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广网

国家文物局发布“南海Ⅰ号”沉船、枣树林墓地等最新考古进展

2019-08-11 10:11:00来源:央广网

  央广网北京8月11日消息(记者丁飞)据中央广播电视总台中国之声《新闻纵横》报道,国家文物局近日发布“考古中国”重大研究项目新进展。宋代沉船“南海Ⅰ号”船货清理取得阶段性成果,沉船中共出土18万余件文物精品,展现了中国宋代繁盛的海外贸易体系。湖北随州枣树林墓地已发掘高等级墓葬54座,填补了春秋中期曾国考古的空白。

  “南海Ⅰ号”是中国南宋初期一艘在海上丝绸之路向外运送瓷器时失事沉没的木质古沉船,于1987年在我国广东阳江海域被发现。2007年,“南海Ⅰ号”被整体打捞,安置于广东海上丝绸之路博物馆,并于2014年启动系统性的保护发掘工作。截至目前,船货的清理工作取得阶段性成果,共出土18万余件文物精品。国家文物局水下文化遗产保护中心技术总监孙键说,沉船出土的瓷器集中展现了宋元时期中国陶瓷外销的壮观景象:“船上的瓷器主要来源于东南沿海地区,这跟当时中国东南沿海的经济形势有关系。从唐代以后,大量海外贸易促成这种形势,特别是宋代以后,在福建、浙江出现了大量以外贸为主的东南窑厂,主要销售对象和器型都以外贸为主,很多器型显然是模仿了异域风格的器物。”

  孙键还透露,“南海Ⅰ号”船上铁器的总重量超过一百三十吨,生动展示了铁制品在当时海洋贸易中的重要性,说明宋代以煤炭化石为燃料的冶金业产量巨大,且已广泛用于对外贸易,成为中国输出的主要货物品种。

  考古发掘显示,“南海Ⅰ号”沉船船体保存较为完整,仅艏艉稍有残缺,是迄今为止中国所发现的保存最好的古代沉船。从船体结构和船型工艺判断,“南海Ⅰ号”属于中国古代远洋贸易主力船型“福船”,这种船采用了水密隔舱技术,具有安全系数高、抗风浪性好、装货量大、适宜远洋航行等特点。国家文物局水下文化遗产保护中心水下考古所所长姜波说,“南海Ⅰ号”的保护发掘对造船史的研究也是极其难得的样本:“一条宋代的船能够保存到现在是非常难得的。海船一般的航行寿命是30年,如果沉没到水下,不是被淤泥掩盖的话,很快就会被侵蚀。它的船型是‘福船’,很多的造船工艺与结构特征都在这条船上得到了充分展示。”

  国家文物局副局长宋新潮说:“‘南海Ⅰ号’的发掘见证了中国水下考古的历程,我们的整体打捞、实验室考古、整体发掘,都是可以写入人类水下考古教科书的典型案例。”

  “考古中国”项目是以考古的方法全面、客观、科学地阐释中华文明形成发展脉络,以及中华文明在世界文明史中的重要地位,解释何以中国、何为中国等重大学术问题。

  如果说“南海Ⅰ号”沉船考古的发现、发掘与保护是我国水下考古史上的经典之作,那么位于湖北随州的“枣树林墓地”则填补了春秋中期曾国考古的空白。

  枣树林墓地是一处春秋中、晚期的曾国公侯墓地,目前已发掘包括两组曾国国君及夫人合葬墓在内的高等级墓葬54座,出土千余件工艺精美的青铜器、漆木器等随葬品。这些成果展现了当时的社会生产力水平、礼乐制度、阶层组织等发展状况,部分青铜器载有铭文,具有重要的史料价值。湖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所长方勤介绍:“最重要的就是大量铭文的发现。比如上世纪80年代曾侯乙墓发现后,大家一直关注的学术问题‘曾随之谜’,‘楚王媵随仲芈加’,楚王称曾国的夫人为‘随’。今年,这一问题往前大大地推进了一步,也就是说,它是一国两名。”

  曾国在传世文献中没有明确记载。方勤说,目前来看,曾国是周王朝分封的一个诸侯国,经营南方。而包括随州枣树林墓地在内,近年来鄂北地区多项重要发现连接起从西周早期到战国时期曾国高等级墓葬考古的完整链条,对研究曾国历史、曾周关系史和曾楚关系史,以及中华文明的形成与发展都具有重要价值。宋新潮表示:“它对曾国历史来说是比较完整的线索,也能增进对中华文化形成进程的认识。曾国是一个不断衰落的过程,也是一个文化融合的过程,是把周文化因素对楚文化的影响,和楚对曾的影响融合。我们能看出文化在一个地区的融合过程,这就是中华文化的形成过程。”

编辑: 戚晨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