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广网北京7月5日消息(记者张棉棉 孙鲁晋 朱东阳)据中央广播电视总台中国之声《新闻纵横》报道,北京时间7月4日14时57分,在大约7小时的出舱活动中,神舟十二号航天员乘组密切协同,圆满完成全部既定任务。航天员刘伯明、汤洪波安全返回天和核心舱,标志着我国空间站阶段航天员首次出舱活动取得圆满成功。

这是继2008年神舟七号载人飞行任务后,中国航天员再次实施的空间出舱活动,也是空间站阶段中国航天员的首次空间出舱活动。航天员刘伯明出舱后感叹:“哇,这外面太漂亮了!”相关的画面昨天也在网络上刷屏,浩瀚太空再次留下中国人的足迹。

4日8时11分,身着中国自主研制的新一代“飞天”舱外航天服的航天员刘伯明成功开启天和核心舱气闸舱出舱舱门。如墨染的宇宙中,蔚蓝色的地球格外引人注目。

指控大厅工作人员:各号注意,我是北京,打开舱门前状态确定正常,后续按计划打开出舱舱门,开始出舱活动,出舱舱门打开正常。

刘伯明:哇,这外头太漂亮了!

在这次空间站任务中,舱内设置了再生生保系统,能够实现水系统和氧气等循环再利用,相比于之前神舟七号的出舱时,将飞船气闸舱里的空气释放到太空,这次出舱活动实现了大气系统的循环再利用。中国航天员科研训练中心研究员、空间站系统副总设计师刘向阳介绍说:“因为航天员出舱必须把里面气闸舱的压力跟太空压力保持一致,舱门才能打开。为了保持压力一致,以前就把气闸舱里的气都放到太空里面,这样就浪费了。空间站任务我们新增加了一套系统,可以把气闸舱里面的气抽到现在01航天员在的工作舱里面,等02、03回到气闸舱的时候,我们把气从工作舱再附到气闸舱里,这样气体会重复利用,也节约了从地面上行的气的资源。”

截至11时02分,航天员刘伯明、汤洪波已先后从天和核心舱节点舱成功出舱,并已完成在机械臂上安装脚限位器和舱外工作台等工作,接着在机械臂支持下,相互配合开展空间站舱外有关设备组装等作业。期间,在舱内的航天员聂海胜配合支持两名出舱航天员开展舱外操作。在完成全景相机抬升后,刘伯明面对浩瀚宇宙,禁不住再次发出赞美:“现在外面的光景特别漂亮,整个地球全是蓝色的,上面有白云朵朵,还有成片的像海洋一样的,还有像贝壳一样的,跟着我的步伐一起自由的飞翔吧。”

14时57分,经过约7小时的出舱活动,神舟十二号航天员乘组密切协同,圆满完成出舱活动期间全部既定任务,航天员刘伯明、汤洪波安全返回天和核心舱,标志着我国空间站阶段航天员首次出舱活动取得圆满成功。中国载人航天工程副总设计师杨利伟评价说:“我想这个是一次非常圆满的出舱任务,不单单是我们两名舱外的航天员洪波和伯明,两个人表现得非常的好,包括我们舱内的海胜同志整个配合指挥也做得非常好,应该说出舱任务完成得很漂亮。”

此次出舱活动,圆满完成了舱外活动相关设备组装、全景相机抬升等任务,首次检验了我国新一代舱外航天服的功能性能,首次检验了航天员与机械臂的协同工作能力及出舱活动相关支持设备的可靠性与安全性,为空间站后续出舱活动的顺利实施奠定了重要基础。北京航天飞行控制中心空间站任务总师孙军说,这次的出舱活动用上的中国自主制造的机械臂,这是中国航天科技的集大成者,“机械臂能够极大的延伸出舱航天员的工作范围和他的活动范围,它可以把航天员投送到空间站周边很远的位置进行作业。除此之外机械臂将来还可以进行货物的转运,比如舱外需要有大体积的或者大质量的舱外暴露的一些载荷,人去搬运是非常困难的,那么用机械臂去运输、去装载。”

杨利伟透露,这一次虽然相比“神七”时顺利得多,但其中也不乏跌宕起伏的环节:“整个过程应该说还是有很多的场景替我的战友们不叫捏着一把汗,实际上是替他们着急。他们表现都很好,包括我们的初始设备设置,包括航天员刘伯明出舱门,我觉得整个操作过程应该说是跌宕起伏,虽然说我们做的很正常,但是让我们在下边就感觉到实际上这个任务还是比较复杂的,特别是比以前的任务,那么这一次应该说从出舱的整个执行任务或者说技术突破来讲,应该说我们国家在这项基础上迈进了一大步。”

神舟十二号航天员乘组自6月17日进驻天和核心舱以来,按计划开展了各项工作,目前3名航天员状态良好,后续在轨飞行期间还将进行一次出舱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