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广网榆林3月1日消息(记者黄立新 刘涛)据中央广播电视总台中国之声《新闻纵横》报道,20世纪60年代,毕业于北京第二医学院(现首都医科大学)的北京姑娘路生梅,只身来到陕西省榆林市佳县从医。半个多世纪以来,她曾放弃返回北京的机会,也拒绝过大医院的高薪聘请,为落后的小县城建起了第一个正规的儿科,退休后,她仍然坚持义务接诊。

从大学毕业到扎根黄土高原53载,77岁的路生梅把自己最美好的年华献给了老区人民,用“为民服务孺子牛、创新发展拓荒牛、艰苦奋斗老黄牛”的“三牛精神”,书写着人生最美华章。

患者:喂,过年好路大夫!

路生梅:你好,你是谁啊?

患者:你好,我是高家湾的,我有个小外甥想让你看一下。

路生梅:他咋个难受?

患者:这个娃娃消化不好,瘦得厉害。

上午10点多,77岁的路生梅的手机铃声响起,电话那头是一名患儿家长,想带孩子从几十公里外的村里到县城找路大夫瞧病,路生梅约他们到家里见面。

路生梅:那你下午来吧,三点钟左右。

患者:好的,好的。

虽是过年期间,但路生梅和平常一样,每天都在接待病人,这已经是她上午接到的第四个患者电话。这位曾经的陕西省榆林市佳县人民医院副院长、首任儿科主任,因为医术精湛、和蔼可亲,十里八乡的孩子生了病,都愿意找她,甚至很多家庭三四代人都请路大夫看过病。1999年退休后,她家的两孔窑洞就成了她的“临时诊所”,每天来看病的孩子络绎不绝。

路生梅说:“来的病人多,抱着孩子来看病来,我不给看能行吗?根本不可能,孩子在难中。”

这份为民服务的“孺子牛”精神,路生梅已经坚持了53年。1968年隆冬,24岁的她从首都医科大学的前身北京第二医学院毕业,响应号召,服从祖国分配,从家乡北京乘火车转汽车,三天两夜一路颠簸到黄河岸边的陕北小城佳县。一下车,映入眼帘的县城让这个远道而来的北京姑娘有点失落。

路生梅回忆道:“到了佳县以后,看见一条马路,坑坑洼洼,将将能错过两个架子车的路。路的两边就是一片荒地,还有一些坟头。走着走着,人说这就到县医院了,我一看就一个铁栅栏门,当时县医院是4排窑洞。”

艰苦的条件没有吓退路生梅,反而让她暗下承诺:“这里就是最需要我的地方,我要为佳县人民健康服务50年。路生梅说:“也不是没有动摇过。动摇过,想来想去,又被这种承诺精神给拽回来了。在这儿工作多少年以后,就自然而然有感情了。”

作为全院唯一一个科班出身的儿科医生,路生梅在工作中尽情释放着青春活力。她医术高、有闯劲,像是一头“拓荒牛”,在佳县人民医院开创了多个先河,让儿科医生进产房就是其中之一。路生梅说:“这是我的建议,就是儿科医生进产房,减少新生儿将出生一刹那的缺血缺氧性脑病,这是咱们国家一个很重要的举措,所以我就建议把妇产科和儿科放到一个病区。”

在她的倡导下,佳县开始普及新法接生,落后的小县城建起第一个正规儿科。如今的佳县新生儿死亡率降至千分之零点六。

几十年弹指一挥间。当年那个从北京来的女大学生,在陕北结婚生子,扎下了根。她成了当地人口中的“路大夫、小路、路姐、路姨、路奶奶”,走在佳县大街上,随时有百姓冲她打招呼、拉家常。路生梅早已把这里的群众当成了自己的朋友、乡亲,一口“醋溜”陕北话,也足以“以假乱真”。路生梅说:“佳县人特别淳朴,特别知道感恩。比如来了饿了的孩子,你哪怕把你吃的馍给他掰上一半、掰上三分之一,他就非常满足,可能把你永远记到心里头。”

路生梅退休后,北京的亲人们希望她回北京安度晚年,弥补几十年远离故土的缺憾,她拒绝了;不少成为国内知名专家或大医院科室负责人的大学同学们,多次高薪邀请她去坐诊,她也拒绝了;曾经的患者,带着自己的子孙、亲戚、邻居找上门来看病,她却没有拒绝。不仅不拒绝,她还不收病人一分钱,不代售一粒药,她开的药大多数在县城任何一家普通药店都能买到。路生梅说:“出诊费当然不能收,从来没收出诊费,有(退休)工资呢嘛!”

对别人慷慨,路生梅对自己却特别小气。50多年来,她没置办一平方米房产,住的窑洞是单位家属院。家中那套组合衣柜,还是30多年前手工打制的。她是一头“老黄牛”,在陕北这片黄土地上默默耕耘着。病人家属高俊娥说:“在路大夫这儿看病,从不收费,省钱又放心,所以我们相信她。她为我们服务了很多,像亲人一样,看见她就感到好亲切。”

如今,路生梅为佳县人民服务的时间已经超过了当初承诺的50年,古稀之年,她向党组织许下新的承诺:“为党工作没有退休时间,为患者解除病痛没有退休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