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广网

[新长征,再出发]汇流

2019-07-24 08:10:00来源:央广网

  央广网曲靖7月24日消息(记者杜希萌 李行健 李腾飞)据中央广播电视总台中国之声《新闻纵横》报道,滇东,会泽,距离县城两公里的水城红军扩军旧址里,果子挂满了古梨树的枝头。84年前,就在梨花还在绽放的时候,黄艳的爷爷黄兴顺在这里第一次见到了红军。黄艳说:“他是听者海的人说来了一支部队,说这支部队为民做主,帮咱们穷苦人伸冤,他就想去看一下,因为他的印象里面总是见到国民党军队,老百姓都是能躲就躲,听人家说有这样一支部队,他特别想去看一下。”

  黄兴顺见到的是从福建长汀一路走来的红九军团。1935年4月底,红九军团在军团长罗炳辉的带领下由贵州盘县进入云南富源,经沾益、宣威进入会泽。5月1日在者海镇开仓放粮,随后,一天就攻克了会泽县城。

  黄艳说,因家计艰难,她的爷爷一直在附近矿山做工,当知道红军在会泽县城召开万人大会,宣传红军政策时,他背着大背篓走了整整一天。“进城之后,全部都是人,挤的他都走不到前面去。有一个红军战士看到人群中爷爷的背篓比较大,就临时把它借过来,倒放在地上,踩在上面站起来,把党的各种政策宣传出去,借完背篓之后,还直接给了爷爷一块银元作为报酬。据奶奶说,当时租地主的地一年租金就一块银元。看到了红军做这些事,爷爷觉得跟红军走有希望,他当时就把银元直接退给红军,说他不要钱,他也要参军。”

  红军长征一路走来,途中的一举一动成为最好的宣传语。红军长征柯渡纪念馆馆长马继功说,在镇上的丹桂村里,仍然留着一条“红军绝对不拉夫”的标语,这是部队始终遵循的原则。“‘不拉夫’就是不拉壮丁的意思。字迹还基本看得清楚,老百姓愿意跟着走,觉得合适就收留你,不会发生不愿意、年龄小达不到标准或者强硬拉着去当挑夫的,都是自愿,像我们柯渡就有17名。”

  点滴信任汇成实实在在的拥护,革命的火种在这里被彻底点燃,在红九军团攻克会泽县城后的短短几天里,1500多名青年参加红军。

  湍急的金沙江水横亘眼前,正是百姓的拥护才使红军顺利渡过金沙天险。在中革军委以万万火急之令发布速渡金沙江命令之后的第三天,红军渡江先遣队到达了金沙江皎平渡渡口。但当时,沿岸船只已经被敌人运走、损毁。红军主动向渡口附近村子的百姓表明身份,很快找到了愿意帮忙摆渡的船工和第一条小船。第四天,渡江先遣队就利用这条小船成功渡江,占领皎平渡渡口北岸,用以渡江的六条小船也掌握在红军手中。

  禄劝皎平村委会党支部书记毛洪银的师傅曾经是帮红军渡江的一名老船工。毛洪银说,因为水流湍急,当地船工“自古金沙不夜渡”,但37位船工被红军爱护百姓的行为所感动,七天七夜船桨不停,硬是将三万多名战士渡过了江。毛洪银说:“37名船工是轮流上船,停人不停船,一号船、二号船,就这么按照这个号排起来的,编成号挂在船上。一号船载多少人,二号船载多少人,它这里就摆布好了,渡江很规矩。”

  17岁的会泽少年余小祥参军没几天,就跟随部队渡江。他的遗孀武凤贤老人回忆:“他说过金沙江是人家把他带过去,他过不去,他还小,才17岁。人家说他是小鬼,他说我有人名,为啥叫我小鬼。人家说你现在太小了,我们把你带过去。”

  巧渡金沙再一次让红军绝处逢生,但之后的路也更加艰险,武凤贤说,余小祥在世时经常跟她说,他的长征路虽然很苦,但从没有停下跟随的脚步。武凤贤说:“吃树皮、吃草根,干粮只敢吃一口,不敢多吃。草根煮一煮还是能煮熟的,树皮还不容易煮熟,再有牛皮、皮带,把毛丝丝煮煮吃了,有的煮也煮不熟,可受罪了。”

  红军战士黄兴顺和余小祥曾经渡过的金沙江水如今依然湍急,而84年前那首被红军战士唱响的《渡金沙江胜利歌》也还在江边传唱,生生不息。

  涓涓细流汇成滔滔大江。长征一路播种红色种子,红军队伍一路发展壮大,最终汇成磅礴力量。就在江边,毛洪银向记者转述了当年红军战士与老船工之间的一段对话。毛洪银说:“红军在这里问,老乡,这么大的水,从哪里来的啊?船工给他讲,这个水很远,它是许多小河淌到这里就有那么大的水。后来那个红军就说,‘对,就像我们红军一样,队伍边走边壮大’。”

编辑: 杨璇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