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广网

北京海淀区检察院:吸烟成为部分未成年人走向违法犯罪的起点

2019-06-25 07:26:00来源:央广网

  央广网北京6月25日消息(记者孙莹)据中央广播电视总台中国之声《新闻纵横》报道,拒绝第一支烟是远离“香烟黑洞”的开始。调查显示,我国公民吸第一口烟的平均年龄不断降低,且每100个初中生中就有6个烟民。北京市海淀区人民检察院在分析未成年人犯罪情况、开展未成年人犯罪和被害预防工作时发现,吸烟已经成为部分未成年人结交不良朋友、走向违法犯罪的起点。

  与此同时,未成年人禁售烟酒保护存在的违法问题也非常普遍。比如在中小学校周边100米内依然存在向未成年人出售香烟制品的现象,既对未成年人身心健康造成安全隐患,也在一定程上损害了社会公共利益。对此,检察机关究竟发现了哪些问题?启动公益诉讼程序向有关行政部门发出诉前检察建议,又能给相关治理带来多少变化?

  向他人索烟不成而聚众斗殴、超市购物趁机盗窃香烟、毫无约束出入酒吧娱乐场、聚在一起抽烟饮酒发生寻衅滋事等犯罪案件……北京市海淀区人民检察院副检察长潘度文告诉记者,吸烟已成为部分未成年人结交不良朋友、走向违法犯罪的起点,“未成年人不是说一下子就犯罪,前期会有些不良的行为,有些结交的同辈群体的不良生活习惯等。”

  海淀区有近200所中小学校,海淀区检察院对辖区内30所中小学周边的100所烟草经营场所摸排走访、调查取证发现,一些中学生连续多日在放学后到学校门口超市排队买烟,老板自然地拿烟结账,而后学生们聚集在店门前熟练地抽烟。第七检察部检察官助理荣济妍介绍,烟草经营场所普遍存在三类违法行为,“第一类,部分学校周边100米范围内存在出售香烟制品。第二类,未在经营场所显著位置设置不向未成年人销售烟酒的标识,有的标识了,但不在显著的位置,比如在房梁上,有的在出门的地方,还有一些被其他的物品遮挡住。第三类,个别商户存在向未成年学生直接售烟行为。”

  为切实保护未成年人身心健康,维护社会公共利益,海淀区检察院在2019年5月向有关行政部门发出公益诉讼诉前检察建议,建议有关机关对上述经营者的违法行为进行查处,进一步加强对辖区内未成年人禁售烟保护问题的监管力度,建立健全长效工作机制,切实保护未成年人身心健康及合法权益。

  相关行政部门对此高度重视,为期一个月的专项整治活动立即展开,仅仅4天时间,对海淀区85所中小学及幼儿园周边100米内商户进行摸排整改,对其中未取得许可证的9户商户进行了立案查处,同时查处违法经营卷烟95条,补充发放张贴“禁售烟草制品”这样的标识。

  执法人员:有没有中小学生来这里买烟?

  商户:没有,(规定)不让未成年人吸烟。

  执法人员:发现就会劝阻是吧!

  商户:对对。

  执法人员:看了一下烟草证是2019年8月31日到期,我给您有个提示,到期后如果没有烟草证就不能销售香烟了。

  6月20日,北京市海淀区检察院、区市场监督管理局、区烟草专卖局、区卫生健康委共同开展校园周边商户向未成年人出售烟草专项监督联合检查,现场勘察商户是否有向未成年人卖烟的行为。第七检察部主任杨新娥介绍:“最普遍的问题是没有在显著位置设置不向未成年出售烟酒的标识,这个整改的效果特别明显,我们刚才走访的商户都在显著位置设置标识。另外,校园周边100米存在出售烟草制品的现象,在我们调查过程中,其实绝大多数都是无证商户,这些商户都已经撤了,其他有问题的商户有的已经立案查处了。”

  北京市海淀区检察院副检察长潘度文介绍,检察机关将继续建立健全多部门联合执法协作机制,切实保障未成年人禁售烟工作取得实效。同时积极开展多维度法治宣传教育活动,增强售烟者守法意识和底线意识,从源头上切断未成年人获取烟草制品的渠道。而全社会的监督氛围亟待构建。

  潘度文表示:“呼吁全社会动员起来形成共识,未成年人不该吸烟,商家不应该向未成年人卖烟,家长也要做好监管的责任,平时注重孩子的生活习惯,学校也要加强教育。只有全社会动员起来,把检察监督、行政执法、家庭教育、社会监督联合起来,假以时日,未成年人禁烟的效果才能真正体现出来。”

编辑: 朱晓乐