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广网合肥12月23日消息(记者王利)据中央广播电视总台中国之声《新闻纵横》报道,在当前严控编制总量的背景下,编制紧缺是全国性难题。尤其医生、教师、专业技术人员等岗位,能否灵活运用编制资源,满足事业发展和民生刚性需求,一直以来备受关注。

  为此,安徽三年前首创的编制周转池制度,在不新增编制的同时,盘活存量编制9万名,让“沉睡的编制资源”活起来。那么,这个“编制池”究竟怎么运转?

  合肥市第一人民医院是一所三甲医院,该院人力资源处处长陶文娟说,近些年,医院事业不断发展,床位数翻了好几番,但编制一直没有变化。“编制上出现了短板,我们实际的编制是900多名。2008年到现在,11年的时间,医院在不断发展,床位数从1000张左右到了3000多张。我们就要配备相应比例的医生和护士,我们只能通过社会招聘,只能聘用,不能入编。”

  编制多年不变给医院发展带来了诸多问题。“最大的问题是人才流失,医院把这些人才从‘小树苗’培养成了‘参天大树’,因为编制问题,有的军心动摇。”陶文娟表示。

  同在合肥的一所高校也面临着这样的问题。合肥学院人事处处长陈爱娟说:“对我们学校发展起制约作用的就是编制。2004年,我们学校当时的在校生是7000人。后来学校学生的规模发展到最多的时候将近18000人,也就是说学生人数翻了一番,但是我们的编制依然没有变化。”

  合肥学院的生师比最高时已超过教育部规定的生师比标准。编制多年一成不变,还对教学质量、科研创新转化产生影响。陈爱娟说:“教师超负荷教学工作的情况下,教学的质量难以保证,且限制了高校科研创新转化的能力。”

  根据统计,安徽省高校专任教师以及公立医院卫生专业技术人员缺编7万名左右,教育、卫生等民生领域事业单位人员编制短缺的矛盾十分突出。

  根据中央要求,要严控总量,统筹使用各类编制资源。如何在编制总量不增加的情况下,满足事业发展的刚性需求?安徽省委编办主任郭本纯说:“过去我们搞机构编制,做增量。你需要了,我就给你做增量,需要100增加100,现在增量做不了了。”

  安徽通过对当地编制近10年的总量变化及使用情况进行分析发现,安徽省编制资源配置存在“资源不活、服务不优、投放不准”的问题,“有编无用”“无编可用”并存,存量编制资源尚有较大空间。这是导致编制资源“部门化”,存量编制“碎片化”,编制管理“粗放化”的主要原因。“对10年的存量进行了分析,大概每年都有15万名的存量编制资源没有用。有的地方是编制没有用,有的地方是没得编用,情况并存。”郭本纯说。

  找到了主因,就找到了破局的关键。经过多次尝试,安徽活用金融存贷理念,建立“编制银行”,在不改变各单位编制“所有权”的前提下,将编制“所有权”与“使用权”分离。

  郭本纯表示:“编制资源的‘所有权’‘使用权’要分离,哪里需要投哪里,要精准投放。你把钱存在银行,存了多少钱,你只关注你那个钱到时候能兑现,至于银行把你的钱给谁了?那不是你关注的,这就是周转池的精髓之一。”

  依靠机构编制大数据平台,安徽摸清了当地编制空编的数量。在此基础上,安徽以当地常态化空余编制作为资源库,在空余编制总量中统筹9万名空编,建立编制周转池,专门用于保障专业技术人员。其中,高校周转池规模1万名、公立医院周转池规模6万名、中小学教职工周转池规模2万名。郭本纯说:“从行业来讲,教育、卫生是两个比较重要的社会事业。我们当时深入去分析,公立医院和高校首先缺编制;第二,缺岗位、缺高级职称、岗位职称;第三,还缺用人自主权。围绕这些问题,我们设计这个制度就是既要解决编制问题,又要解决编制所涉及的岗位问题、干部问题、人事问题等。”

  通过编制周转池制度,合肥市第一人民医院新增了816名周转池编制。2018年,在该院工作多年的消化内科医生李海文入了编。他说:“感觉成了医院编制的一员,有了更好的归属感。”

  合肥学院人事处副处长彭永东的直观感受是,实行编制周转池制度以来,学院引进的人才数量呈几倍增长。他表示:“2016年以前,引进博士的数量很少,一年也就十几位。从2017年开始,引进数量成几倍的增长,近3年基本上每年都在50位博士以上。”

  从开始试点到现在,安徽编制周转池制度已运行3年,为当地本科高校核定周转池编制6130名,199家公立医院核定周转池编制5.4万名。郭本纯介绍,为保证编制周转池运行安全,安徽对周转池编制进行定期评估、动态管理。他说:“我们严格管理,保证每个单位的用编,确保用编安全。第一,总量不能超了中央要求;第二,确保人家有编可用。周转池的编制是动态调整的,如果用得好那就更好,如果用得不好,可能会往回收(编制)。编制周转池制度是一种思维方式的创新,是一种管理方式的创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