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广网安康8月27日消息(记者王泽华 刘涛)据中央广播电视总台中国之声《新闻纵横》报道,体长两寸,通体洁白,不起眼的一只蚕,竟然可以吐出超越自己体长万余倍的丝。我国蚕桑文化闻名世界,丝绸更是成为横贯东西“丝绸之路”的纽带。陕西省安康市,这里的石泉县曾出土了国家一级文物汉代铜器鎏金铜蚕,见证了西汉时期当地栽桑养蚕的历史。如今这里的蚕桑产业,已成功帮助农户脱贫致富。《走向我们的小康生活》27日为您讲述一只蚕宝宝的故事——《丝路蚕语》。
这不是下雨声,是我大快朵颐的声音,其实,我是一只蚕宝宝。说起我们一族的历史,恐怕要追溯到中国的史前时期,已有四千多年的历史,大量的丝绸在后续千年由中国销往世界,成就了后续丝绸之路的传奇。
在我的家乡石泉县,一个叫池河镇明星村的地方,每天清晨四五点钟,养蚕大户赖真彩就来到了我的房间。赖真彩说:“四点钟起去喂大蚕,喂完之后去采桑叶。晚上请的工人七点多到八点之间都回家了,我们自己要到十一二点。喂蚕的确很辛苦,但是只要你有了技术,风险就比较小,见效快。‘勤养猪懒喂蚕,28天见现钱’。”
你看,早出晚归,采桑、喂蚕、上簇、收茧……李白说“采桑绿水边”,想想是不是很美的画面?但其实,赖阿姨的一天很辛苦,照顾我从出生到结茧,全程大约28天。在这个过程中还有一个传说!那就是,蚕农之间不能相互走动,万一外人闯入,就会惊扰到我们。我请隔河相望的力建村养蚕大户谭小琴给你们讲。谭小琴说:“我小时候就听父辈讲,蚕是个‘神虫’,比较敏感,不让外人来看。后来我自己养蚕了,我就知道了,不是不让别人看,就是怕别人家的蚕有细菌、有病毒了,就把细菌和病毒带到我家来了。”
1984年,就在我的家乡石泉县的前池河,出土了象征蚕桑文化的西汉时期鎏金铜蚕。根据《石泉县志》记载,汉代时,我们这里的养蚕缫丝业就达到高峰。改革开放以后,石泉县几乎家家户户都养蚕。但这里地处秦巴山区腹地,产业发展基础薄弱,历史上缺少公路、交通极为不畅,属于国家秦巴连片扶贫开发重点县,养蚕技术、设施条件等都还相对薄弱。谭小琴感触很深,她说:“我八几年养蚕的时候,规模比较小,也没有专业的蚕室,就是哪儿能放一个架就放一个架。那时候养的蚕,也就是(每张)四五十斤的产量。现在通过蚕桑(发展)服务中心,修了专业的蚕室,搭了专业的蚕台,我们现在一张种就能到九十多斤到一百多斤的产量。”
谭小琴提到的石泉县蚕桑发展服务中心,可是我们的大管家、在这里工作的高级农艺师张正毅算了一笔账。张正毅说:“今年我们春茧的市场价,15块钱左右(每市斤),但是我们收的是20块钱(每市斤),中间的差价是县里付。投资比较小,一个月就能见收入,非常适合农村的贫困户发展解决吃穿问题的一个产业。”
这不,蚕桑发展服务中心到江苏省考察,带回来我的小兄弟——农桑14号,很受谭小琴的喜爱。谭小琴说:“农桑14号(桑叶)叶块长得非常密,产量也非常高。今年为了提高蚕茧的质量,从江苏的金坛又引进了一批新的簇具,试验了两次了都非常成功,蚕茧质量也很好。”
现在,石泉县还有了蚕宝宝的“托儿所”,就是“小蚕共育”技术,让技术较好的养蚕大户,帮助大家把小蚕带大,然后周边蚕农再把我们接走。最早试点“小蚕共育”技术的赖真彩,正在给刚刚接走一批大蚕的合作蚕农打电话。
现在,我们正在想办法如何让我和我的兄弟姐妹,足迹遍布世界各地。陕西最大的织绸生产企业,就是石泉县的天成丝业,他们目前正积极对接江苏的高校和丝绸纺织、服装制造企业,努力提高我们的养蚕技术、拓展销路。江苏省常州市金坛区民建主委王艳红挂职石泉县担任副县长已经两年了,她对“苏陕协作”,有了更深的认识。王艳红表示:“江苏金坛三星村出土了蚕图腾‘钺柄骨蚕’,是一种古代的礼器,我们陕西石泉县池河镇也出土了‘鎏金铜蚕’,可以说两地的蚕桑文化是一脉相承交相辉映的,现在我们又通过“苏陕协作”的产业扶贫来推动两地蚕桑产业的发展,带动两地百姓共奔小康。”
据我了解,我们石泉县去年蚕桑产业总产值达16亿元,占全县GDP的六分之一。2014年以来,已有3460户贫困农户从事兴桑养蚕,其中60%通过养蚕已脱贫致富。
谭小琴:过去喂一张蚕就能卖到几百块钱,现在一张蚕就能卖到2000多块钱,我一年养五六十张,也就是十来万块钱了吧。
赖真彩:本来我这个人就是心态很好,现在的心态肯定比以前还好。原先就是愁吃、愁穿、还愁没钱花,现在可以说不愁吃、不愁穿,还不愁用,都不愁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