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广网首页

一键登录

首页  |  快讯  |  新闻  |  评论  |  财经  |  军事  |  科技  |  教育  |  娱乐  |  体育   |  生活  |  公益  |  女性   |  旅游  |  汽车  |  图片  |  视频  |  社区

中国之声 > 央广新闻

陕西退耕人家的美丽生活:开越野车去大棚除草

2014-06-22 12:44:00  来源:中国广播网  说两句  分享到:

  央广网延安6月22日消息 据中国之声《央广新闻》报道,《绿色中国行动》报道组今天走进“中国退耕还林第一县”——陕西省吴起县,为您讲述陕北老区人民在退耕还林前后发生了哪些翻天覆地的新变化。

  马志宝:来来来,吃西瓜!边吃边谈!

  边切瓜边招呼大家的是吴起县吴起镇马湾村瓜农马志宝。年过五十的老马是土生土长的吴起人,从小在吴起的云盘山下长大,他的回忆里总有一幅熟悉的场景:山上的黄土被狂风卷起,透过窗户纸钻进窑洞,到处都是呛人土腥味。

  马志宝:小时候这个山光秃秃的,没草没树,种庄稼。

  时针转到1989年,农村土地包产到户,马志宝家分到了40亩坡耕地。虽然有了地,但土干、少雨再加最原始的耕作方式还是让靠天吃饭的陕北人时常揭不开锅。

  马志宝:那会儿苦一点,一年下来五口人收入不到2000块钱。一身衣服穿几年,烂了窟窿再补,补了再穿。有了病的话大部分就扛。

  记者:大部分是扛。

  马志宝:大部分是扛,大病的话那就没治了。

  转机出现在1998年,吴起在全国率先实施“封山退耕、植树种草”的逆向开发战略。马志宝家的耕地除了留下口粮地之外,全部种上了沙棘树。不过,退耕伊始,老百姓的思想还扭不过弯,抵触情绪很大。

  马志宝:老百姓当时接受不了,说这把地一退吃啥啊,生计都有问题。他们把苗子撇了,不愿意栽。撇掉以后说以后没人管的话再种地,当时抱的是这个心态。

  尽管阻力重重,但陕北的退耕还林还是突破重围,坚定不移走了下去。政府也想方设法为群众找项目,投资金,谋出路,帮助群众从山上走到山下。

  马志宝:国家给了粮,给了钱,这以后这老百姓不是把山地全都退了,人也就闲了,腾出来时间以后就出去打工,又挣一份钱,这就双重收入。

  如今,站在云盘山上放眼望去,满眼的绿色勾勒出了黄土地的崭新容貌。沟底的平地上,镶嵌着一列列整齐划一的白色大棚。马志宝家的瓜棚就藏身其中。现在的老马早已不比当年,香瓜、西瓜成了致富的“金蛋蛋”。已在县城买了楼房的他,每天都是从县城开着自己的越野车来棚里除草打药。

  马志宝:政府给把棚建起来,老百姓自己种,我现在两个棚种了7亩,去年收入20万。这一切经济收入的好处都归根于退耕还林。

  退耕还林不仅富裕了农民,更改善了生态。马志宝说,陕北人不算小账算大账,有了好的生态环境,农民致富自然水到渠成。

  马志宝:我们算的账是大帐,要为子孙后代考虑,把这个县的山变绿、水变清、天变蓝,老百姓生活一天比一天好。

  自从1999年陕西在全国率先开展退耕还林工程试点以来,种树创造出的绿色版图在陕西境内由南向北推进了400多公里,昔日的“黄土高坡”实现了“由黄变绿”的历史性转变。

  记者在陕西境内由南向北行进的一路中看到,郁郁葱葱的树林确实覆盖了这片黄土地,这十多年退耕还林的成果确实是看得见、摸得着。但是当地林业部门的同志告诉记者,陕西的生态环境依然很脆弱,特别是生态恶劣和经济贫困的边远地区、贫困地区,大量陡坡耕地和严重沙化耕地仍在继续耕种,水土流失和土地沙化生态问题依然严重。陕西现有25度以上陡坡耕地871万亩需要退耕还林,这些生态脆弱地区的群众退耕还林的积极性是很高的,都希望能尽快启动新一轮的退耕还林工程。

  另外,由于退耕还林初期受政策限制,当地退耕还林的林木80%以上是生态林,经过十多年的成长,生态效益比较明显,但是基本没有经济效益,一些地方退耕户的长远生计不能得到有效的解决。目前,当地的政府正在重点推广新品种,探索林下种养模式和适应市场经济的高效管理模式,多渠道增加农民收入。群众们迫切期望这些措施能够早日见到成效。

版权说明: 转载须经版权人授权并注明来源。联系电话:010-56807262

编辑:姜萍作者:

参与讨论

我想说

头条推荐

关闭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