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广网首页

一键登录

首页  |  快讯  |  新闻  |  评论  |  财经  |  军事  |  科技  |  教育  |  娱乐  |  体育   |  生活  |  公益  |  女性   |  旅游  |  汽车  |  图片  |  视频  |  社区

中国之声 > 央广夜新闻

用退出机制 摘下“装贫者”帽子

2014-10-17 23:56:00  来源:中国广播网  说两句  分享到:

  央广网北京10月17日消息 据中国之声《央广夜新闻》报道,10月17日是我国首个“扶贫日”。全国社会扶贫工作电视电话会议今天在北京召开,国家主席习近平、国务院总理李克强今天都对扶贫工作做出重要批示。改革开放后,我国减少2.5亿贫困人口,但贫困县数量并未显著减少。政策、资金等扶持让“贫困县”成了“香饽饽”,个别地方“脱贫不摘帽”甚至“戴帽炫富”。准入与退出,贫困县退出机制如何完善?据此,《央广夜新闻》记者进行了调查。

  郭长增:扶贫就能脱贫致富

  郭长增是国家级贫困县鲁山县董周乡铁家庄人,一坐老式的三间瓦房,几件不知年代的家用电器,就是他的全部家当。由于地处丘陵地带,种粮完全靠天收,老两口凭借家里的几亩薄田,仅能勉强维持生活。

  2011年底,按照年人均收入2300元的标准,铁家庄被鲁山县定为贫困村,50户村民被定为贫困户,通过国家的产业扶贫政策,种梨树的每户可获得4000元补助。有了这个机遇,郭长增把家里的几亩地都种上了梨树,“你要不就是紧靠那两亩地种点粮食,远远赶不上,种点经济林还可以。”

  郭长增说,以前也有过这种想法,但是由于底子太薄,一直没有实施。这次有了国家的扶持,郭长增也有了底气:“从内心都感谢国家,要不前期本本儿扎不起,这你国家前期奠定基础了,后面你再投点工,都可以了。”

  在科技项目、到户增收项目、扶贫企业贴息、贫困户小额贷款等一系列国家扶贫政策的支持下,鲁山县的扶贫开发工作取得了明显成效,贫困人口以每年2000人的速度递减。鲁山县扶贫办工会主席王溢慧向记者介绍道:“这个效果是很明显的,截至2013年底,投入扶贫资金3360万元,完成了48个村的整村推进任务,产业扶贫上投入资金285万,解决了305户贫困户的增收项目,扶持之后这些户基本都能脱贫致富。”

  截止目前,鲁山县贫困人口14.08万人,比2010年减少了近3万。

  基层干部:没了扶持,贫困县日子很难过

  国家的扶贫政策帮助许许多多贫困县走上了发展的道路,改善了村民的生活条件,但从事扶贫工作的27年之久的徐善庆也向记者表达了自己的看法。作为裕安区扶贫办副主任,徐善庆接触过许多贫困户,他认为“扶贫的资源尽管政府每年都投入,但是还是有限的,主要还用在公共的基础设施上面,对农户的扶贫到户投入还是比较少。一个要有资金的帮扶,还要有人的帮扶,目前全国开展的精准扶贫,单位“双包制度”,单位包村,干部包户,是非常好的一种形势。这个贫困户三年时间,怎么发展生产,怎么安排,你要给他指导,不光是要帮助贫困户筹措生产资金,还要帮助贫困户怎么发展生产,要给他出谋划策。”

  对于是否考虑过裕安区退出国家贫困县行列,徐善庆表示,就目前裕安区整体情况而言,离开国家扶贫政策的支持,裕安区的发展将举步维艰,“我们裕安区贫困人口基数比较大,去年还有13.74万,占我们农村人口的15%以上,我们裕安区特殊的地理环境位置,自然灾害比较多,一场自然灾害来了之后基本上又返贫了。脱贫、返贫交替严重制约了我们的发展。”

  不仅仅是徐善庆,几位接受记者采访的国家扶贫开发重点县的工作人员,都表明“退出贫困县的帮扶”有点难。

  鲁山县扶贫办工会主席王溢慧坦言(出录音)“整个的扶贫开发工作是整体的,并不是光一年两三千万的扶贫资金,还有转移支付,这一块资金数量大得很。他具体产生的效益作用大得很,对鲁山经济发展的影响是很大的。”

  扶贫需精准发力、考核要正向激励

  全国社会扶贫工作电视电话会议17日在京召开。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对扶贫开发工作作出重要批示。

  在这段批示中,我们发现了这样的表述“各级党委、政府和领导干部对贫困地区和贫困群众要格外关注、格外关爱,履行领导职责,创新思路方法,加大扶持力度,善于因地制宜,注重精准发力。”

  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国务院总理李克强作出批示强调,当前扶贫已进入新的攻坚期,要通过进一步深化改革、创新机制、完善政策,增强贫困地区“造血”功能和发展后劲,实行更科学更有效的扶贫。坚持把集中连片地区作为主战场,注重整体推进与精准到户。

  针对一些个案中贫困县“脱贫以后不愿意摘帽”,或者“戴着贫困县的帽子炫富”的现象,扶贫办政策法规司司长苏国霞表示,正着力就此改革贫困县的考核机制,建设扶贫县的约束机制,并逐步建立贫困县的退出机制。

  苏国霞在采访中表示:“像那种宽马路、大广场,脱离实际的形象工程,这是我们要约束的,禁止作为的事项。过去富裕起来了还留在贫困县名单里,还会继续享受政策支持,所以大家都不愿意退。我们现在正在研究一套正向的激励机制,县里带领群众脱贫致富以后会得到更多的好处。我们也在研究,到底什么样的指标体系下,你达到什么样的发展程度,就必须退出贫困县的行列。”

  竹立家:扶贫机制应以“乡”为单位

  10月17日是我国首个“扶贫日”。国务院正在酝酿的“贫困县的退出机制”引发了广泛的讨论,国家行政学院竹立家教授在《央广夜新闻》中对“退出机制”表达了赞同,并进一步说明了“精准扶贫”的机制应当以“乡”为单位。

  竹立家教授认为以“乡”为单位建立扶贫机制,能够在一定程度上改善现存的扶贫资金被挤占、挪用的乱象。“中央可以直接定一些,比如说500个贫困乡或1000个贫困乡,直接对贫困乡支付扶贫资金。支付过程也应该是直接兑现。目前的兑现存在的浪费现象比较严重,往往真正贫困的人拿不到、真正贫困的乡拿不多、真正贫困的村拿不到,反而是被盖这个东西了,修那个东西了。所以我觉得我们扶贫的思维方式要变化,扶贫的标准也要变化,扶贫的对象选择也要发生变化。最好就是取消以县为单位,形成以乡为单位这样一个扶贫格局。”

编辑:李逢静作者:

参与讨论

我想说

相关新闻

头条推荐

关闭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