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广网

【共和国超级工程】西电东送

2019-08-07 08:33:00来源:央广网

  央广网北京8月7日消息(记者谭朕 周羽)据中央广播电视总台中国之声《新闻纵横》报道,七月的广州持续高温,用电负荷屡次创历史新高。20多年前,稳定用电都是难事。叶烈傲是土生土长的广州人,家里还珍藏着稳压器这样的老物件。他说:“曾经这是村里每户人家的标配。一开始,我们家升压器是1000瓦的,后来到1500瓦,再后来是3000瓦的,3000瓦都不行了之后就会跳闸,用升压器都升不了。如果六点之前做不完功课,那就完了。”

  改革开放初期,广东经济社会发展迅速,用电频频告急,只能城市、农村分片轮流拉闸限电。中国工程院院士、南方电网公司专家委员会主任委员李立浧回忆当初说道,上世纪八九十年代工厂经常是开三停四、开四停三,停电在广东是一个家常便饭的事。

  云南、贵州、广西蕴藏着丰富的水资源,如何将其转化成绿色的水电“快递”到广东呢?1979年,红水河开发开始酝酿。1993年,西部第一度电“落地”广东,南方跨省(区)电网初步形成。1999年,国家提出西部大开发战略,作为西部大开发的标志性工程,西电东送工程开始大规模建设,这是人类历史上跨度最大的能源转移工程。送到东部的不只是水电,还有北方地区的煤电,形成了北、中、南三路送电格局。李立浧解释,每一路供需两方均相隔近两千公里,输电最合适。 

  李立浧说:“南通道从云南、贵州向广东送电,中通道就是三峡送华中、送华东。还有北通道,就是山西、内蒙古、陕西,送华北、送北京。水电都是要用输电线路送出来的,煤电就两个方案,一个是输煤,一个是输电,1800公里以下,输电更合适。”

  南线通道是三线中送电规模最大的。十八大以来,“西电东送”南线通道的主网架规模显著扩大,通过18条输电大动脉,西南地区丰富的水电资源穿越崇山峻岭、江河沟壑,源源不断地送往东部地区。如今在广东,每三度电就有一度是来自西部的清洁水电。

  这一西电东送的超级工程简称“昆柳龙直流工程”,2018年5月开工,工程西起云南昆明。昆柳龙直流工程的优势在于打破两点一线的输电方式,把云南的水电分别送到广西柳州和广东惠州,所谓多端直流输电,就像一根水管接了多个水龙头,可以按需选择用水。长达1500公里的输电线路跨越铁路15次、公路273次、河流82次,每一次跨越都是一次挑战。

  昆北换流站向东1100公里,广东清远英德市黎溪镇。珠江干流北江横亘在相距一公里的两座铁塔之间,江面宽800米,成为一道天堑。如何将数吨重的导线安装到百米高空?项目施工方负责人杨帆介绍,以前要用热气球引线,效率较低,现在用无人机就能办到。杨帆说:“把一根细线先带到江的对岸,每个塔都会有一个像滑轮一样的滑车,线架在滑车上面。我们会用细线带粗线的方式一点点的把线拉到江的对岸。”

  远距离送电,电能的损耗十分惊人,特高压直流输电被认为是解决这一问题的最佳答案。2018年1月8日,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大会在北京举行,“特高压±800千伏直流输电工程”获得2017年度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特等奖。

  40余年来,西电东送让中国直流输电技术实现从零起步到完全掌握核心技术的跨越,攻克了特大电流下的绝缘特性、电磁环境、设备研制、试验技术等世界级难题。今天,特高压直流输电技术已经成为中国对外的一张名片,是世界上公认的领先技术。昆柳龙直流工程则集目前最复杂、最前沿的电网技术于一体,建设工程创造了多项世界第一。如果说以前的电力坐的是“绿皮火车”,现在已经坐上了“复兴号”。李立浧院士也把乌东德工程带到了国际大电网会议上。李立浧说:“我们在会上介绍了这个项目,引起了国际电工界不仅是关注,是惊讶,他们不停地给我们提问,我就不停的给他们解释我们是怎么做的。”

  2021年,昆柳龙工程将全部建成投产,届时每年将向粤港澳大湾区输送云南清洁水电200亿千瓦时,相当于深圳全年用电量的四分之一。西电东送,把西部的蓝天“复制”到了沿海地区,支撑了生活方式、城市面貌的新变化。

  2018年,广州城市公交全面迈入绿色低碳的“电动化时代”,超过一万辆纯电动公交车穿梭在城市的大街小巷。为这些电动公交车提供充电服务的有关负责人算了笔账,他说,现在全市大概有140多个充电站,一台车一天大概是200度左右,10000辆的话大概就是200万度左右。  

  7月18日,南方电网统调负荷今年第八次创新高,数据显示,除了空调用电等降温负荷迅速攀升外,聚集在粤港澳大湾区的数万家高端制造业企业是拉动用电增长的重要力量,当地经济的韧性和生机显露无遗。

编辑: 夏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