属小学读书,学校下发弹性离校回执单后,班主任却找到学生逐一谈话,要求孩子不要参加弹性离校,自己去上补习班。记者电话联系到了这名网友,她说:“老师单独喊小朋友去谈话,回来他就跟我讲,死活不想上了。”记者与南师附中树人学校附属小学取得联系,该校表示会认真调查教师言行,所有学生随时可以参加“弹性离校”。采访中,其他学校的多位家长也表示,老师有此类暗示,他们的孩子也就没有参加。

  听众王先生就遇到了类似情况,他表示,老师曾暗示参加弹性离校学生都是问题家庭的孩子,尽管有压力,但王先生仍然坚持让孩子递交了申请,他的孩子也成了班上唯一一名参加弹性离校的学生:“似乎老师给留在学校里参加弹性离校的孩子贴上了某种标签,让孩子纷纷都不愿意参加。”

  在南京正式实行“弹性离校”前,各个学校开展了报名工作,一些学校报名火爆,远远超出学校的预期。但在部分小学,申请的人数却显得有些“冷清”,比如金陵中学实验小学全校1600多名孩子,申请的人只有50人。对于市政府大力推广的民生工程,为何一些学校报名如此冷清?有家长在网上吐槽说,是因为学校管理太死,比如参加社团就不能申请、中途不能退出等等。还有一些家长表示,自己申请报了名,但因为混合编班,孩子的学习效率无法保证。

  对于家长们的吐槽,在学校看来,很多规定都是为了孩子的安全考虑。南京南湖一小副校长陈国志表示:“有些家长五天中有两天要上补习班,不上或者提前离开都可以,但要提前一一做登记。因为参加辅导老师,不是这个班的班主任,对孩子不是很了解,所以要跟班主任跟老师沟通好,老师心里有数,其实也是为了孩子安全着想。”

  南京新城小学南校区校长侯俊东也表示,作为民生工程,学校也希望把“弹性离校”工作做好,但是需要家长和孩子的配合和共同努力:“首先,希望家长能够按时来接,有事情一定要提前和弹性离校的老师联系;第二,家长的个性需求,我们会尽可能的帮助解决,但不能影响学校的教学秩序;第三,家长要教育孩子,培养孩子独立自主,先完成作业,然后看书,接受学校弹性离校的其他活动,这样家长们安心的同时孩子们也过得充实。”

  学校托管的两种创新形式

  “课后服务”、“弹性离校”,这些新鲜词儿放在青岛有一个接地气的说法——“学校托管”,顾名思义就是学生放学后的托管工作是在学校里进行。青岛小学学校托管除了学校教师托管之外还创新了其他两种形式——第三方托管和家长义工托管。

  青岛山东路小学是参与学校托管试点的首批六所学校之一,在经历了一个学期家长义工托管的模式后,由学校和家委会共同拍板,引进了第三方机构西海岸艺术培训学校来承接一二三年级100多名学生的托管工作。每月二十天的托管第三方向家长收费260元,每周一三五的托管从下午三点一刻到五点半,周二周四下午一二年级学生不上课,托管时间长达半天。下午三点一刻,青岛山东路小学低年级学校托管开始了。在一间教室内,来自第三方托管机构的老师正在带领一二年级的学生学习“趣味英语”。托管机构负责人李相玺告诉记者:“现在有八位专职老师为学生进行教学服务,也会开展一些兴趣课程。社会托管的费用一般是在六七百左右。”

  同样是引入第三方托管机构的青岛桦川路小学根据家长需求,更加明确地将托管类型确定为“文化托管+艺术托管”。文化托管由青岛市大学生勤工助学办委派的青岛大学师范学院在校大学生承担,艺术托管聘请青岛市少年宫的专业老师授课。周二周四下午开课的艺术课程每节时长80分钟,收费30元。本学期,一二年级共有179名学生报名了学校托管,采取合班的方式开展各项活动。青岛桦川路小学发展中心主任鞠伟介绍:“这学期有主持表演、硬笔书法、跆拳道、国画,根据家长的需求,每学期都有微调,最晚可以到晚上六点。”

  因校制宜的托管在青岛湖岛小学则换作了“家长义工+退休老教师”共同看护的模式。校长马晖介绍,由于学校新市民子女较多,因而学校更多考虑了学生家庭情况,开展的是每周一三五下午的免费托管:“退休的老师作为托管的一个很重要的资源,同时我们面向一年级、二年级托管的家长询问,将有时间、有热情和一定的知识水平的家长组成一个将近50个人的义工团,给他们节省了资金。”

  这三所学校是目前全市35所开展托管学校的一个缩影。早在2013年9月,青岛市教育局就确定了六所学校首批开展学校托管试点,三个月后又增加了第二批六所学校。2015年3月,将学校托管的范围从市内三区的50多所试点学校扩大到市内三区的所有小学。然而到2017年,虽然参与学校托管的学生总数维持在500人左右没有减少,但开展托管的学校总数却从鼎盛时期的58所萎缩到了35所,减少了近四成。由于家长需求多样化,一些学校新学期摸底后没有学生报名,托管便不了了之。另一方面,由于涉及到学生在校安全、教师课后加班等方面问题,一些学校积极性不足,也成为了托管学校数量锐减的原因。

  作为学校托管最主要协调机构的负责人,青岛市家校促进会会长孙增信坦言,如今,校内托管在推进上面临着阶段性的困难。如何让学校托管的机制长效运行?孙增信认为,政府的引导与支持仍需加强,这一方面是政策的支持,另一方面,应更多从财政上为学校托管托底,真正通过政府力量解决家长的后顾之忧:“市政府、区政府能拨出一部分钱来支持,购买课程、引进师资,强化政府指导力度;培育它的公益性,不断地提高校内托管的质量。”

编辑: 孙永政
关键词: 弹性;离校;托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