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广网北京7月16日消息(记者李行健 杜震 刘英志)据中央广播电视总台中国之声《新闻纵横》报道,中国之声系列报道《追寻》16日推出:《乡村振兴路 “赶考”西柏坡》。

张端树:我是河北省石家庄市乡村振兴局的张端树,曾经是平山县南文都村第一书记,在这住了五年。这里离革命圣地西柏坡直线距离只有三公里,这个地方现在风景优美、老百姓幸福指数非常高。今年年初,南文都村班子换届,实现了新老交替,下一步乡村振兴的任务更加艰巨,我们怎么让村子走得更远?就得发扬西柏坡精神,走好新的赶考之路。

从两座山的缝隙间穿过,一条笔直的公路刚刚通车。向西出了西柏坡,从前要盘旋几十分钟的山路,如今被缩短到了几分钟。

张端树:感觉到这几年真是不容易,以前绕了好几圈才能到村里,现在一下就通到我们村了。

一条路,缩短的不只是山里到山外的路程,更拉近了这个太行山麓的小山村与乡村振兴的距离。过去五年多,张端树和驻村工作队的队员们从整治村容村貌入手,流转土地、引进产业,种植葡萄、修建荷塘,和村民们一起打赢了这场脱贫攻坚战。

张端树:现在呈现在我们眼前的,都是美好的画卷,这路边的柳树都这么大了,刚开始都是小苗。

这场“赶考”远未结束。今年年初,张端树卸任第一书记,南文都村也迎来了年轻的村两委班子。张端树向新上任的村党支部书记范召军传授经验,讲得最多的,就是如何从脱贫攻坚到乡村振兴的转换过渡。

张端树:脱贫攻坚完成了以后怎么办?我们不但要防止返贫,还要考虑后期如何推进乡村振兴建设,包括产业兴旺、组织建设、人才培育、生态环境的治理。

最近,摆在新书记范召军面前的困难更加具体——怎样才能让村里的十几户老乡,改造自家旱厕,拆掉鸡窝、猪圈?

范召军:村里还剩个十几家旱厕,还有围墙鸡舍没拆除,就在公路边上。但是和人家做工作都不愿意,家里有老人,要吃鸡蛋,我杀个猪过年的时候不用买了,他是这么想的。

如何才能赢得群众的信任?西柏坡这块红色的土地上,早就有了答案。

在西柏坡纪念馆里,有一面绣着“土地回老家”的锦旗。这是1947年全国土地会议在西柏坡召开后,分到土地的农民送给中央工委的。“耕者有其田”的政策让农民有了土地,也让共产党赢得了民心。

新中国从这里走来,老区的党员干部也成了“两个务必”的践行者。1958年,为根治滹沱河下游水患,国家决定修建岗南水库,水面淹没耕地13万亩。西柏坡全镇16个行政村成了水库移民村。平山县西柏坡村原村委会主任闫文进回忆,党员干部带头,和村民们一起在高坡旱岭、杂石遍地的荒岭上搭窝棚、喝井水,克服重重困难重建家园。

闫文进:我们农村就是农业学大寨,改天换地,人造小平原。我们这条件太差,上来都是沙石渣子,一点土也没有,后来就在村里,凡是能弄到土的地方就去弄土。后来用一万斤炸药炸出来一块地方,修了十八亩地,一冬天我都没穿过棉衣,钻到山洞里,最苦的就是打洞子。

“发挥共产党员模范带头作用”“站在群众的立场上宣讲政策”,范召军明白,这些宝贵的经验任何时候都不会过时。回到村里,面对“厕所革命”的难题,范召军发动党员家庭率先示范,自己又耐心地做起了群众的思想工作。

范召军:现在(厕所革命),有几家的厕所还没盖好,我得先盖好,不能叫人家拆了,人家家里还没有,没地方方便,怕他们不同意。老书记就和我说,你为什么拆?拆了以后的好处是什么?你讲到以后才能接受你。现在我不难了,工作都做好了。

脱贫攻坚不是靠“等”靠“要”,乡村振兴更不能靠“拉”靠“拽”,非得激发乡亲们的内生动力才行。从最初的不情愿,到主动改厕,人居环境的改善,产业带动就业,正让越来越多的村民用脚投票。

村民:当时我们都想不通。因为我们要种地,想把粪用在地里,思想一时没改变过来。结果拆了厕所和猪圈过后,特别干净,感觉和城市生活一样了。原先我父母都在城里住,现在村里条件好了,都愿意回来住了。

村民:剪枝子,锄地,现在是收果的时候,一天80元。

记者:家里还有老人么?

村民:有,还有个94岁的老人,(在这干活)照顾家里老人和挣钱都兼顾了。数这种就近就业最好了。

7月,村东头的葡萄藤正给村民们酝酿着一场绚烂的绽放。站在刚刚通车的公路旁,张端树和范召军也有一个更大的梦想——那是村里的旅游路、致富路,更是乡村振兴的“赶考”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