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广网北京1月28日消息(记者丁飞)据中央广播电视总台中国之声《新闻纵横》报道,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的“年度考试”成绩单27日正式发布。榜单显示,苏州工业园区连续五年蝉联综合实力榜首,全国共有4家国家级经开区生产总值超过2000亿元;1家经开区连续两年排名靠后被“移出群聊”。谁在“第一阵营”?谁被“红牌罚下”?国家级经开区的2020年度KPI考核成绩到底如何呢?

  2020年1月,一年前。由于连续两年在商务部的考核评价中排在倒数5名,甘肃酒泉经开区被退出国家级经开区序列,成为国家级经开区建设35年来首个被“红牌罚下”的成员。此后一年,“整改”成了酒泉经开区的工作核心。在一次接受媒体采访时,园区管委会负责人说,“被摘牌,对于酒泉经开区的长远发展也是一件好事,把之前没有意识到的问题完全暴露出来,好让我们彻底整改。”
  整改,涉及用人机制、“放管服”改革、招商引资策略等方方面面。数据显示,被摘牌后的2020年,酒泉经开区完成招商引资到位资金9.2亿元,同比增长36.5%;新签约项目35个,签约资金45.4亿元,实现签约项目数和签约资金的双增长。
  酒泉某环保能源企业项目管理处的一位负责人对开发区的变化感受颇深:“(园区)安排了专人帮我们协调报批等工作。另外在我们项目建设的时候,政府也给了相应的优惠政策,帮我们取得了100万元的项目补助。”
  一年后的今天,和酒泉经开区一样被“退群”的,是同在西北地区的宁夏石嘴山经开区。公开资料显示,宁夏石嘴山经济技术开发区成立于1992年9月,2011年4月经国务院批准升级为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是宁夏第二家升级为国家级的开发区。2019年在考核中排名倒数第4,2020年排名倒数第2。被“退群”之后,宁夏仅剩1家国家级经开区——银川经开区。
  商务部研究院区域经济合作研究中心主任张建平分析:“不同的经开区,在招商引资、推动发展、产业集聚等方面的进展、能力、功能都是有差异的。有些地区工作力度不够、产业规模集聚效应没有体现出来、带动作用不显著,所以被‘摘’出去了。在这个过程中,中西部省份要转变思想、观念和工作作风,加强对园区企业的服务,最终在发展进程中能跟上形势的要求。”
  在商务部外资司司长宗长青看来,国家级经开区是国家级的开放平台和产业集聚区,过去、现在和今后都必须切实贯彻这一战略意图,成为改革创新的试验田,对外开放的排头兵,区域发展的增长极。所以,要充分发挥考核“指挥棒”的作用。
  宗长青指出:“国家级经开区综合发展水平考核评价工作,已经连续开展了五届,倒逼形成你追我赶、加压奋进、创新提升的良好发展格局,呈现出总量扩大、结构优化、效益和质量提升、开放带动作用增强的良好发展态势。当然,国家级经开区之间也存在发展不平衡,部分开发区产业集中度低,创新要素集聚度不高,改革开放动力弱化等问题。”
  榜单同时显示,苏州工业园区再次位列综合发展水平第一名,连续五年蝉联榜首;与广州经开区、天津经开区、北京经开区、昆山经开区成为5强国家级经开区。在单项排名榜单中,苏州工业园区也位列进出口总额第一名。
  一位落户园区5年的新药研发上市企业董事长告诉记者:“(园区)吸引我们的最主要是两点,第一个是对生物医药长期的政策支持这是非常重要的。因为生物医药(产业)是长周期、高风险;第二个就是这边资本市场、人才市场,在全国都是最好的。我们不愁招不到人,也不愁留不住人。”
  数据显示,2020年苏州工业园区利用外资达19.7亿美元,创历史新高。注册外资35.2亿美元,同比增长81.4%;新设外资项目和增资项目中,新兴产业占比70%以上。商务部研究院区域经济合作研究中心主任张建平认为,苏州工业园区的成功得益于对“高标准”的坚持。
  张建平说:“苏州工业园区特别宝贵的一个经验,就是一开始它就高起点、高标准、严要求,要求进入到园区的企业和行业,都要符合园区预先的设计、发展目标。如果达不到这种技术含量的标准,还有规模化发展要求,以及当地提出的一些指标要求,那么这样的企业就很难进入到这个园区。所以苏州工业园区经历过比较长时间的等待,但是最终它迎来的是一批高素质的、竞争力比较强的产业。”
  记者从商务部了解到,下一步将指导国家级经开区聚焦主导产业,加大产业链招商力度,增强重要产业链、供应链韧性;支持符合条件的国家级经开区高水平建设国际合作园区,加强国际交流与合作;同时,按照市场主导、政府引导的原则,促进包括外资企业在内的要素成本升高的东部企业向中西部和东北地区转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