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广网北京11月12日消息(记者李欣 许大为)据中央广播电视总台中国之声《新闻纵横》报道,“安家落户”是很多外来人口到大城市打拼的目标,有了户口,就可以便捷地享受当地的公共服务,解决子女上学、公共医疗等难题。

  日前,广西发布户籍制度改革新规,新规规定,12月1日起,广西全面放开城镇落户,取消参保、居住等落户限制。

  实行“零门槛”落户的不仅是广西,今年4月,国家发改委印发通知,要求继续加大户籍制度改革力度。截至目前,全国31个省区市均已出台户籍制度改革相关意见,明年将集体“交卷”。那么,随着“零门槛”落户时代的到来,哪些人将受益?城市发展进程中又将迎来怎样的挑战?

  再过20天,在广西南宁务工的潘女士,将迎来孩子入学的大转机。根据广西户籍制度改革新规,12月1日起,广西将全面放开城镇落户。新规也提出,要对落户农业转移人口的医疗、养老、就业、随迁子女教育等进行保障。

  潘女士说:“本地户口的,学费才100多元一个学期,我每个学期都5000多元了。对于读书这一块,会有很大的压力。”

  广西此次户籍制度改革还规定,农业转移人口进城落户后,已经确权的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宅基地使用权、集体收益分配权不因户籍改变受到影响,可以继续享有农村“三权”合法权益。广西社会科学院数量经济研究所所长姚华表示,南宁实现“零门槛”落户后,最直接的受益人就是外来务工人员及中专以下学历的毕业生。“子女入学方面可以享受户籍市民同等的权益,可以到公立学校去就读。另外一些福利,包括医疗、养老以及一些公共服务。”

  在姚华看来,过去存在的关于人口扩张的政策性障碍取消后,各个层次的人才就能更顺利地落户到城市,这对于城市规模的扩张、经济的发展有重大利好。

  姚华认为:“城市的规模扩大以后,对于经济,比如重要产业的发展,如工业、服务业的发展会有更多的容纳空间,进而推动城市的基础设施建设、房地产等产业的发展。”

  今年4月,国家发改委印发《2019年新型城镇化建设重点任务》的通知,要求继续加大户籍制度改革力度。其中提到,城区常住人口100万-300万的Ⅱ型大城市要全面取消落户限制;城区常住人口300万-500万的Ⅰ型大城市要全面放开放宽落户条件。

  根据统计,目前,31个省区市均已出台户籍制度改革相关意见,2020年将集体“交卷”。中国城市和小城镇改革发展中心主任史育龙认为:“通过这一次新型城镇化重点任务的发布,给全社会一个非常强烈的积极信号,就是通过人、土地这些基本要素的流动性的进一步增强,能够显著激发经济增长的内在活力和动力。”

  值得注意的是,目前多个省份都定下了农业转移人口落户城镇的目标。例如,河南提出,到2020年,努力实现1100万左右农业转移人口和其他常住人口在城镇落户,全省常住人口城镇化率达到56%;陕西指出,到2020年,实现累计1000万农业转移人口和其他常住人口在城镇落户,全省城镇化水平达到62%。中国社会科学院社会发展战略研究院院长张翼认为,推进“零门槛落户”,是地方发展的必须选择。他说:“零门槛的落户实际是一个基本的方向,去年石家庄市已经开始零门槛落户,但是没有发现把石家庄的公共资源‘挤爆’的现象,因此,中西部地区以及海南省必须得尽快抓住机会。”

  目前,我国有2亿多人早已在城镇中常住,却因为没有户籍而无法享受均等化的公共服务。复旦大学社会发展和公共政策学院教授任远认为,落户政策逐步放开,对于非户籍群体和城市发展来说,是双赢的选择。他表示:“户籍制度的放开,有利于劳动力市场的形成,对于一个城市群而言,它也有利于一个城市群内部的人口更为自由地流动和更为优化地配置。”

  当前我国城镇化率水平已经从40年前的18.96%上升到59.6%,大量的农业转移人口进城落户后,城市的相关配套服务如何跟进?张翼认为,在解决城市人口在教育、医疗、居住、养老等方面不平衡、不充分的突出问题时,更需要政府的改革和政策支撑。他说:“城市得出台一整套的措施去吸引落户,对于三、四线城市来说,要毫不犹豫地赶快抓住机会,做好基本公共服务的均等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