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广网

【记者调查】职称评定,如何让职称“称职”起来?

2017-01-10 23:39:00来源:央广网

  央广网北京1月10日消息据中国之声《央广夜新闻》报道,中办、国办近日联合下发《关于深化职称制度改革的意见》,改革尤其针对职称评定中的“唯学历、唯资历、唯论文”评价标准“一刀切”等弊端。已实行近三十年,涉及5500万人的职称制度将迎来重大变革。长久以来,职称评审背后不断暴露着种种乱象,不仅不能客观公正地证明参评人员的实际能力,而且让参评人员不得不用大量时间甚至“额外经费”。不仅形式主义严重,还脱离了人才评聘和选拔标准原有本意。现有弊端何在?新规出台能否解决问题?对此记者进行了调查。

  中办国办下发《意见》,评职称“一刀切”将成历史

  此次《关于深化职称制度改革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将重点解决现行职称制度体系不健全、评价标准不够科学的问题。人社部专业技术人员管理司司长俞家栋表示:“以职业分类为基础,以科学评价为核心,以促进人才开发使用为目的。给人才松绑,让专业技术人才有更多的精力深耕专业、做好本职工作,是我们这次改革的方向。”

  《意见》改革了职称的评价标准,提出分类评价专业技术人才的能力素质。对实践操作性强,研究属性不明显的职称系列,可不作论文要求;探索以专利成果、教案、病历等形式来替代论文要求;推行代表作制度,注重考查研究质量、淡化论文数量要求。

  社科院人事教育局局长张冠梓表示:“到底是发多少论文、在哪个地方发论文,就不再那么重要了,不是唯一的评价标准。实际有更多的评价标准,更注重实际的业务工作能力和表现。”

  至于职称英语和计算机,也明确不再作统一要求。确实需要的情况下,用人单位可以自主确定评审条件。更重要的是,今后评职称,将突出对业绩水平和实际贡献的评价。增加技术创新、专利、技术推广、标准制定等评价指标权重,注重考察研究成果的经济社会效益。取得重大研究和技术突破的,甚至可以直接申报高级职称。

  此次改革,对基层一线尤其县以下岗位做了倾斜。放宽评定标准,明确不要求外语和计算机,淡化或取消了论文要求;对长期在一线工作的人员,则适当放宽学历和年限要求。俞家栋认为,基层职称评定标准的设定上,符合基层的特点,与大中城市、大院大所做区别。基层教师、医生,可以拿教案、病例,都可以作为能力的体现标志。

  工程系列从业者虽然占我国专业技术人才总量的六分之一,却无法评正高级职称,原因是该系列根本就没设置这个职称层级。同样的问题,还广泛存在于公众熟悉的“会计、统计、农业”等总共11个职称系列中。

  此次《意见》在职称制度体系方面,明确在保持现有29个职称系列总体稳定的基础上,健全层级设置,要求各职称系列均设置正高级职称。这意味着,大量专业技术人才的职业和收入空间将获得双拓展。

  评职称乱象层出,催生“非常手段”

  一直以来,由职称英语派生出的“外语替考、作弊指导”等乱象层出不穷。“保底成绩、送考试真题”成了培训机构常见的宣传语。衍生出的还有论文造假、学术腐败。发一篇论文几百上千明码标价,评奖成了部分专业学会的捞钱手段;职称评审过程中的以权谋私也屡现报端。

  对此,《意见》一方面加强了对评审过程的监督,打击评审舞弊;另一方面,在职称评价标准上强调品德首位,建立职称申报评审诚信档案和失信黑名单制度。俞家栋说:“一定要突出职业道德和品行。德才兼备以德为先,对专业技术人才也一样。学术造假、学术不端腐败等问题,如果发现,一票否决。”

  安徽蚌埠某医院的汤医生,去年底有一次晋升高级职称的机会,但她发表论文的数量不够。眼看珍贵的机会就要错过了,这时,她突然接到了一个陌生的电话。汤医生介绍:“电话中,对方表示可以帮我发表论文。也刚好我自己需要评职称,着急情况下,我就信了。对方说我的论文写得不太好,需要1000元的修改费。之后需要2000元的审稿费,最后给我一个论文的录用通知书,需要8200元的出版费。”

  2016年4月,汤医生真的收到了一本名为《中国中药》的杂志,她的论文就发表在上面。看着到手的这本印刷精美、刊号齐全的杂志,汤医生原本没有丝毫的怀疑。不过出于好奇,她还是登陆了杂志官网。这才发现,上当了。汤医生说:“发现官网上的杂志和我这期不太一样。当时我就觉得不对劲了,电话也打不通,之后就再也联系不上了。”

  随着案件告破,警方竟揪出了一条覆盖全国的犯罪链条。这个所谓代发医药类论文的团伙,成批印刷着种类繁多的正规医学期刊的“山寨版”。三个违法账户,仅今年半年时间,就有来自全国各地的总数上百万的汇款。办案民警估计,受骗医生总数超过2000人。

  办案民警说:“半年时间资金量就有数百万,而且打款都是从全国各地过来的。针对性很强,医生这块儿基本上都是一拍即合,的的确确他们有这方面的需求。”

  毕竟花钱发论文不是什么光彩事,所以即使上当,大部分当事医生也只能吃哑巴亏。近期有媒体曝出,远在巴西一本学术影响力并不高的期刊,仅去年就发表了超过1600篇中国医疗从业者的论文,占了它全部篇幅的7成,其中大量涉嫌抄袭造假。

  国家行政学院公共行政教研室主任竹立家说:“把写论文写书作为医生评价的第一标准,导致医疗行业不注重临床,这对于提高我们整个国家医疗水平、提高医院的治疗质量不好。基层医院主要不是搞研究,主要是看病的质量。”

