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广网北京9月27日消息(记者肖源)据中央广播电视总台中国之声《新闻纵横》报道,在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之际,国家主席习近平签署主席令,根据全国人大常委会的决定,授予42人国家勋章、国家荣誉称号。在此次八位“共和国勋章”获得者中,就有被誉为“中国核潜艇之父”的黄旭华。为研制中国第一代核潜艇,这位中国科学院院士隐姓埋名默默无闻30载。今天(27日)的特别节目《功勋》推出《黄旭华:一生痴爱核潜艇,不求功与名》。

  1985年底、86年初,黄旭华带领团队研制的核潜艇在规定海域进行了长达90天的水下航行,总航程23625海里,相当于绕地球赤道一圈。黄旭华说:“我们太高兴了,当时在码头,我就站起来叫‘我们拿到金牌了’。确实是拿到金牌了,到现在美国都没有破我们的纪录,美国现在还是讲它是83天零4小时。这个考验的是我们艇的建造质量是可信的,所有的设备是可靠的。”

  头发花白,年近60,没有多少人能懂彼时的黄旭华为何如此疯狂,没有多少人知道他心中升腾着怎样的骄傲。背负着中华民族的核潜艇梦,隐姓埋名30载,他终于可以长舒一口气,任性地欢呼雀跃一回。黄旭华说:“国庆十周年时,苏联共产党的总书记赫鲁晓夫到中国来,我们国家再次向他提出援助核潜艇的希望,赫鲁晓夫在他的回忆录中有这么一句话,说中国想研制核潜艇,那简直是异想天开。他傲慢地拒绝了我们国家的要求,说‘我们苏联海军有核潜艇,同样可以保卫你们的国土’。毛主席一听非常气愤,突然站起来,挥动着他巨大的手掌说,‘我们自己干,核潜艇一万年也要搞出来’。”

  可是研制核潜艇谈何容易?蹒跚起步的新中国一穷二白,工业基础薄弱,加上国外严密封锁信息,没有人见过核潜艇,没有任何参考资料,两眼一抹黑,一切只能靠自己摸索。黄旭华说:“当时是不具备研制核潜艇的基本条件,第一,我们没有这方面的人才,一个也没有;第二,我们缺少这方面的知识,核潜艇到底是什么样子?我们没人见过,一无所知。第三,我们手头没有任何的参考资料。一切都是我们自己从头摸起,包括好多计算公式我们都是从头论证的。”

  为了能强有力地应对西方大国的核讹诈,1958年,作为国家最高机密的中国核潜艇工程正式立项。从交通大学毕业后做船舶工作的黄旭华被任命为项目的副总工程师,那一年,他32岁,是新中国最早研制核潜艇的29个人之一。从此意味着,整整30年,他只能和父母通信,而不能谋面。即使父亲去世发来电报,他也没能回家送最后一程。对家人有愧,却对核潜艇无悔。黄旭华说:“第一,进入这个领域,就不能出去,干一辈子。第二,绝对不能泄露单位的名称、地点、任务,工作的性质。第三,当一辈子无名英雄,不出名。人家问我,你能够承受得了吗?我说我能够承受得了,参加核潜艇工作,我就像核潜艇一样,潜在水底下,我不希望出名。”

  没有条件,骑驴找马也要干。面对海量的数据,连计算机都没有,怎么算?黄旭华和团队用的工具让外人听来不可思议:一把普通的计算尺,一个打起来劈啪作响的算盘,就开启了新中国的核潜艇事业。黄旭华说:“那时科技水平很低,哪里有现在一秒钟上亿次的计算机?手上就是一个算盘,一个计算尺。5万多台件设备仪表,几十公里长的管道电缆,还有成千吨的材料,你要把这些东西的重心重量算出来,工作量很大,而且算出来还不一定行,要调整,一调整又重新再算。”

  就靠拨拉老祖宗留下来的算盘珠子,1970年12月26日,黄旭华们研制出的中国第一艘核潜艇“401艇”正式下水,中国也因此成为继美、苏、英、法之后世界上第五个拥有核潜艇的国家。四年后,这艘核潜艇被命名为“长征一号”,正式列入海军战斗序列。黄旭华说:“我们这条艇,从里到外,完全是我们中国人自己搞的,所有的设备仪表全部是中国生产的,没有一样是国外进口的。”

  1988年4月29日,中国核潜艇“404艇”在南海准备向“极限深潜”的目标冲刺。一张扑克牌大小的面积,要承受1吨重量的水下压力,稍有闪失就会艇毁人亡。临时实验前期,有研究人员悄悄地给家人写了遗书。62岁的黄旭华告诉大家,“不要怕,我和你们一起下水。”他说:“万一在实验的过程中发生了哪些不正常的现象,我会及时地协助艇上救援,采取措施及时避免事故扩大。我作为这条艇的总设计师,要负责到底。”

  试验取得圆满成功,“404艇”成为我国第一代鱼雷攻击型核潜艇的定型艇,黄旭华也成为全世界第一位参与深潜实验的核潜艇总设计师。领导特批,可以放一次鞭炮好好庆祝。听着喧天的锣鼓,阵阵鞭炮齐鸣,黄旭华站在码头,激动万分,一首诗涌上心头,至今不忘:花甲痴翁,志探龙宫,惊涛骇浪,乐在其中。黄旭华说:“诗里面有两个字是我这一生的写照:一个痴字,一个乐字。我痴迷核潜艇,献身核潜艇,我无怨无悔,所以一生没有虚度;乐就是乐观对待一切,在生活与工作极为艰苦的情况之下,我是苦中有乐,苦中求乐,乐在其中。”

  第一艘核潜艇下水,第一艘核动力潜艇交付海军使用,第一艘导弹核潜艇顺利下水,回想过往的61个春秋,黄旭华亲眼目睹中国的核潜艇事业从无到有,半生心血,历历在目。

  面对获得的“共和国勋章”,黄旭华说,这一辈子,核潜艇就是他的一切,他也希望自己像核潜艇一样,深潜水下,不求功与名。“我们核潜艇是核反应堆、导弹同潜艇三位一体的有机结合,技术非常复杂,是一个集体智慧的结晶。荣誉是属于集体的,我仅仅是作为一个代表,来领受这个荣誉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