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广网北京7月31日消息(记者杜希萌)据中央广播电视总台中国之声《新闻纵横》报道,2015年7月31日,在吉隆坡召开的国际奥委会第128次全体会议上,北京获得2022年冬奥会和冬残奥会举办权,到今天,北京成功申办冬奥会已有六周年了。

北京冬奥组委30日举行新闻发布会,通报了奥运场馆建设推进情况。目前,北京冬奥会场馆建设已经进入收官阶段,将最大程度利用2008年奥运会遗产。

北京2022年冬奥会和冬残奥会一共将使用39个场馆,其中包括12个竞赛场馆、3个训练场馆和24个非竞赛场馆。截至去年年底,12个竞赛场馆永久性设施已经完工。此前国际单项体育组织已经对所有12个竞赛场馆进行了现场踏勘。北京冬奥组委规划建设部部长刘玉民说,在今年2月举办的“相约北京”雪上项目测试活动和4月举办的冰上项目测试活动中,这些场馆已经和不少运动员见面。制冰、除湿、空调、灯光、造雪、缆车、防风等系统均通过考验,竞赛场馆设施运行表现出色。同时,非竞赛场馆大部分已经完工、部分即将完工;“鸟巢”的改造则会在今年10月份完工。刘玉民说:“今年10月-12月,这些场馆内会举办10场国际测试赛、2场国内测试赛和3次国际训练周,对场馆运行进行更加全面的测试。”

探寻这些冬奥场馆的前世今生,就要回到2008年。冬奥场馆最大程度使用2008年奥运会遗产,使用遗产总数14个,其中10个为场馆遗产、4个为土地遗产。比如国家体育馆就是2008年北京奥运会三大主场馆之一,这里曾是体操、蹦床、手球比赛的赛场;而在改建之后,这座赛场变身为9.8万平米冰上场馆,北侧还新建冰球训练馆。刘玉民说,这些“双奥场馆”未来也会成为冬奥会的遗产,在冬残奥会后,大部分场馆只需进行简单转换就能进入赛后模式。刘玉民介绍:“国家高山滑雪中心我们设计了大众滑雪道,并将赛后的旅游观光、夏季运动项目纳入到规划设计中。缆车的设计方案以及山顶出发区也充分考虑了赛后旅游观光需要。国家雪车雪橇中心增加了游客体验入口。”

绿色生态也是北京冬奥会场馆建设过程中最关注的要求之一,刘玉民说,冬奥会所有建筑达到绿色建筑标准;去年年底,所有场馆实现100%风力发电或光伏发电的绿电供应,这意味着,北京冬奥会将成为百年奥运历史上第一次全部使用绿色清洁电力的奥运会。刘玉民介绍:“北京冬奥会将使用8座冰上场馆、10块冰面,除首体花样滑冰训练馆因冰面未改造而沿用原有制冷系统外,其他7座场馆9块冰面,均使用了环保型制冷剂。雪上场馆在选址和赛道设计时,尽量贴合原有地形,云顶滑雪公园、国家越野滑雪中心、国家冬季两项中心的赛道均和原有山形地貌基本贴合,这样减少了对原有地形地貌的改变,最大限度减少对环境的扰动。”

公开数据显示,截至今年年初,全国已有654块标准冰场、803个室内外各类滑雪场,较2015年分别增长317%和41%。可统计参与冰雪运动人数大幅度增长,以2020~2021雪季为例,在确保疫情防控安全的前提下,全国31个省(区、市)共184个地级市开展了超过1200场次群众性冰雪赛事活动,直接参与和间接影响的人数规模近亿人次。“三亿人上冰雪”逐渐从愿景成为现实。

目前正值“东京奥运会”时间,刘玉民透露,他们还将持续关注东京对疫情的应对措施。“将考虑借鉴东京经验、结合北京的防控政策,‘一馆一策’地制定防疫方案;同时也会增加包括隔离通道、临时厕所、隔离板墙、临时隔离点等临时设施。这些补充的防疫措施工程量并不多、施工难度也不大,不会影响临时设施的按时交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