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广网上海2月3日消息(记者杨静 林馥榆 郭淼)据中央广播电视总台中国之声《新闻纵横》报道,为确保安全,每跑完7千公里或者运用48小时,动车组列车都要回到车库进行一次检修。以往对列车是否有故障的检测全部由人工完成,如今有了机器人“医生”来帮忙。在上海动车段虹桥动车运用所,记者走近了机器人“医生”,看它们如何给动车做“体检”。中国之声系列报道《你不知道的春运》2月3日推出:《给动车“体检”的机器人医生》。

 

  记者眼前这8个方形身材、淡黄肤色的“机械侠”,长4m、宽0.9m、高1.2m,最奇特的是,两只蓝蓝的大眼睛长在了138cm的机械臂上。这酷似外星人的家伙,就是记者这次要寻找的上海动车段虹桥动车运用所专门聘用的动车组检测机器人。想不到,一个“小黄人”就可以自动检测所有型号的动车组。

  工作时候的“小黄人”,两只机械臂会升起来,眼睛同时会发出红光,不放过车底的每一个细节。

  经过4年多研发、试用、考核,从2020年春运开始,动车组入所在线智能检测系统正式投入使用,至今已经升级为二代机器人。

  上海动车段虹桥动车运用所技术专职孙超介绍说,以前,8节车厢的动车组需要4人检修,其中2人负责车底部分。这一部分有近2万个零部件需要检查,检测人员至少要积累2至3年的经验,才能第一时间发现问题,并在80至90分钟的时间里完成一组列车的检测。现在,检测机器人一双机械手臂可以完成两个人的工作量,还能节省40分钟以上的时间。

  孙超介绍:“我们现在的机器人是二代机器人,(工作用时)由原来一代机器人的70分钟,降低到了40分钟。以前我们一级检修流程人工作业是120分钟,现在机器人系统加上人工配合,只需要100分钟。除了有电作业以外,我们还有无电作业,并且机器人不受动车组供断电影响。”

  动车运用所24小时都有检修任务,孙超说,到了后半夜,高强度的作业难保检修人员不分散注意力,但机器不会疲劳,而且发挥更稳定。“小黄人”真正将人从体力活中解放出来。

  孙超:对于在地沟工作的员工,夜班的车组比较多。如果一个线是三班,每一个夜班人员要干三个车的(工作),也就是24个车厢。有电、无电做下来大概需要不停地工作六、七个小时。行车安全非常重要,关乎乘客人身安全,所以我们非常认真地检查,(精神)高度集中。但是不可避免地,人也会疲劳,所以引进了这个机器人系统。

  记者:身体最累的是哪里?

  孙超:应该是颈椎。因为我们在地沟的时候,一直抬着头看,几个小时一直这样看就比较累。

  孙超告诉记者,这套系统是由检测机器人、中心服务器、手持移动终端、列位检测和信息管理平台五大模块组成,采用机器视觉、图像识别、深度学习等人工智能技术,可以全自动检测所有车型动车组的车底和转向架可视部件,实现对动车车底故障的识别和报警。孙超说:“针对动车组常见的故障类型,机器人的识别率可以达到90%以上,准确率可以达到100%。”

  由于“小黄人”自动化程度高,操作难度不大,普通人只需培训半天就能掌握要领。孙超说,有了“小黄人”的加入,工作人员的任务主要是实时查看通过大数据筛选出来的故障点照片,依靠经验进行二次判断,确认存在故障后,维修人员会统一修理。他说:“机器人会直接用红框框出故障区域,我们可以直接按图索骥去寻找。”

  因为疫情防控,今年春运有些方向的车次有所减少,空出来的人去了哪?上海动车段虹桥动车运用所党总支书记潘卫说,专门抽了3成左右的人员进行集中培训,为后续的人才梯队建设做准备。他说:“找经验丰富的老师,(对人员)进行小班化(培训),针对一个项目把它搞清、搞懂。通过远程数据监控、项目设施等,使高铁的质量达到更高标准,符合其作为国家名片的形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