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广网北京11月1日消息(记者张棉棉)据中央广播电视总台中国之声《新闻纵横》报道,10月29日,中国共产党第十九届中央委员会第五次全体会议闭幕,并发布了公报。这次全会的内容当中出现了多个首次。比如,全会在《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的建议》中提出,坚持创新在现代化建设全局中的核心地位,把科技自立自强作为国家发展战略支撑,摆在各项规划任务的首位,进行专章部署。这是我们党编制五年规划建议历史上的第一次。

  同时,首次把全体人民共同富裕取得更为明显的实质性进展作为远景目标提出来。此外,党中央首次明确了建成文化强国的具体时间表,明确提出到2035年建成文化强国。这三个“首次”在此时提出的重要意义该如何理解?又勾勒了我国经济社会发展怎样的美好蓝图?

  中国科技创新在“十三五”期间实现了量质齐升。过去5年,中国科技进步贡献率从55.3%提升到59.5%,重大科技成果不断涌现,在全球131个经济体创新能力排名中升至第14位。为什么此时,我们反而要更加强调科技自立自强作为国家发展战略支撑,摆在各项规划任务的首位?

  中国宏观经济研究院院长王昌林认为,这是国内国际局势双重因素决定的。王昌林表示:“我们当前应对这种日趋激烈的国际竞争,同时也是推动我们高质量发展的急迫的任务,所以说要把它放在一个核心的位置。因为我们高质量发展很大程度上建立在创新驱动的增长上,就是由原来的以要素驱动转向创新驱动,这是很大(程度)的,就是说高质量发展的核心还是创新是第一动力。”

  在王昌林看来,站在十四五的起点再次强调创新的重要性,创新的内涵也发生了很大的变化。王昌林介绍:“因为下一步主要一个靠创新驱动的增长,那么创新能力的提升肯定跟以前难度要大多了,逐步要走向自主创新或者原始创新。这方面跟以前的话主要以跟随型的方式,那就发生了很大的变化。”

  清华大学国家金融研究院院长、IMF原副总裁朱民表示,创新不是孤立的,需要科技体制改革和市场体制改革相互促进。朱民说:“比如需要科技体制改革、需要市场体制改革。中央这次下决心在新基建上花力气,新基建的核心就是在传统的人流和物流上加一个数字流,5G、大数据、云等等。有了新基建的高速公路枢纽以后,就需要让科技企业研究者来支持加入新基建枢纽,让所有企业和市场到这个高科技枢纽上来做平台、来落地、来做本产业的数字化。这两个环节都需要改革,都需要对现有的科技制度,对现有的市场制度等制度进行改革,也需要开放引入国际的知识和力量。所以这三个环节是互相促进的。”

  全会首次把全体人民共同富裕取得更为明显的实质性进展作为2035年远景目标提出来。对此,中国人民大学副校长刘元春认为,要达到这样的目标,一方面要通过再分配体系的改革扩大中等收入群体,另一方面,要在增长动力上做文章。刘元春表示:“按照目前2035的这样一个目标,我们要在2035年达到中等发达国家的国民收入水平,那么按照目前的测算,中等发达国家人均GDP在3万美金左右这样一个状况,而我们现在在今年底可能在1.1万亿这样一个水平,那么这个水平,离我们3万亿这个差距还很大,意味着我们未来的收入增长空间是非常大的,所以这方面一定要做足文章才能达到这样的一个目标。中产收入群体要大幅度提升,这个提升主要源于再分配体系的改革,要在分配上,做足文章,这一问题在报告里面得到了全面凸显。”

  公报还明确提出到2035年建成文化强国。中国传媒大学传播研究院院长李舒说,全会明确提出具体的时间表,说明我们的文化建设取得了一定成绩,具备了将长远的战略落实为具体实现时间的基础和条件,更为重要的是反映出加强文化建设的迫切性。李舒介绍:“从国际环境看,中美贸易摩擦等一些国际问题的背后实质上是什么呢?是道路理论制度的竞争,说到底是文化的竞争。在应对国家间的竞争,谋求和平崛起的过程中,中国最需要两点,一是科技,因为科技会转化为生产力,能够提升硬实力。二是需要文化,我们需要以强大的精神力量来应对和战胜这一系列的困难,这个就是一个国家的软实力。一个国家能够在国际舞台上站住,硬实力和软实力都不可或缺。”

  没有社会主义文化繁荣发展,就没有社会主义现代化。李舒认为,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首先需要有坚定的文化自信。李舒说:“我们是可以把厚重的历史文化资源通过创新转变为经济社会发展的资源,文化的软实力就会成为文化的生产力,另外一个方面,我们要努力的以民族文化为主体,吸收外来的有益文化,推动中华文化走向世界,去打造这样的一个文化开放的格局。同时还要形成一批有国际竞争力影响力的文化企业和跨国文化产业集团,这样才能使中华文化的国际竞争力、影响力真正的走向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