  多年来,在教师职称评定中,唯资历、唯论文、唯学历等职称评定中的弊端一直受到诟病。据了解,在高校任教,评上中级讲师并不难,但要达到高级,也就是评上教授职称,则绝对不是一件简单的事儿,其难度之大,要求之高超越了其他很多行业同级别职称评比,部分高校教师甚至为了评职称疏忽教学,因噎废食。

  科研项目、高水平论文、专利、获奖,这些晋级路上的敲门砖本该由讲师通过自身努力获得,但正如吴敏所说,在不择手段的竞争下,往硬指标里掺水早已不是什么新鲜事儿了。

  有老师向记者表示:“想发表高水平的比如收录论文,代写,代笔修改或者挪用其他人的研究成果,这种现象还是比较普遍的。有专门的枪手去写,或者他就是这个杂志的审稿人,常年发的这种,或者花钱去买,有些人能买到,一篇EI论文六七千,SCI可能上万块一篇。自己发一两千就可以了。获奖应该没有什么手段,但是获奖、专利是获得选项,专利是可以花钱买的。”

  实际上,长期以来人们为了评职称而不得不通过各种渠道找论文,已经成了各行各业的通病。在强大的需求下,论文代写代发甚至已经成为一个巨大的市场,而一些杂志有偿发表论文也已成为公开的秘密。记者在网上商城以核心论文代写代发为关键词进行搜索,得到四万多条结果。记者随机联系了一位店主,了解到不同的杂志代写代发的费用不同,记者以传媒类中级职称6000字论文代写代发为例,咨询了这家淘宝店的店主,对方表示:“代写代发,省级有两个期刊是知网收购的,850一个版面,国家级稍微贵点,1000多吧。”

  记者:一个版面2000字,是吧?

  淘宝店主:对,可以搭2.5个版面就够了。到不了3000块钱,2000左右吧。时间3到5天,五六千字,我们也是包发表的,文章你看过确实没问题了以后,我们再拿去发表。

  这家店的店主还表示自己是论文代写代发方面的资深人士,成功率很高。

  淘宝店主:我店时间也长了,好几年了,确实发成功的挺多。

  论文代写代发这一灰色的产业链到底有多大恐怕没有权威的数据,但几年前的一个市场调查就显示出,这一领域的“流水金额”甚至已经超过10个亿。

  《意见》出台反应积极,多地已有改革尝试

  吉林省社科院研究员朱立春认为,在全面深化改革的今天,加快职称制度改革的步伐已成为全社会的共识,一刀切式的评审制度已经不符合时代的要求。本次意见的颁布,不仅实现了专业技术人才的全覆盖,也可以最大限度的释放和激发专业技术人才的能动性,期待实现人尽其才、才有所用。

  朱立春说:“过去我们评职称从建国以来从任命制、到评定制、到现在的聘任制,实际上一路走过来它经历了一些列的改革,但是这次改革最大的亮点就是事实求是了。不是以一个标准去考量各行各业的人才,不管哪个行业都要有论文,那么大家都需要发论文,所以论文肯定就不能保证它的质量了。无所不用其极,这样也导致了学术的腐败。外语和计算机一刀切,搞中医的、搞考古的他们最需要的是本专业的东西。”

  在中央推出《深化职称制度改革的意见》之前,河南已经分批、分次在多领域展开了职称制度改革,改革倾向加强专业技术性评审,并下放评审权力到省辖市和大专院校,职称评审过程快速、高效,技术性强,取得了一定收效。

  2016年4月,陕西已经将高校教师副教授及以下职称的评审权下放到学校,由高校自主组织教师等专业技术职务评聘工作。有人破格提前评定职称,也有人因为业绩不佳而降级,老师将更多的精力投入到应用课程型建设中,更加注重高校的成果转化。

  2016年,吉林省研究制定了深化职称改革的意见及相关配套政策。从优化完善职称政策评聘体系、加快推进职称制度分类改革、统筹调整职称评聘相关政策和创新完善职称工作运行机制等几方面推行2016年的职称评聘工作。而这其中最吸引人的就是针对基层一线专业技术人才和企业的技术人才制定的最新政策。

  吉林省人社厅专业技术人员管理处处长张立福说:“凡是在省内国有企业、非公企业经济组织中工作的专业技术人员,一律不受外语计算机考试规定的限制。参加职称评审,免除职称考试的硬性规定。”

  2016年8月,青岛下发《关于做好2016年度专业技术职务资格评审工作的通知》。《通知》提出,英语、计算机等证书不作统一要求,取消职称评聘过程中学历限制。同时,实行个人诚信承诺制度,建立职称评审违纪违规信息档案,确保评审质量。

  如今,各行业职称评审制度已经实施多年,改革是一个复杂的系统性工程。实际上,在取消计算机、英语的之后,论文是否该取消,如今在一些地方还存在争议。不过,可以肯定的是,改革现有的职称评审机制,建立起更加综合、科学、公平的评价机制是将来的方向。

  21世纪教育研究院副院长熊丙奇表示:“这个问题的背后其实是当前的职称评审是由行政主导。在进行评价的过程中,不应该由行政部门来指导评审,而应该建立起同行评价机制。具体来讲,由同行委员会制定评价的标准,并实施这个标准。针对应用型人才进行评审,那我如果按照它本身的岗位来提出相应的要求,那肯定就是说在乎你的实际应用价值,而不再说是提出论文的要求。使得我们的标准评价结合于你的工作实际。”

编辑: 张佳琪
关键词: 记者调查;职称;评定;弊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