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广网首页

一键登录

首页  |  快讯  |  新闻  |  评论  |  财经  |  军事  |  科技  |  教育  |  娱乐  |  体育   |  文史  |  公益  |  女性   |  旅游  |  汽车  |  图片  |  视频  |  社区

中国之声 > 央广新闻

[新春走基层]走近驻海外机构人员 感受亲情距离

2014-02-02 11:25  来源:中国广播网  说两句  分享到:

  央广网北京2月2日消息(记者张棉棉)据中国之声《央广新闻》报道,在阖家团圆的日子里,有这样一群人却在遥远的伊拉克坚守着自己的岗位,当大多数人在国内尽情放松时,他们却在高耸的石油井架上挥汗如雨,他们说,为了保障国内石油安全,自己做了这份工作,就有责任做好,不论春夏秋冬——他们就是中国海外石油人。

  今天是大年初三,这个46岁的东北汉子——大庆钻探伊拉克哈法亚项目经理李新民正在油田上忙碌着,和国内不同,这里没有特殊的春节休假时间,没有鞭炮声,有的只是钻机的轰鸣:

  李新民:我们现在倒班是两班倒,有一部分人可以回家过年,有一部分人不能回家过年,因为我们需要24小时钻井机要钻,在伊拉克哈法亚过年的我们就坚守着岗位。

  大庆钻探伊拉克哈法亚项目总共300多名员工,其中中方员工80人,3个月可以轮一次班回国。虽然在伊拉克没有专门为春节设定的休息日,但是作为中国人,不管在哪儿,过年的感觉都是必须要有的,过年,过年,旧年过去,迎来新年,又是一个全新的开始,身在伊拉克当然也不例外:

  李新民:庆祝方式比如说在国内带的糖,带的春联,带的福字,年三十的时候,二十九我们就贴上了,然后有大红的灯笼挂上,福字都贴到门上,贴到屋里,一瞅我们也有一个过年的气息,在春节晚会的时候我们都换班,轮班看春节文艺晚会,而且要准备一些糖啊、果啊、茶水、烟等一些过年需要的东西,大家坐到一起可以说是其乐融融。

  除夕的时候,他们也吃了年夜饭,很多菜都是自己种的,因为当地以食用牛羊肉为主,他们就自己动手丰衣足食,看着大棚内绿油油的萝卜、青菜……他们都觉得很满足,李新民开玩笑地说,这样的蔬菜做出的年夜饭,比国内一些小饭馆做的质量高多了:

  李新民:过年要准备十个菜,鸡鸭鱼肉,而且到家里头12点钟,我们这有5个小时的时差,家里头12点钟的时候我们就吃年夜饺子,而且初一吃饺子,初三吃饺子,初五吃饺子,初七吃面条,跟家里节日是一样的。

  如果说一定要有一些和国内的不同,那恐怕要源自当地的风俗习惯:

  李新民:唯一的不同就是不能吃猪肉,第二不能饮酒,因为它这是穆斯林国家,禁酒,禁猪肉。

  采访中,李新民反复说,自己在油田一切都好,已经习惯了这里的生活,不回家过年也是正常的,家里人也放心。但当记者拨通李新民爱人王伟的电话时,王伟正和儿子在老家过春节,她告诉记者,李新民在伊拉克工作了八年,只回来过过两个春节:

  王伟:他回来的时候那我们家肯定是热热闹闹的,就在自己家过年了,他不在家,我们娘俩就上别人家过年去,在别人家过年再好也没有在自己家过年那好,你说是不是。

  王伟说,说习惯也习惯了,可是家里还有80多岁的老母亲,她和自己念叨最多的,就是远在伊拉克的儿子是否安全,这是谁都代替不了的,所以只要李新民回到家中,不管是几月,那都是过年。

  王伟:现在在海外,主要希望他平平安安,比啥都强。

  采访最后,李新民问记者,北京下雪了吧?他在伊拉克,现在白天温度是18摄氏度,早晚温差很大,他们见不到雪,常常想着在家乡,这个时间会有鹅毛的雪片空中飞舞……记者告诉他,很遗憾,北京今年一直没有下雪,但我明白,这份想念下雪的心情中,更多是对家的牵挂。

版权说明: 转载须经版权人授权并注明来源。联系电话:010-56807262

编辑:任芳

头条推荐

关闭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